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雨
全世界都在教你表白,卻沒人告訴我們怎么好好說再見。
新書上市以后,某天晚上突然接到阿航的電話。
微信語音剛接通就聽到那邊響起熟悉的音樂,仔細聽來,是那首剛剛在某綜藝翻唱大火的《wonderful U》,期間還夾雜著他的嘆息聲。
認識阿航這么久,見慣了他意氣風發的樣子,倒很少聽他悲春傷秋。
“曉雨,祝你新書大賣啊。”
“謝謝呀。”
“我……我想來想去,有些話只能來對你講。”
“你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嗎?”
“也沒什么,就是剛剛在刷朋友圈,被你的新書封面給戳到了,想到了自己的前任哈哈。”阿航直男的笑聲,略微流露出一絲反常與尷尬。
阿航的前任也是他的初戀。
他說原本以為自己早就釋懷了,“那個人”是過去式了。
在分開這么久以后情感隨著泥沙俱下的日子逐漸變得稀薄,對很多東西都不再要求黑白分明,卻在這樣的夜晚里,內心深處那個小男孩突然不打招呼地跑了出來。
全世界都在教你表白,卻沒人告訴我們怎么好好說再見。
“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回到我們分手之前,不是為了挽留,只是想對那個人鄭重地說一聲‘我曾經真心地喜歡過你,謝謝你,教會我成長。”
印象中的阿航是個學霸。
高中時代就拿了國內計算機的大獎,我雖然不是很懂這些專業,但身邊的朋友們都稱他為“大神”。后面他去了東京大學讀研,我們就很少見面了。
只能在每年他回國的時候短暫見一面。
他的前任是他的學姐。可以想象,一個滿心扎到計算機研究里的純直男,在遇到這個女孩之前,他的人生規劃里只有學業、技術,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搞事業。
實現自我價值,是他生活的重心。
學姐的出現純屬偶然,故事的開端,如同一段云霧錦織的自白,除了戲中人能自行體會,旁人只聽個大概。
在阿航的描述里前任屬于相較成熟的類型。
起碼在感情世界里,兩個人的節奏和階段是不一樣的。
學姐喜歡旅行,熱愛自由,面對戀愛這件事更愿意給予雙方更多的空間,會鼓勵彼此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在提升自我上。不得不說,學姐這種善于捕捉美好生活細節的地方,和對待感情的寬容與自信,都給后來的阿航造成不少影響。
“在遇到我之前,她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三觀,而我才剛剛上路。”
“除了計算機,我好像并不擅長和這個世界相處。”
即便兩個人有諸多不合宜之處,但在愛情發生的時候,一切都可以被眼中的炙熱所融化掉。
“后來我也見過很多女孩,漂亮的,優秀的,可都無法代替她在我心里的位置。”
是愛嗎?
阿航并不確定,但他知道,這個人是幫助他打開世界的人。
在他對許多事情還懵懵懂懂固執己見的時候,這個人勇敢的伸出了雙手,主動帶他去看不一樣的風景。
阿航說這段感情里他最遺憾的事情就是,在他們確定關系的沒多久,兩個人第一次外出旅行。
約定好去北海道看一次雪。
當天彼此從不同的地方去機場,結果學姐因為路上交通堵塞遲到,提前抵達機場的阿航正在猶豫之中,接到對方電話,女孩很貼心的說為了省一張機票錢,你先坐這班飛機過去吧。
“好,那我在那邊等你。”
沒有想太多的阿航獨自上了航班,卻在飛機落地的一刻,看著外面的皚皚白雪化作濕地,遠處的天空呈現出的灰藍色卷挾著蛋白的重疊,海浪般,鋪陳在游人眼前。
他開始后悔了,心情類似歌詞里唱過的:我終于到達,但卻更悲傷。
他意識到這是兩個人第一次正式的約會。
比起那一張機票錢,他更希望能夠和喜歡的人,共同欣賞眼前的風景。
也是很久很久以后。阿航才知道,當天學姐在到達機場以后看著已經飛走的航班信息,一個人躲在洗手間里,哭了好久。
再內心強大的女生其實那個時刻,都更希望對方可以留下來等自己吧。
這件事其實沒有誰對誰錯,只是處理方式的問題。
只是大家在更年輕的時候不善表達而已。
