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座高速鐵路跨海斜拉橋設計,該橋在抗風、防蝕、抗震方面獲得三項“技術之最”。
抗風方面
大橋跨越泉州灣中部海域,風速大、風況復雜。為保證橋梁在大風中穩固,保持動車高速運行的連續性,主梁采用流線箱型結構,附加導流板、減振欄桿等有效氣動措施,達到在不設風屏障等防風措施下,動車在8級大風下以時速350公里行駛不限速,11級暴風下可不封閉交通,能抵抗12級強臺風。消除以往沿海高鐵跨海時降速的難題。
防蝕方面
大橋索塔鋼錨梁和支座采用新材料,在國內首次采用耐海洋大氣腐蝕鋼,免涂裝,不設除濕系統,能適應高鹽高濕的海洋腐蝕大氣環境。該項技術的成功運用,打破了免涂裝耐候鋼只能應用在普通大氣環境和濱海環境的技術格局,實現“免涂裝、綠色耐久、銹色之美”的綠色全壽命設計。
抗震方面
大橋地處臺灣海峽西岸,屬地震高烈度區。采用綜合減隔震體系及技術,及無支座整體鋼構橋,解決了地震高烈度區長聯高墩大跨橋梁的抗震設計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