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摘? 要:中職學校需要把德育放在足夠重要的位置上,德育教育不只是學校教育的內容,同時也是社會和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語文課程的內容非常豐富、生動有趣,學生普遍樂于接受,同時其還能夠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形成高尚美好的品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以及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本文主要從導語的德育滲透、利用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以及利用作文教學提升道德修養方面,探討了中職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
◆關鍵詞:中職語文;德育滲透;功能
一、導語的德育滲透
新課的導入環節是德育教育的絕佳契機。導語在課堂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其能夠聚焦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以良好的狀態進入學習情境之中。導入新課的形式,是非常豐富的,例如可以播放和課本內容相關的音視頻,也可以搜集、講述與之相關的歷史典故,只要能夠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將學生引入學習的情景之中即可。導語可以說是搭建在知識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只要良好的把握,就能有出乎意料的效果。教師要把握課堂中的重點內容,適當的結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經典實例,通過新課導入的多樣化,同時也賦予課堂更多的一定的生機和活潑,讓學生能夠在情感上產生深刻共鳴和感同身受,這樣才能夠將教學中的抽象內容進行形象化的表達,學生在可以用感官去看、去聽的過程中,從而充分的了解文化的深刻內涵。
二、用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品質上乘的佳作,通常能夠發人深省,并且給人以豁然開朗的啟迪。中職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在編纂者精心所挑選的名篇佳作,語言文字辭藻秀麗、言語規范,并且極富思想和哲理性。課本中的文章蘊含著詩情畫意的祖國山河,有著源遠流長的燦爛文化,有著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也有著無私奉獻的愛國精神,有著崇高純潔的道德品質,毋庸置疑這些都是落實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和載體。語文教學要能夠利用好這些可以激發學生審美的經典作品,充分的抓住其中的德育因素,在日常教學中進行滲透,一定程度上實現開啟學生智慧和培養學生道德情操。
有一部分中職生沒有規劃好人生目標,缺乏奮斗的理想,上進心不足,對待什么事情都是敷衍應付。在教學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時,可以讓學生從詞中領會詩人廣闊的胸襟和豪放的氣勢,同時抓住這個時機來對學生實施遠大的理想教育,讓學生仔細的設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一部分中職生總是在課堂上無精打采,晚上徹夜玩手機、打游戲,肆意浪費時間,甚至會做出打架斗毆的不良行為。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的意識到生命的意義,讓學生認識到生命是無價的、高貴的,我們不能隨意揮霍生命而應該珍愛和呵護自己的生命。還有一部分中職生會發生早戀的行為,這可能會嚴重的耽誤學業,也有可能會因此造成身心受到傷害,甚至最后會發生停學而不能繼續接受教育。在教學到《致橡樹》時,教師就可以借此契機來和學生討論“愛情”話題,來讓學生發表一下自己對愛情的看法,同時對社會上流傳的“學得好不如嫁得好”輿論進行辯論,為學生建立正確的戀愛觀,從而防止因為早戀而發生輟學的可能性。
三、利用作文教學提升道德修養
作文能力的高低通常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標尺。一般素質教育的起點,往往都是從語文學科的學習為起點,因此學生語文素養的好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生的素質水平。而關于語文的水平,作文水平在其中又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滲透道德培養,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當前很多的中職生有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但也有很多成長中的困惑,他們往往無人可以訴說自己內心的想法,而實際上作文完全可以充當傾訴的媒介。教師通過認真的品讀學生的作文,可以從側面知道學生內心的想法和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教師可以憑借學生作文中的一些不正確想法和出現的問題,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例如塑造學生對待人生、社會的正確態度,教會學生和同伴正確相處的方法,怎樣加強自身的控制力,要自覺的遵守學校紀律和社會法律,發生矛盾時要多換位思考,要學會感恩父母等。在作文教學中,可以探視到學生內心深處的心靈,了解學生真實的思想,把握學生思想深處的矛盾,并且通過正確的勸說、引導,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學生辨是非、明丑惡,做到維護正義、痛斥罪惡,積極向上。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文主題時,要嚴格的控制審題,關注作文命題,這對學生的寫作方向有著關鍵的引領作用,要重點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寫作方向,啟迪學生感受、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四、結語
中職學校需要把德育放在足夠重要的位置上,德育教育不只是學校教育的內容,同時也是社會和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語文課程的內容非常豐富、生動有趣,學生普遍樂于接受,同時其還能夠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形成高尚美好的品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以及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首先教師要能夠利用好激發學生審美的經典作品,充分的抓住其中的德育因素,在日常教學中進行滲透,一定程度上實現開啟學生智慧和培養學生道德情操;其次可以通過認真的品讀學生的作文,從側面知道學生內心的想法和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教師可以憑借學生作文中的一些不正確想法和出現的問題,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俞曉.中職語文教學中德育功能的有效發揮[J].現代職業教育,2019,(11):156-157.
[2]裴亞兵.淺論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功能[J].大眾文藝,2017,(22):214.
[3]李琳.中職語文教學滲透德育功能方法初探[J].教師,2017,(24):37.
[4]吳玲玲.中職語文教學滲透德育功能方法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6,(2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