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福林
摘要:檔案是基層管理的重要依據,需要做好檔案建設工作,提高對檔案的處理效率。基于此,本文將從管理意識、基礎設施、管理條例、安全管理、交接管理、監督檢測、管理方案、人才培養八個方面對基層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進行解析,使檔案管理策略更加的有效,進而保障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關鍵詞:基層;檔案管理;信息化
引言:
信息化是檔案管理的主要趨勢,有助于檔案管理效率的提升,使管理方案更加地有效。在檔案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使基層工作能夠順利地開展,使檔案能夠為基層管理提供依據。因此,需要加強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策略的針對性,使檔案管理措施更加的全面。
一、基層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基層檔案管理建設是保證檔案管理的基礎,同時也是換屆檔案收集管理的關鍵,需要做好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當農村社區進行換屆選舉時,需要對選舉檔案進行收集,保障選舉工作能夠有序開展。基層檔案管理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如下:第一,提高檔案收集、整理效率,能夠真實地對選舉過程進行記錄,保障檔案選舉工作能夠順利地完成。第二,有助于歸檔、移交工作的進行,使檔案得到有效的保管,保障后續工作能夠有效進行。第三,有利于驗收工作的進行,使檔案管理工作能夠落實到實處,提高基層檔案管理的完善性。由此可見,做好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非常重要,需要保障檔案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使其能夠得到有效地落實,使管理者能夠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從而保障換屆選舉工作能夠順利完成。
二、基層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有效策略
(一)樹立檔案管理意識
基層單位需要提高對檔案管理的重視,樹立檔案管理意識,同時注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完成質量。在檔案管理過程中,意識水平將決定著管理的成效,而且檔案管理工作任務量較大,沒有足夠的管理意識很難全面地管理,因而需要提高管理者檔案管理意識,使管理工作能夠順利地完成。檔案管理需要符合實際,保障管理內容能夠符合相關需求,這樣可以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使檔案管理能夠提前完成。檔案管理任務量較大,通常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而且,通過良好的管理意識,可以使檔案管理過程更加地井井有條,避免檔案出現紊亂的現象,使檔案能夠快速地進行錄入和查找,使檔案信息能夠得到有效地處理。因此,管理者需要具備檔案管理意識,提高檔案管理的質量[1]。
(二)完善基礎設施管理
基礎設施是檔案管理的重要條件,是保障檔案管理工作完成的關鍵,需要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技術設施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內容:首先,需要加強硬件設施的管理,如打印機、電腦等,保障硬件設施種類齊全、數量足夠,營造良好的檔案信息化管理基礎,使檔案管理條件更加的優越。其次,需要具有穩定的網絡條件,保障檔案信息能夠準備地傳遞,避免檔案管理過程中發生數據丟失,影響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進行。最后,需要正確地對基礎設施進行應用,使檔案管理效率能夠迅速提升。同時,需要做好檔案的備份工作,這樣能夠避免檔案發生丟失,使檔案管理保管工作更加的完善。基礎設施是實現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環境基礎,需要做好相關設施準備工作,保障檔案管理過程能夠順利實施。
(三)構建檔案管理條例
管理條例是檔案管理的依據,需要完善管理條例的制定,提高檔案管理的合理性。檔案管理條例需要包含以下內容:首先,需要做好檔案整理工作,采用信息化方式對檔案進行分類,提高對檔案的管理水平,使檔案信息更加的方便管理。通過分類管理方式,有利于檔案錄入、調用工作的進行,提高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其次,需要做好檔案查閱管理工作,非相關人員禁止對檔案進行查閱,防止檔案信息出現泄漏,使檔案管理更加的規范化。最后,需要提高檔案管理的專業水平,做好信息技術的運用工作,保證數據庫構建的有效性,提高檔案數據的存儲效率。通過檔案管理條例,可以為檔案管理工作提供指導,使檔案管理具有完善化的水平,避免出現不規范的管理行為,進而保障信息管理方式得到合理運用。
(四)強化安全管理措施
