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農民觀念傳統、農村金融市場滯后等原因,現階段農民的理財觀念比較單一。農村家庭收入除了正常合理的消費以外,所擁有的金融產品比較少,主要就是銀行存款。
在大部分農村朋友的眼里,銀行存款就是投資理財。他們看中的就只是“利息”,甚至不具備風險評估能力。他們寧愿把錢放在銀行,也不愿意拿出來投資理財產品,拿著一點點的利息,把活錢變成了死錢。
另外,關于金融理財知識的儲備,也是農民非常欠缺的。因此,大部分理財平臺一定程度上放棄了農民這一投資群體,產品的設計大多針對城市人口。這就導致了廣大農民享受不到各大理財平臺的“大眾化”服務。
適合農民朋友的理財方法
1.銀行理財產品。農民可以考慮將短期內不會用到的資金放在銀行理財產品中,選擇中短期的投資周期,收益比較穩定。
2.保險。有條件的農村朋友,建議給家庭的“經濟支柱”購買一份保險,當意外來臨,家庭經濟短期內不至于受到影響。
農民朋友理財要注意的問題
1.要組合儲蓄。可將錢分成幾部分存入銀行,如隨時支出的生活費用可選擇活期儲蓄,長期閑置不用的錢可選擇定期存款。此外,還可爭取成為農村信用社的社員,這樣可以享受經營分紅,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可申請將部分存款轉成農信社股金,股金紅利一般會大大高于儲蓄存款利率。
2.小心風險投資。民間借貸一般收益較高,但這種投資方式存在較大的借貸風險。如果要參加,千萬要注意借款人是否有良好的抵押、質押或擔保,必要時應進行法律公證。農村和城市不同,農村農民的保障能力較弱,即使看到民間借貸再穩妥,也不能將所有的錢都投進去。
3.科學合理消費。農民勞作辛苦,有點積蓄很不容易,在消費觀念上切勿盲目攀比,如建房、購物等,更不要將錢消費在封建迷信、賭博上,適當增加子女教育及健康、旅游、文化娛樂方面的儲蓄很有必要。不可缺少保險。目前,農民的生活保障還不夠完善,所以應該拿出一部分積蓄專門謀劃自己的健康和養老保障,譬如可參加農村養老保險,或購買分紅保險附加安康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