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娟 辛晨
◆摘? 要: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較復雜,實踐性和能動性較為明顯,對教師是一個較大挑戰。教師需要抓住新時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要點,著眼于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特征進行針對性的調整,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始終保持健康的心理,主動地完成學業。
◆關鍵詞: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開展;策略探析
一、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現狀分析
(一)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
盡管有的學校已經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直接由其他教師兼任,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有的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缺乏專業教育教學背景,因此,有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流于形式,難以發揮相應的作用,學生也比較被動和消極。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置不夠科學及合理
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置不夠科學及合理,整體的教育教學地位較低。這一課程仍然屬于副科,沒有參與期末考試,因此,有的教師對這一課程缺乏足夠的認識,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少,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不夠理想。
二、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策略研究
(一)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
為了確保對癥下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工作質量及水準的進一步提升,教師需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針對學生心理問題出現的實質原因來采取有效的對策,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以幫助學生解決各類心理問題為目標,確保學生能夠主動回歸正軌,樹立正確的人生三觀。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高中生的學習能動性較強,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但是,這一部分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非常容易出現判斷上的失誤,往往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對于一些自知之明相對較差的學生來說,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盡量避免公開批評,而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徑以及手段。以思想教育為中心,教師在幫助學生解決各類心理困惑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自控能力以及心理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主動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另外,有的學生面臨著較重的學習壓力,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無法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學習之中,最終導致個人的學習成績持續下降。教師需要針對這一問題出現的根源給予學生學習指導,以極大的耐心服務學生,與學生做朋友,了解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面臨的各類困難。通過開小灶的形式幫助學生重拾學習的自覺性,鼓勵學生在知識學習中自由發揮,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閃光點,進而實現進一步的成長及發展。
(二)要加強家校合作和溝通
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問題分析可以發現,有一部分心理問題與學生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密切的聯系。有的家長教育教學經驗不足,教育水平還有待提升,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出現了走極端的問題。比如直接放任自流,讓學生自己完成自己的學業,這一點導致一部分自制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出現了誤區,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不良行為,學習成績也持續下降。還有的教家長則嚴加管教,只要學生出現錯誤就會嚴厲批評。最終導致學生出現了自卑心理和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展。對此,學校教師需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合作,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給予家長相應的幫助以及輔導,保障家長能夠重拾家庭教育的自信心,掌握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及方法,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另外,家長也需要主動向學校教師反饋學生的真實表現,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真正實現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資源的共享以及互動,保障兩大教育教學板塊的大力落實,高效解決學生出現的各類心理問題。心理輔導教師需要注重細節要素的分析,針對學生出現的各種特殊情況制定專門的輔導計劃,配合家長,有意識、有目的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及溝通。充分彰顯心理疏導工作的重要價值,幫助學生對家庭教育產生信任感,主動在與父母進行交流及互動時說出個人的不同意見和看法,實現良性成長。
(三)要積極開展心理教育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能夠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落實打下扎實的基礎,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高中教師以及心理輔導師需要主動加強各類宣傳工作,確保學生個人以及任課教師和家長都能夠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進而主動參與其中。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諸多弊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直接被無視,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速度非常慢。對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峻性,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積極舉辦豐富多元的文體活動放松學生的身心,盡量避免學生過于壓抑,讓學生能夠獲得舒緩個人情緒的重要途徑,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教師個人則需要主動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知識,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理論知識以及理論依據,給予學生優質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以及服務。學校領導則需要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及支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的全新要求以及發展軌跡,進一步實現對癥下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及應用,保障學生能夠在一個更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下,主動參與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一方面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另一方面需要了解新課改背景之下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抓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及難點,進而實現對癥下藥。充分彰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價值,讓高中生能夠在一個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下始終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楊芳.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性學習的整合分析[J].高考,2020(21):102.
[2]溫滿斌.淺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性學習的整合[J].甘肅教育,2019(03):32.
[3]朱敏潔.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性學習結合研究[J].考試周刊,2016(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