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寅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高職院校的后勤管理平臺也應更加智慧化、人性化,在服務育人理念的導向下建設智慧化后勤管理服務平臺,對提高校園整體管理水平及提升高校師生服務體驗,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本文從建設智慧化后勤管理平臺的意義及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論起,并對高校智慧化后勤管理平臺的建設進行研究,初步探討了建設智慧化服務育人后勤管理平臺的原則、架構以及后勤云服務的實現。
◆關鍵詞:服務育人;智慧后勤;后勤管理平臺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關系到高校進行科研、教學及師生的基本生活保障,良好的后勤保障工作可以使校園充滿活力,使教育工作者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后勤工作雖是高校教育中的后備力量,但卻在服務師生的同時也肩負著育人的職責,因此,高校應與時俱進,全面建設以服務育人為導向的智慧化后勤管理平臺,在提高校園后勤管理效率的前提下,深化后勤服務育人的重要功能。
1建設智慧化后勤管理平臺的意義
服務育人導向下的智慧后勤是高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部分。伴隨著數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多種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都在高校后勤工作中得以應用,使智慧后勤的工作流程逐步實現優化,充足的物資及快捷服務也為智慧后勤提供了保障。智慧化后勤管理平臺就是高校的“管家”,高校師生的學習及生活需要智慧后勤來做服務保障,良好的教學環境也需要其來做好維護,在構建和諧校園、維護校園教學秩序和穩定大局等方面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培養專業人才,開展科學研究以及服務社會的基礎?!耙匀藶楸荆展芾怼笔侵腔酆笄诘幕咎卣鳎彩歉咝V腔酆笄诠芾矸脚_的建設理念。
2建設智慧化后勤管理平臺存在的問題
2.1管理標準不統一
智慧后勤建設工作得以順利推進,就要充分發揮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化技術在服務育人體系中的作用,除此之外,還需要有科學統一的智慧化后勤管理建設標準。然而,當前國內對智慧后勤建設的相關研究還停留在硬件建設層面,對其建設標準體系的研究少之又少,僅有的參考國外院校所制定的標準,又不太符合我國高校的實際辦學標準,制度體系也存在差異,這些都將影響高校智慧化后勤管理平臺的建設及推進。
2.2重視程度不足
在國內各大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門中,部分管理工作者對后勤工作有不恰當的認識和偏見,認為后勤工作就是來服侍別人的,有低人一等的錯覺,在實際工作中也是只要不出錯就行,更不會考慮工作中的創新和后勤管理的改革。還有部分院校雖然能夠認識到后勤工作對高校運行的重要性,也重視后勤工作的創新與改革,想要在工作中加速推進后勤管理的智能化建設,但在實際的建設推動過程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到“服務育人”的理念,這將會影響后勤服務系統的數據對接,以及后勤管理信息的共享問題,降低了師生使用數據的便捷性和智能性,也無法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2.3發展趨勢把握不準
如今互聯網+時代的浪潮洶涌而來,對社會上的各個行業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決策者沒能把握住這一發展契機,缺乏創新意識和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一味的墨守成規,最終錯失改革與發展的良機。各個高校應當積極把握時代契機,順勢而為,積極推進智慧化后勤管理平臺的建設,避免被其他高校趕超而落入被時代淘汰的尷尬境地。
3服務育人導向下智慧后勤管理平臺的建設
3.1構建原則
3.1.1安全性原則
在智慧化后勤管理平臺的構建過程中,提高系統的兼容能力,以便支持各種不同的網絡協議,確保服務平臺簡單好操作,做好系統加密工作,確保系統更安全更可靠。
3.1.2穩定性原則
構建的平臺因需要龐大的數據信息作為支持,且在調試、管理和優化時運行效率良好,可以選用最先進的數據庫作引擎,在提升數據處理能力的前提下,確保后勤管理平臺具備良好的穩定性,
3.1.3維護性原則
在進行平臺的開發過程中,要對系統進行分層設計,采用標準的內部編碼,對各模塊進行設計,確保文檔編寫規范,為后續定期進行系統維護提供方便。
3.1.4拓維性原則
平臺構建過程中,要保證各類數據結構、傳輸接口、擴展方式等滿足標準要求,具備一定的兼容能力,以確保平臺后續進能順利進行擴展。
3.1.5友好性原則
提高操作平臺界面的友好性,確保操作者經過簡單培訓就可以掌握基本操作要領,避免操作不當而增加后續維護難度。
3.2總體架構建設
3.2.1應用層
