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蓮
摘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建設社會主義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有著天然的勞動教育屬性,勞動教育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裝備制造類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更具有特殊意義,探索勞動教育與思政教育相融合對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6S ?勞動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勞動教育是“五育并舉”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環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勞動教育有著天然聯系,工匠精神正是勞動教育的精髓。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三一工學院”)屬于裝備制造類高職院校,依托于三一集團辦學,學院辦學理念是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三一,特別重視對教師和學生職業能力建設及工匠精神的培養,與勞動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天然聯系,三一工學院延續三一集團的6S理念,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將6S管理理念與勞動教育有機結合,對在校學生開展獨具特色的6S勞動教育。
一、概念界定
6S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ECURITY),取每一個單詞的開頭“S”,所以簡稱為6S管理。6S之間是彼此關聯的,整理、整頓、清掃是具體內容;清潔是將前面的三者制度化和規范化,并維持結果;素養是培養員工養成良好習慣,是長時間的維持保障;安全是基礎,尊重生命才能持久發展。
6S勞動教育就是指在勞動的實施過程中將以上6個要素融入其中,使得勞動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并能夠形成長效機制。
二、勞動教育的現狀
目前,全國各大高校均開展了勞動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雖然都設置了勞動課程,但是很多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將勞動教育系統化,沒有真正融入課程里;其次,現在很多的大學生由于生活條件比較優越,從小參與勞動的機會很少,導致勞動觀念薄弱,而且也不愿意參加勞動;最后,缺乏勞動的渠道,導致一部分想勞動的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到勞動中,不知從哪里做起。勞動教育與思政教育有著天然相通性,勞動教育可以讓學生養成學生吃苦耐勞的品格,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勤儉節約的習慣,這些恰恰也是思政教育的目標,將二者有機融合,可以推動思政教育的內容改革,同時也促進勞動教育落到實處。
三一工學院的專業設置很多是裝備制造和機械方面,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動手操作演示,這個就屬于6S勞動教育的范疇,演示的過程中會要求學生帶安全帽、著工裝等,并嚴格按照規定流程進行操作,課程結束后整理好現場,這些程序與6S勞動教育的基本內容吻合。所以在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非常必要,而且非常緊迫。
三、思政教育與勞動教育融合的路徑探析
1、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里,只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的第五章職業道德里提到了勞動教育的內容,所以更需要從人才培養方案設置方面著手,才能充分保障勞動教育與思政教育相融合。三一工學院在每個年級每個專業的人培培養方案里都設置了2學分的勞動教育,每個學期0.5學分,分四個學期完成,可以充分保障學生在校的2年時間都可以接受勞動教育,并且制定了具體的勞動教育實施方案,每周一下午7、8節的時間會統一安排全校一、二年級的在校學生進行6S勞動教育,每個班級安排一名責任導師,在實際操作勞動之前開展30分鐘的理論講解,講解的內容包括勞動工具如何使用、勞動步驟、勞動的安全注意事項、本次勞動可以達到的意義,講解的過程其實就是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責任導師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勞動不僅僅是簡單的體力活動,更重要的是鍛煉吃苦耐勞的意志,培養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
2、創新思政課堂教學方法融入勞動教育
思政課堂向來都是以理論講授為主,所以很多學生覺得思政課非??菰?,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涌現出了很多線上思政精品課程,很多學生通過線上的精品課就可以完成思政課程的學習,覺得線下的課堂講授已經沒有必要了,鑒于此,創新思政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已經刻不容緩,思政課程在進行理論講授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根據當天所講的內容自己制作精品課或者拍攝小視頻,或者直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實際現場去感受思政教育的意義。將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任務,讓他們親自參與到思政課程中,從而獲得自己的感受。參與到課堂中來本來就是一個勞動的過程,學生通過付出勞動形成自己最終的作品,既是一個真實的實踐過程,也是一個勞動教育的展示。例如,在講授《思修》這門課的第五章第四節關于志愿服務的內容,作為思政教師,可以提前聯系好場所,等上課的時候直接帶領學生去到戶外進行真實的志愿者服務工作,讓同學們親身感受志愿者工作的內容和意義,通過這樣的課堂形式,可以將思政教育和勞動教育充分有機的融入一起,二者形成互補互助的關系。
3、引入企業導師,對接用人企業,讓思政教育與勞動教育深度融合
裝備制造類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崗位很多都與機械有關,一般都要求具有很強和很專業的動手操作能力,平時的教學中更應該注重勞動教育。三一工學院屬于三一集團全資辦學,所以很多學生都與三一集團簽訂了訂單班培養模式,集團的事業部會定期派企業導師為學生授課,企業導師講授的內容都是一線工作的實際需求內容,學生也非常熱衷于企業導師的講授內容,例如焊接專業的學生,企業導師的授課內容主要是關于焊接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應用,歸納起來,其實就是勞動內容的講述,這與勞動教育不謀而合;企業導師的講授內容從思政教育的角度來看,是安全意識、勞動精神和責任意識等內容的講解。
思政教育與勞動教育相融合,探討新的高職院校育人模式,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培養合格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