魏新景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體檢科,河南 鄭州 450004
慢性淺表性胃炎(CSG)為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屬于慢性胃炎,具有發病率高、病情反復、遷延不愈等特點,數據顯示,其在慢性胃炎中約占50%~60%[1]。藥物為臨床主要治療方案,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左氧氟沙星、枸櫞酸鉍鉀三聯療法為既往常用方案,能有效抑制細菌DNA復制,降低細菌活性,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臨床也有部分患者治療效果不理想。質子泵抑制劑為抑制胃酸分泌的常用藥物,具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療CSG,能幫助患者緩解嘔吐、腹脹等癥狀,但臨床對于應用何種藥物存在爭議。基于此,本研究選取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84例CSG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對比分析兩種不同質子泵抑制劑分別聯合三聯療法治療的效果,以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分析如下。
選取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84例CSG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2例。泮托拉唑鈉組女20例,男22例,年齡26~63歲,平均年齡(44.61±8.97)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病程(3.78±1.19)年;奧美拉唑組女18例,男24例,年齡26~63歲,平均年齡(46.72±8.11)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病程(3.90±1.02)年。兩組一般資料具可比性(P>0.05)。
(1)納入標準:均經臨床胃鏡檢查確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知情本研究,簽署同意書;就診時均伴有嘔吐、腹脹、燒心、腹痛等癥狀;無血液系統疾病;無消化潰瘍;無精神系統疾病。(2)排除標準:上消化道手術史;胃黏膜重度增生;肝腎功能障礙;免疫系統異常;本研究藥物過敏;妊娠、哺乳期女性。
兩組均接受三聯療法治療,包括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海南先聲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409)一次312.5 mg,一天2次,左氧氟沙星(海南海神同洲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012)一次0.2 g,一天2次,枸櫞酸鉍鉀(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756)一次0.22 g,一天2次。
1.3.1 奧美拉唑組 接受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成都華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55788)聯合治療,口服,一次20 mg,一天2次。
1.3.2 泮托拉唑鈉組 接受泮托拉唑鈉(Dr.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批準文號H20150344)聯合治療,早餐前口服,一次40 mg,一天1次。兩組均持續治療4周。
參照《慢性胃炎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評估療效,臨床控制: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療效指數為100%;顯效:療效指數為70%~99%;有效:療效指數為35%~70%;無效:療效指數<35%。療效指數=(治療前癥狀積分-治療后癥狀積分)/治療前癥狀積分×100%。總有效包括臨床控制、顯效、有效。
(1)比較兩組療效。(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包括嘔吐、腹脹、燒心、腹痛。根據癥狀、體征嚴重程度分別計0~3分,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3)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胃功能,包括血清胃泌素(GAS)、胃動素(MOT)、人表皮生長因子(EGF)、生長抑素(SS)。抽取患者10 ml靜脈血,3 300 r/min離心,時間為8 min,離心半徑為8 cm,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EGF,使用放射免疫法測定GAS、MOT、SS。(4)比較兩組不良反應。
數據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泮托拉唑鈉組治療總有效率(90.48%)較奧美拉唑組(71.42%)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 例(%)
治療后,與奧美拉唑組對比,泮托拉唑鈉組嘔吐、腹脹、燒心、腹痛癥狀積分均較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積分對比(±s) 分

表2 兩組癥狀積分對比(±s)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組別泮托拉唑鈉組(n=42)奧美拉唑組(n=42)tP嘔吐治療前1.62±0.43 1.59±0.41 0.327 0.744治療后0.68±0.27a 0.91±0.33a 3.496 0.001腹脹治療前1.71±0.48 1.66±0.45 0.493 0.624治療后0.73±0.26a 1.04±0.38a 4.363<0.001燒心治療前1.59±0.40 1.62±0.45 0.323 0.748治療后0.33±0.10a 0.69±0.15a 12.942<0.001腹痛治療前1.91±0.54 1.87±0.51 0.349 0.728治療后0.76±0.21a 1.04±0.35a 4.446<0.001
治療后,泮托拉唑鈉組血清GAS、EGF較奧美拉唑組低,MOT、SS較奧美拉唑組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胃功能對比(±s)

表3 兩組胃功能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組別泮托拉唑鈉組(n=42)奧美拉唑組(n=42)tP GAS(pg/ml)治療前220.14±21.60 216.85±18.34 0.75 0.45治療后80.29±10.34a 53.18±7.66a 13.65<0.001治療后133.67±13.79a 172.48±15.22a 12.24<0.001 MOT(ng/ml)治療前253.41±27.26 261.39±30.11 1.27 0.207治療后359.02±34.76a 314.68±32.09a 6.07<0.001 EGF(μg/L)治療前4.59±0.73 4.41±0.69 1.16 0.249治療后2.12±0.38a 2.99±0.40a 10.22<0.001 SS(pg/ml)治療前38.92±6.17 40.11±5.63 0.92 0.359
治療期間,泮托拉唑鈉組出現1例便秘、3例惡心、1例納差,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90%(5/42);奧美拉唑組出現2例便秘、3例惡心、2例納差,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7/4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顯著意義(χ2=0.389,P=0.533)。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為臨床一線復方抗菌藥物,其中阿莫西林為常見半合成青霉素廣譜β-內酰胺抗生素,克拉維酸鉀與青霉素類β-內酰胺結合,能促使細菌酶失去活性,降低敏感菌耐藥性[2-3];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作用強、性質穩定、抗菌譜廣、半衰期長等特點;枸櫞酸鉍鉀能有效緩解胃酸引起的胃部灼燒感、反酸、胃痛等癥狀,聯合治療CSG,效果確切。近年研究指出,對于Hp相關性胃炎,給予四聯療法,并延長鉍劑、質子泵抑制劑服用時間,可提高治療效果[4]。而臨床目前對于質子泵抑制劑的選擇尚存爭議。質子泵抑制劑為近年臨床治療酸相關疾病應用廣泛、效果顯著的藥物,通過抑制H+/K+9-ATP酶活性,阻斷胃酸分泌最后通道,能抑制胃壁細胞內質子泵驅動細胞內H+、小管內K+交換,從而減少胃酸,且抑制作用較強、特異性較高、持續時間較長[5]。對本研究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發現泮托拉唑鈉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奧美拉唑組高,且治療后,泮托拉唑鈉組嘔吐、腹脹、燒心、腹痛癥狀積分均較奧美拉唑組低,與呼宏莉[6]研究結果較為一致,提示,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對比,泮托拉唑鈉聯合三聯療法治療CSG,可取得顯著效果,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本研究在此基礎上還發現,治療后,泮托拉唑鈉組血清GAS、EGF較奧美拉唑組低,MOT、SS較奧美拉唑組高,其中,GAS能促進胃酸成分加速分泌,在胃黏膜損傷時,其水平迅速升高;EGF可促進黏膜細胞增殖、移行,胃黏膜損傷后其水平升高,為反映胃黏膜損傷程度的生化指標;MOT分泌不足可能會引起CSG產生;SS水平降低,可減弱膽汁排泄抵抗作用,降低胃腸道系統保護作用[7]。可見,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對比,泮托拉唑鈉聯合三聯療法治療CSG,能改善患者胃功能。另外,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無顯著差異,說明,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對比,泮托拉唑鈉聯合三聯療法治療CSG,安全性相當。
綜上,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對比,泮托拉唑鈉聯合三聯療法治療CSG,可取得顯著效果,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胃功能,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