檔案管理過程中需要注重信息的安全性,避免出現安全問題,使檔案信息得到有效保存。安全管理主要內容如下:首先,需要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識,能夠采用安全化的管理方式,既要保證檔案信息的準確性,又要降低安全管理的難度,進而保障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其次,需要做好檔案管理保密工作,管理者需要簽訂保密協議,嚴謹向非相關人員透漏檔案信息,進而杜絕信息泄漏現象發生,使檔案信息能夠得到有效管理。最后,需要采用安全防護技術,在計算機中安裝安全防護軟件,防止網絡系統受到非法入侵,造成檔案信息發生損壞或泄漏,不利于檔案信息的管理。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尤為重要,需要定期對計算機進行殺毒,防止木馬病毒的入侵,為計算機提供安全的運行環境[2]。
(五)做好檔案交接管理
當發生換屆選舉工作時,需要做好檔案的交接工作,使檔案信息能夠完整地進行歸檔。檔案交接管理主要內容如下:首先,需要將檔案進行分類造冊,對檔案目錄進行移交,使移交材料能夠得到確定,保障檔案移交的全面性,提高檔案移交管理的效率。其次,需要做好移交歸檔工作,管理者需要在移交清單上簽字,對檔案移交的負責人進行確定,保障檔案處理的可靠性,使換屆選舉工作更加的完善。最后,需要加強基層檔案的監督和指導,使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更加的規范化。需要注意的是,檔案交接需要注重信息的完整性,對多種形式的檔案信息進行存儲,如文字、圖片、音像等,使檔案信息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同時設置歸檔范圍和保管日期,保障檔案交接管理工作能夠順利地完成。
(六)強化檔案監督檢測
檔案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好檔案監督檢測工作,使檔案內容具有全面性,保障檔案具有參考價值。基層檔案管理內容較多,如土地、財產等,涉及到較多的材料,需要做好檔案資料的保管工作,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對檔案進行留存,保障檔案順利完成移交。以社區換屆為例,檔案部門需要做好換屆管理工作,對檔案管理實施過程進行指導,并且加強監督檢查工作的進行,使換屆檔案得到有效保管。檔案監督檢測需要注重落實,保證檔案執法的力度,構建良好的檔案信息化管理環境,使管理過程更加的嚴格。通過檔案監督檢測,可以有效地防止檔案信息出現泄漏,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檔案采用電子檔案移交形式,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對檔案信息完整性進行檢測,保障檔案監督檢測的效率。
(七)引入檔案管理方案
為了保障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對檔案管理方案進行引入,使管理策略更加的合理。檔案管理方案引入工作如下:首先,需要做好檔案信息化管理宣傳工作,使管理者能夠意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使管理方案能夠順利地應用,保障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宣傳的重點在于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優勢,將信息技術與當前管理方式相結合,使檔案管理效率得以提升。其次,需要做好檔案信息化技術更新工作,為檔案管理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持,保障檔案管理方式的先進性。最后,需要保障檔案資料的齊全,制定詳盡的檔案管理計劃,定期對檔案進行整理與維護,使檔案能夠得到有效地管理,進而保障檔案信息具有穩定的管理狀態[3]。
(八)培養檔案管理人才
檔案信息化管理需要大量的人才,以此來滿足檔案管理的用人需求,充分發揮檔案管理信息化作用。檔案管理人才培養措施如下:首先,需要注重人員的招聘工作,使管理者具有信息化管理水平,能夠快速適應基層檔案管理環境,提高檔案信息化管理效率。其次,需要對檔案管理人才進行培養,使信息化技術能夠得到有效運用,使管理者信息處理水平得到提升,保障檔案管理方案的有效性。然后,需要注重管理者職業素養的培養,使其能夠準確地對檔案進行管理,對檔案管理行為進行控制,避免發生檔案信息泄露的現象,保障檔案信息的安全性。最后,需要制定檔案管理考核制度,使管理者能夠得到有效監督,使其具有良好的檔案管理能力,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保障基層檔案管理的發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信息化是提高檔案管理效率的關鍵,需要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檔案管理中,對檔案管理方式進行完善。檔案管理需要基礎設施進行維持,構建信息化管理條件,使檔案信息化管理方式具有可實施性。同時,需要注重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和人才的培養,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基礎。
參考文獻
[1]袁燕.基層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路徑[J].文化產業,2021(18):78-79.
[2]白云麗.基層檔案管理信息化管理途徑分析[J].科技風,2020(16):248-249.
[3]劉亞蓮.基層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途徑和策略分析[J].農家參謀,2019(1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