我試圖去寬慰阿航,他卻不肯原諒自己:“是因為在這段感情里,我做了太多類似的事情,也許是錯過戀人需要陪伴的時候,也許是占有欲爆棚卻不懂溝通的單方面賭氣,也許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寧可犧牲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的小小私心。”
“我真的很喜歡她,可沒辦法,那時的我就是不懂得如何與自己喜歡的人好好相處。”
第一次談戀愛,愛的很慷慨,也無意中帶來些許傷害。
雖然兩個人內心都有失落,但那次北海道之旅,仍然成為記憶里最美好的一部分。
兩個人牽手漫步在雪天里,雪花落在頭發上,肩膀上,柔軟的手指緊緊相扣,叫人心生出白頭偕老的沖動來。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北海道的雪,和她紅通通的臉龐。”
“笑起來感覺心都要融化了。”
在一家餐廳人吃飯的時候,隔壁桌是一個女孩點了滿桌子的菜,還有一個小小蛋糕,自己在吹蠟燭。臉上的表情看不清楚是快樂還是悲傷,只是在人聲鼎沸的飯店里,未免看起來太孤單。
“我們陪她去過生日吧。”
學姐看到以后和阿航說了自己的想法,然后主動坐到了女孩的旁邊,在得到對方的同意之后,拼了桌。
然后三個人一起唱了生日歌。
阿航在講述這段故事的時候笑出了聲。“她就是這么善良的人啊,永遠都會替別人著想,我最喜歡她的地方在于她對這個世界永遠充滿善意”,即便現在不在一起了,但學姐身上的這份慈悲與良善,也深深的成為阿航的一部分。
你選擇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很開心,能夠在年輕的時候遇到一個這么好的人,用她的美好加固我的世界觀。”
也許會有人問。
這么好的感情為什么要分開呢?
我問了同樣的問題。阿航說因為學姐提前畢業一年,回北京工作以后,兩個人異國戀的距離問題——但實質上他自己知道,是因為兩個人在面對未來無法擁有統一方向的分歧。
阿航早在讀研期間就決定,將來要努力進入日本的一家游戲公司,那是他的夢想。
他愿意為了這個目標努力留在東京。
學姐則更愿意回國來工作。中途兩個人不是沒有努力過,阿航嘗試過回北京實習,學姐也盡力抽空回日本找他玩。
但畢竟生活不是只有感情,繁重的工作壓力和彼此生活圈的逐步擴散都使得兩個人精疲力盡,終于,在一次爭吵中,最后那根弦崩掉了。
分手的時候,阿航正在日本趕自己的畢業論文,沒有辦法回國。
兩個人草草在微信里聊了幾句后,沒了下文。
再之后互刪了聯系方式。
曾經看過最美雪天的兩個人,終于成了彼此生命中最輕盈的一片雪花。
“分手三年了,平常回想起只覺得是一段逝去的感情,模糊的青春,可今晚看到你新書的封面,突然很難過,難過我們到最后都沒有好好說一句再見。”
也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情侶。
我們和你們,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要說遺憾,我遺憾的不是分開,而是在分開之前,我甚至都沒有機會鄭重的說一句我愛你。
“現在也有女生會來和我表白說,你人真好,對待大家都很真誠。”
“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些成長與改變都是因為她。”
“是她教會了我愛,教會了我如何認真生活,教會了我人應該如何去傾聽和陪伴生命中重要的人——我終于不再是情感世界的小白了,可那個陪我升級打怪的人卻不在了。”
阿航很清楚自己今晚的回憶不過是一場“前任脫敏癥”。
等到天亮以后,回歸到現實生活中,依然要去面對既有的生活軌跡。
這些窸窸窣窣的想念只是觸景生情的一次定格,說起來,人生還是很公平的,畢業以后阿航如愿以償進了自己喜歡的游戲公司,如今定居東京。
睡覺之前阿航吐露完這些食不果腹的情愫,平復許多。
我試圖安慰他,“雖然失去了一些東西,但起碼你也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
阿航輕笑了一聲說:“我也是到現在才意識到,其實在任何地方,我都可以成為我自己,擁有野心與夢想。”
“但那個人,只會出現在那個時間,那個地點。”
“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
譚一談摘自“小鎮姑娘”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