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娜

站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主廣場眺望對面的山頂,一棟清水混凝土建筑的輪廓在8月驕陽下,日漸清晰。
這棟位于山頂的建筑與周遭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它還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名字——智慧島。
今年5月啟動的兩江新區悅來智慧島項目,是我市打造的禮嘉悅來智慧園城市名片重點項目。雖然面積僅兩千多平方米,但它的目標卻一點都不小:以“藝術與智慧結合、科技與創意共融”為布局思路,通過1個空間、多個場景體驗的形式,打造為悅來城市會客廳、大數據管理中心、智慧場景孵化中心,充分展現悅來國際會展城的歷史、城市、產業風貌,以及悅來生態、智慧、藝術的城市發展特色。
這樣的高標準、高要求給項目實施帶來不小難度。更難的是,智慧島項目要在今年智博會期間亮相,從立項、設計到實施,工期不到100天。在這場百日攻堅戰中,兩江新區組成了一支黨員突擊隊,悅來投資集團智慧城市事業部部長李彤勇挑重擔成為隊長。在過去三個月里,他帶領團隊展開了一場拉力賽,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一個生動的“智慧島”。
細琢方案Fine Cut Scheme
萬事開頭難。如何做好一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是李彤需要過的第一關。
李彤是計算機專業畢業,腦子里有一套“理工男”的邏輯思維,加上此前在集團子公司負責運營過大型項目,具有豐富的調度和管理經驗。
“謀定而后動。”李彤給自己定下要求。雖然項目時間緊迫,但他還是花了大量時間學習,研究我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并結合悅來國際會展城的定位,明確智慧島的建設目標,再去考慮做什么、怎么做。
李彤在學習調研中發現,在沒有挖掘應用場景的情況下貿然采集大量數據,是對人力物力的極大浪費。經過多次討論,他和團隊明確了智慧島的建設方向:深挖智慧應用場景,提升市民體驗感。
為此,他們多次實地調研、座談交流、拜訪學習,充分做到集思廣益,深挖出上百種智慧應用場景。
有了明確的思路,便可為設計節約時間,但李彤卻沒少給設計“找麻煩”。智慧島智能化設計方案將在后期全面指導軟件的開發,因此確定好設計方案尤為重要。當設計單位提交了設計方案,李彤帶著團隊跟對方反復斟酌討論,不舍晝夜地駐扎在辦公室,設計方案修改了數十次,“特別是在原型圖中底圖的配色、BIM模型的美觀和還原度上多次進行調整,對于系統面板的指標不斷指導優化。”
兩周后,設計團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原型圖設計方案。
此外,為了讓智慧島展廳的現場解說更生動、更富有感染力,整個團隊對展廳解說詞也進行了十余次修改和打磨,最后圍繞沉浸式智慧展廳、悅來大數據運營中心系統以及悅來智慧城市系統三大板塊,確定了六千余字的解說詞。
科學管理Scientific Stewardship
今年5月20日,悅來智慧島項目正式開工。悅來投資集團基礎設施事業部負責土建施工部分,李彤所在的智慧城市事業部負責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場景搭建。

在悅來智慧島建設黨員突擊隊里,李彤是隊長,基礎設施事業部副部長傅潔是副隊長。由于時間緊張,土建施工的同時,智能化建設的各項工作也在同步進行。項目要對接的合作單位就有十幾家,每個突擊隊員頭上都頂著繁重、瑣碎的任務。
李彤很快意識到,沒有科學的項目管理方法,便無法在短期內保質保量建成智慧島項目,這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
李彤和傅潔通力合作,各自帶領團隊梳理出多項科學工作模式,以科學的手段加強項目管理,深入推行一線工作法,緊盯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流程,列明堵點清單,做到項目科學運作。
同時,制定好項目進度管理制度,嚴格把控實施程序,完善檢查措施,落實責任人,并加強全周期進度計劃部署,對項目每個版塊進行任務分解,使項目的每個節點都能做到早安排、早啟動、早見效。
悅來智慧島項目需要打通系統、聯通數據,并利用已建成的信息系統盤活存量、整合資源,實現數據的融會貫通,提升城市運行管理效率。在項目推進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便是打通數據。

