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盼
◆摘? 要:作為一門基礎自然學科,化學的發展關系著其他學科,進一步來說,關乎社會的發展。化學的重要作用,從在新課程中對其越來越高,越來越明確的要求便可以看出。基于此,我們在實施高中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以便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來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本文主要就新課程理念下,結合化學學科特點,探究如何有效改革高中化學的教學結構,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銜接;反思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人教版)》指出:“高中化學課程應有助于學生主動構建自身發展所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一步了解化學學科的特點,加深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匯總,教師的教學目的通常都單純關注學生的認知,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往我們的教學也將教學目標分為知識、技能和情感三個領域,但是收到傳統教學的影響,始終把反復練習、訓練的方式作為培養學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單純忽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最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要培養學生對化學的持續學習欲望。學習欲望才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基于此,改進化學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成效勢在必行。
一、化學教學中要凸顯實驗的成效
化學實驗是一項興趣盎然的教學活動,實驗中各種變化以及伴隨的各種現象能刺激學生的神經中樞,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觀察細致、甚至產生無盡遐想。倡導動手實驗的學習方式應突出學生的主動學習,強調圍繞定的主題進行,并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和思考。老師可變示范性教材為探究性材料、變封閉性提問為開放性課題、變終結性結論為過程性探究,努力為學生創設動手實驗的氛圍、提供動手實驗的機會、養成動手實驗的習慣、培養動手實驗的能力,讓學生在自己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等實踐活動,凸顯活動性學習的科學內涵和外在表現。例如在講解《電解質溶液》的有關知識時,在分析溶液的酸堿性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做化肥和土壤溶液pH變化的實驗,并且討論應當怎么樣改善土壤酸堿性.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明白不同學科知識是相互聯系的,還讓學生從理論聯系到了實際,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化學教學中要凸顯知識銜接的成效
在實施高中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新教材分成必修模塊和若干選修模塊,模塊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作為化學教師,首先要弄清楚這些模塊之間的結構關系,然后再將這些內容有效地整合為完善的知識體系。化學教師在強化主干知識的同時,必須注意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的有機銜接,努力幫助學生在必修模塊的基礎上,建構合理的必修與選修相融合的認知結構。《化學1》、《化學2》為必修模塊,旨在保證所有高中生都達到的共同要求,它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常見的化學物質、學習重要的化學概念和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認識化學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響。而選修模塊是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需要選擇,旨在達到共同要求的基礎上,滿足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寬的學習內容。在對學生的層次要求上,不同模塊的層次要求是不同的,是按照螺旋式設計的,以保證學生學習的不斷遞進。針對上述特點,在必修模塊的教學中,教師要避免將某個知識點內容挖掘得過于細致,要由原來關注細節的教學轉變成關注核心知識的教學,正確定位教學內容的深廣度,引導學生建構核心認識,形成知識結構。而在選修模塊的教學中,教師則要指導學生學會構建化學知識網絡,把一些平時看似零碎繁瑣的知識點連線結網,使學生在抽象、推理、歸納等應用過程中將化學知識結構化、系統化,從而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三、化學教學要凸顯課后反思的成效
在實施高中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課后反思,一堂課上完后,可與聽課的同事、班級學生共同總結教學預設和課堂實際的出入,尋找癥結所在,為下一節課的調整提供素材。更主要是反思學生在課堂出現的錯誤,課堂是學生出錯的地方,錯誤是伴隨著學生一起成長的。一旦學生“出差錯”,也應該說是學生以不同于成人或專家的觀點或方法來解釋或解決問題,教師應重點關注這一推理的原創性。對于一位善于思考的老師,經常要問自己,為什么學生會出現這樣的錯誤。經過教學反思,留自己之長,取他人之長,剔自己之短,擴大自己的專業和理論視野,促成自身專業化發展和個人教學風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斷成長,盡快從經驗的迷宮走向智慧的殿堂。
此外,化學教學還應凸顯現代化教學技術的成效,特別是高中化學復習中教師引領學生復習化學公式和原理時,借助一些現代化信息技術創設化學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變抽象為直觀,降低復習難度。比如,復習鈉怎樣燃燒這個知識點時,化學教師可以播放一段關于鈉燃燒的視頻,讓學生認真觀察整個燃燒過程,并說出觀察結果,從而有效提升復習效率。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注重高中化學的教學結構,使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諸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高中化學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提高用教育理論指導和反思教育實踐的意識和能力,豐富教育思想,使我們的化學教學更趨合理和有效。
參考文獻
[1]孫兆陽.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成效的幾點措施[J].《新課程導學》2014年26期
[2]張彩芹.如何讓高中化學教學更有成效[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年20期
[3]鄧志鵬.革新教學方式,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成效[J].《新課程·中學》201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