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夢杰,胡俊霞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河南 鄭州 450000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是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屬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種[1]。目前對于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采取的治療方案通常是化療治療,CHOP方案是臨床上化療首選方案,特別是對于早期淋巴瘤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但是對于晚期淋巴瘤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該方案仍然需要配合其他化療藥物聯合運用[2-3]。沙利度胺是一種能夠抑制腫瘤壞死因子的分泌,抗腫瘤運用較好,近年來被加以化療藥物當中。但是目前對于CHOP方案與沙利度胺的聯合運用報道較少。所以本研究選取研究沙利度胺聯合CHOP方案治療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療效與安全性,報告如下。
選取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淋巴瘤診斷與治療》[4]中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診斷標準者;(2)未出現大面積癌細胞轉移者;(3)對實驗藥物不存在禁忌癥者。排除標準:(1)中途退出或死亡者;(2)存在心、肝、腎等重要器官障礙者;(3)精神意志不正常者。實驗組41人,男20人,女21人;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55.08±10.42)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2±1.06)年,癌癥分期:根據TMN癌癥分期標準[5]:I期:16人,II期:15人,III期10人;對照組41人,男21人,女20人;年齡24~71歲,平均年齡(55.13±10.43)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9±1.08)年,根據TMN癌癥分期標準:I期:15人,II期:16人,III期10人。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屬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給予CHOP方案化療,環磷酰胺注射液(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84627),每次根據體表面積500~1 000 mg/m2,溶于20~30 ml生理鹽水靜脈注射;長春新堿(深圳萬樂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772),每次劑量1.4 mg/m2,年齡在65歲以上,每次最大1 mg,溶于生理鹽水靜脈注射;阿霉素40 mg/m2,溶于生理鹽水靜脈注射。在前面藥物注射后第1~5天口服潑尼松(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207),1~2片/次,2~12片/d,隨后在第3天加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每次5μg/kg,連續給予5~8d。連續治療6個療程。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使用沙利度胺(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6129),1~2片/次,4~5片/d,口服,早晚各一次,連續治療6個療程。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對比;兩組患者隨訪一年后的存活率對比。(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臨床療效參考《淋巴瘤診斷與治療》中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療效標準。顯效:影像學結果下病灶幾乎消失,臨床癥狀基本緩解;有效:影像學結果下病灶減少30%以上,臨床癥狀好轉;無效:影像學結果下病灶減少在30%以下,臨床癥狀未見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對比:詳細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的抗癌藥物常見毒副反應分級標準,包括對血液系統、胃腸道、腎、膀胱、心臟的評價。總共分為4級,I級為輕度微癥狀,II級為輕中度癥狀,III級為中重度癥狀,IV為極重度癥狀。不良反應發生率=(II級+III級+IV級)/總例數x100%[6]。(3)兩組患者隨訪一年后的存活率對比:由專業護士對患者進行為期一年的隨訪調查,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存活率。
采用SPSS 20.0進行統計分析,年齡、病程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表示,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均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性別、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存活率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比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8.04%(32/41),實驗組97.56%(40/41)顯著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s) 例(%)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s) 例(%)
組別實驗組(n=41)對照組(n=41)顯效30(73.17)25(60.97)有效10(24.39)7(17.07)無效1(2.43)8(19.51)χ2 P總有效率40(97.56)32(78.04)7.288 0.006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86%(2/41)與對照組9.75%(4/4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對比 例(%)
相比于對照組存活率78.04%(32/41),實驗組97.56%(40/41)顯著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隨訪三年后的存活率對比 例(%)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在發病的初期,因為腫瘤細胞不具有穩定的免疫耐受,同時血供對部分小型病灶也不會產生影響,所以惡性腫瘤的產生和進展[7]。
目前臨床上對于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主要采取的治療方案是CHOP,方案中使用的環磷酰胺注射液、長春新堿、阿霉素、潑尼松、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這幾種藥物,對于早期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效果極為顯著,但是對于常規化療失敗后、復發的以及晚期患者療效較差,所以需要加用藥物輔助治療。既往有文獻表示,沙利度胺提升了白介素-6、人β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α等細胞因子的表達水平,使自然殺傷細胞、T細胞活化從而阻止血管的新生,改良腫瘤的環境,使CHOP的化療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本研究選取聯合運用沙利度胺,實驗結果表示:相比于對照組總有效率,實驗組顯著更高。據王永亮等[8]研究表示,沙利度胺聯合CHOP與單獨使用CHOP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均較低。這與本研究結果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相符合。據Li Y等[9]研究表示,沙利度胺能夠調節T淋巴細胞,誘導癌細胞凋亡,選擇性對血管內細胞膜受體進行抑制,進而壓制病變內血管的再生,這也彌補了CHOP方案不能有效控制癌細胞擴散的缺點,進而提升了生存率。本研究表示,相比于對照組存活率,實驗組顯著更高。
綜上所述,沙利度胺聯合CHOP方案治療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療效較好,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患者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