系統不同,數據標準也不統一,怎么整合?在項目現場,李彤和隊員們不斷地探討,解決方案也逐漸明朗。很快,他們建設了悅來數據共享目錄,打通內外網實現數據的融合和應用,打破各個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從而解決數據“聚而不通、通而不用”的問題。
“不光要數據整合聯通,還要開放兼容,能滿足后期二次開發和更新迭代。”數據打通后,李彤帶領隊員們通過前期充分調研,選擇具有技術產權獨立性的廠家,并在系統建設開發工程中,統一系統架構、數據庫結構和接口標準,完美達到了項目后期開發要求。
與傳統項目不同,悅來智慧島項目以“藝術與智慧結合、科技與創意共融”為布局思路,對新科技新產品的要求很高。這也要求黨員突擊隊在工作中要“跳”出來,思維要“打開”。
創新思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李彤的辦法是“學中干、干中學”,這六個字高度概括了智慧島項目百日攻堅戰的工作。李彤和團隊也在此過程中快速成長,不少人成了智慧城市建設的“半個專家”。
沖鋒在前Lead in the Charge
在智慧島項目黨員突擊隊員眼里,李彤給他們留下的印象總是沖鋒在前。
施工中最辛苦的部分莫過于混凝土澆筑環節。酷熱的三伏天,烈日下總能看到李彤、傅潔和其他參建隊員的身影,他們帶領建設團隊對每一個混凝土澆灌口逐個仔細檢查,對混凝土的水灰比進行監控。
7月的一個凌晨,混凝土澆筑時出現難題,面臨安全風險,李彤、傅潔二話不說立馬奔赴現場,指揮團隊進行施工搶險。經過一晚不眠的奮力搶修,終于化險為夷。

7月20日,智慧島項目傳來重大施工進展消息:預估兩個月完工的混凝土澆筑環節,通過建設團隊奮力協作,僅用時一個月,就完成了主體建筑基礎、負一層及一層結構澆筑,為后續內部裝飾、裝修贏得時間。
8月初的一個深夜,下著瓢潑大雨,工地現場出現難題需要緊急處理。“本應是大家一同前往現場,但李彤讓其他同事都留在辦公室,自己一人冒雨前往了工地。”智慧城市事業部的參建隊員李若蘭回憶,當時工地還沒修通道路,地面上是參差的建筑材料,為了能深入施工現場查看,李彤攀上腳手架,吃力地越過障礙,又因地面濕滑差點摔倒。待處理好一切回到辦公室時,他已是滿身泥水。這一幕,給李若蘭和同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宵達旦Stay Up All Night
為了抓緊完成智慧島建設任務,自開工以來,施工人員都是加班加點、24小時輪班連續作業。
入夏,重慶氣溫逐步升高,智慧島項目調整了作業時間,采取“做兩頭、歇中間”作業制,以此避開中午和下午的高溫時段,合理安排施工時序搶抓工期。李彤、傅潔和突擊隊員們的工作時間則是“24小時待命”。每天晚上,當工人在加班加點施工時,作為業主單位的悅來投資集團始終有人輪流值班,駐守在工地現場,確保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就在幾天前,因氣溫陡升,出現了工人脫崗的現象。李彤得知情況時已是凌晨,他立馬趕到施工現場,認真聽取工人心聲,積極協調搭建避暑板房,給施工人員提供休息場所,并著手安排清涼飲品和防暑降溫藥物。經過一番溝通和努力,工人情緒得到安撫,大家對項目進度要求表示了充分理解與支持,施工安全和工程進度得到了雙重保障。

在這場圍繞智慧島的百日攻堅戰里,項目團隊把每件小事都精確到具體的時間點,做好提前規劃,“事情不過夜”。為了保證項目施工安全有序,李彤和傅潔經常通宵加班。
在李彤的辦公室里,不僅擺著行軍床,還掛著幾件換洗衣服。無數個深夜,都見證著他對智慧島項目傾注的心血。用隊員的話說,他的眼中仿佛只有智慧島。
智慧島正在從圖紙變為現實,“大戰”告捷近在眼前,李彤的神經繃得更緊了。只有當智慧島項目在市民眼前亮相那一刻,他與團隊的智慧和汗水才能得到最終檢驗。
李彤明白,智慧島項目只是一個開端,作為智慧城市的建設者,他們接下來要走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