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慧
“全面屏”的理念來自于手機領域,最早在2013年由夏普提出設想并在手機產品上做出嘗試。2016年,小米MIX手機發布,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屏”的中文概念。此后,這場風潮迅速蔓延至彩電領域,小米在2017年春天推出的小米電視4,以4.9mm的超薄機身,將全面屏的概念以視覺錯覺的方式應用到電視產品上。同一時期,樂視Unique系列也將全面屏作為主打賣點。
縮小的邊框對屏幕觀看體驗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讓觀眾的視線更加集中至屏幕內容上,從而帶來強烈的沉浸感。目前市場上的全面屏電視基本做到“上左右”三面近乎無邊框,開闊的觀影視野能夠帶給觀看者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科技感十足的觀影體驗。
拋開觀看體驗,僅從產品的設計美學上,無邊框的設計更加契合當下主流的審美需求,可以毫不違和地融入各種家居裝修風格。在此基礎上,壁畫電視、壁紙電視的出現,對傳統的電視形態做出了更大膽的改進——在非播放狀態下,它可以融入壁紙,成為背景墻的一部分,或者作為懸掛于客廳的一幅壁畫,一處風景。
如上諸多好處讓商家在2017年以后紛紛將“全面屏”作為產品的一個重要升級方向。但受限于面板材料需要固定,以及底部的排線走位問題,所以邊框并不能完全消除。在近兩年的產品上,很多廠家采用了將原本放置在兩側的驅動電路移至機身下方,將屏幕直接貼合固定于中框上的做法,這就將電視的屏占比提高到了95%甚至97%以上。另有一些廠家推出了“懸浮屏”產品,也就是說屏幕面板突出于中框之外,擺脫了邊框束縛,是進一步的工藝提升。目前在市場上,窄邊框和超高屏占比設計的電視都被認為是全面屏電視。從近兩年的市場反饋來看,消費者對于“全面屏”這一顯著的產品體驗改善,是非常“買賬”的。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7月,全面屏電視在線上和線下市場的銷量占比分別只有14.1%和25.4%,隨后一路攀升至2021年6月的72.9%和73.6%,據此趨勢,今年底將占領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液晶電視的屏占比已經在無限逼近100%,但在另一條賽道上,OLED在屏占比方面生而優越。首先基于OLED面板的結構特性,電視傳統結構中的底部揚聲器、邊框與支架得以舍棄,其次OLED面板可以加上激振器,使屏幕直接發聲,將視覺體驗和聽覺體驗整合到一塊面板當中,目前主流電視品牌海信、創維、索尼等都推出了自發聲OLED電視。在顯示大屏不斷進化的道路上,為觀眾呈現寬廣無垠的真實視野,無疑是眾多廠家將不斷為之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