像學校考勤、進出車輛、學院門禁卡等固定物品的識別及管理,都可以通過RFID等技術來實現。而對校園內某個對象的實時跟蹤以及對校園環境的監測的,則可以通過分布在校園各處的傳感器來完成。同時,大數據技術還能將傳感器網絡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處理,從而實現更為智能化的監控。
3.2.2網絡層
在云計算技術為網絡層提供存儲計算平臺的前提下,底層支撐問題也在物聯網技術下得以解決,類似數據整合、集約化操作以及中層對接等問題也被一一克服,使智慧化后勤服務平臺運行、管理更為統一。網絡層為各項智慧應用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開發環境,如智慧能源,智慧建筑等都可以按照需求分步完成。該平臺使后勤資源實現了更高層次的共享及統一調配,與此同時,通過業務流程的整合與重組,讓管理流程更加精簡,管理工作的效率也越來越高。
3.2.3感知層
智慧后勤管理平臺的相關信息與大數據之間的對接活動都是在感知層實現的。通過對所收集的各種信息進行分類整理,為高校未來發展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大數據技術將后勤相關信息全面集中在了感知層,把智慧后勤管理服務平臺變得更加系統化、智能化。大數據技術通過對后勤信息的分析與整合,根據高校師生的日常需求以及個人偏好,經過不斷的調整,最終為其提供更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服務。其次,感知層為各個部門都制定了更加科學的決策,大大提高了各部門對突發事件的響應效率。
3.3實現后勤云服務
3.3.1實現智慧餐飲服務
在互聯網為基礎下,借助多種信息技術來完成對食堂運行相關情況的實時監測,明確高校師生的消費喜好并對消費數據進行深度分析,使校園卡充值服務可以在線上完成,及指導師生飲食、日常訂餐等多重服務,對高校餐飲服務進行全過程的精準控制,打造出全新的線上餐飲服務模式。
3.3.2實現智慧公寓管理
在服務育人的導向下,智慧化管理平臺將高校公寓中的每個房間與學生個體信息數據進行整合,再通過物聯網技術完成與學生公寓管理的對接,從而實現對公寓的智慧化管理,例如床位分配、日常收費、公寓基礎設施建設、日常巡檢等,學生通過智慧化服務平臺來方便快捷的完成對公寓房間的選擇、日常監控、文明評比等各種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公寓生活體驗,也為后勤管理中的公寓管理工作提升了效率。
3.3.3實現智慧物業管理
在智慧化管理平臺下,管理工作者可以通過所建立的微信公眾平臺、移動APP等,來對后勤的物業管理服務進行業務重整,日常工作中的物業服務、設備報修等工作也都可以在線上操作,全面提升了物業管理的服務水平,同時提高工作效率。
3.3.4實現智慧車輛服務
平臺對進出校園的所有車輛的車牌進行識別及定位,師生在相應的手機APP或終端即可查看車輛的相關信息,從而實現車輛預約、查詢、服務評價的智能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師生的出行體驗,也降低了高校車輛的管理成本,提高校園車輛管理的效率。
3.3.5實現智慧快遞服務
該平臺利用云計算等技術,建構出更全面的高效快遞服務網絡,通過智能傳感器對快件進行精準識別和監督管理,為全校師生提供快件收寄及快件代投等服務。同時在校園設置智能快遞柜,為師生收取快件提供24小時的服務保障,不僅節約了高校物流成本,也提升了高校快遞服務質量。
3.3.6實現智慧校園安全
智慧管理平臺借助于更多的現代化安全技術,為高校師生構建全面的智能監測網絡,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校園師生的安全。例如,高校可以為師生提供安全手環或校牌等,借助這些設備來監測師生的位置信息和校園運動軌跡;對高校物資設備等進行實時監控,保障校園物資安全的同時也方便教師工作中對教學設備的及時調用。平臺對校園進行全面監測,可以杜絕一切校園安全隱患的發生[6]。
4結論
綜上所述,高校后勤工作直接關系著高校的正常運轉及對學生服務育人的效果,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的后勤管理工作必須及時變革,才能滿足適應飛速發展下高校的管理需求,高校更應加快建設腳步,推進智慧化后勤管理服務平臺的改革進程,早日實現后勤管理工作中的服務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李龍勝,閆向東,陳明泉.建設智慧化服務育人的后勤管理平臺研究[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3):18-21.
[2]江春梅.服務育人導向下高職智慧后勤服務平臺的建設[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2):130-132.
[3]王震.基于服務育人的高校智慧后勤建設研究[J].北極光,2019,(08):117-118.
[4]張潤.基于服務育人視角對高職院校智慧后勤的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4):90-92.
[5]李玉英.崗位思政:新時代高校后勤服務育人的著力點[J].高校后勤研究,2019,(04):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