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川
9月17日,2021年中關村軟件園“科技向北”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召開,宣布繼2020年后將再度開啟跨界融合的產業盛會“科技向北”。本屆“科技向北”以前沿科技賽事為核心,融合了科技、音樂、人文、運動、電競、數字人民幣等元素,涵蓋產業創新和活力人文兩大主題版塊。通過這樣跨界創新的方式,中關村軟件園正在不斷加強科技園區的創新氛圍,促進創新生態的健康發展。交通銀行是今年“科技向北”活動的戰略合作伙伴。活動期間中關村軟件園將與交通銀行共同打造“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推動數字人民幣在園區的落地應用。
科技向北是一種情懷。20多年前,中關村白頤路有一塊廣告牌: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那時候,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嶄新的名詞。現在的中關村軟件園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中心區域”。中關村軟件園用“科技向北”這個名字,向所有促進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人士致敬,向創新致敬。
科技向北也是一種期待。今天北京正在建設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創中心,匯聚國際創新要素、打造國際化的創新生態。科技向北,是對北京城市發展戰略定位達成的期待和信心。
科技向北更是一種信念。中關村軟件園地處海淀,也在北京之北,經過20年的發展,成為大信息產業的高端產業園區。目前,中關村軟件園總面積2.6萬平方公里,入駐企業700余家,上市企業70家,園區總人數9.45萬人。正是這些年輕人不斷創新拼搏,才讓大信息產業充滿朝氣,同時這個群體本身就具有活力四射的特點,需要一個平臺來彰顯他們的豐富多彩與熱情活力。中關村軟件園希望通過科技向北促進雙創主體間多種形式的溝通與碰撞,以此來活躍開放、共享的生態系統。同時,擴展創新所必須的弱關系網絡,促進這片區域高密度的創新,持續成為大信息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今年“科技向北”重點打造中關村數字科技聯合創新大賽、創新之源大賽、中關村工業互聯網國際峰會、中關村數智經濟創新發展論壇等一系列硬科技產業活動。旨在充分發揮大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探索打造深度融合創新聯合體,組織以“科技向北”跨界融合產業盛會為代表的各類產業活動,激發園區生態活力,打造科教新區、創新社區、產業園區“三區聯動”的產業創新引力場。
其中,中關村工業互聯網國際峰會、中關村數智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以論壇看趨勢;中關村數字科技聯合創新大賽聚合百度、曠視、科大訊飛、華為RPA、智源研究院、達闥科技等科技頭部企業,共同打造創新賽道,吸引更多中小企業和團隊參與,打造數字科技的“超級開發者”,形成企業融通的大生態。中關村軟件園將為賽事獲獎團隊提供包括辦公場地及會議場地免費使用權在內的百萬園區服務包。
去年,中關村軟件園獲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承擔北京“兩區”中數字經濟、數字貿易相關任務。中關村軟件園正在按照北京新發展格局中“兩區”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等要求,立足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國際信息產業與數字貿易港”,打造數字經濟新興產業集群。
數字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是有國家信用背書、有法償能力的法定貨幣。與比特幣等虛擬幣相比,數字人民幣是法幣,與法定貨幣等值,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而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資產,沒有任何價值基礎,也不享受任何主權信用擔保,無法保證價值穩定。這是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最根本區別。
在“科技向北”系列活動中,數字人民幣將作為新型支付手段落地中關村軟件園,交通銀行聯合中關村軟件園將面向園區員工發放10000個專屬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期間將開設“數字人民幣”購物節,中關村軟件園員工們可現場體驗數字人民幣應用新場景。據交通銀行介紹,數字人民幣具有不計付利息、低成本、支付即結算、匿名性和可編程性的特點。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將陸續落地,中關村軟件園作為科技園區將先行先試,打造數幣應用新體驗。
“科技向北”是一種期待,更是一種信念
音浪“在晃”,唱出科創花火;音樂“合伙”,唱出科創態度。吃飯種田、東南西北旺、四餅人,來自百度、新浪、騰訊等“大廠”的“寶藏”樂隊和知名音樂人將輪番登場;乒搏·弈、輕羽·飛、捷足·勝、莫比斯環running、乘風破浪rowing等,“運動季+科技”熱度攀升;打響科技電競巔峰對決,再掀科技領域競技狂潮!萬元禮包+百款科技盲盒,科技向北電競賽全國招募即將熱血開戰……音樂節、繁花綻、運動季、電競賽,讓參與者置身潮流與科技的“萬花筒”,活動匯聚了音樂、時尚、潮玩、美食、科技資源以及互動體驗,以科技、產業為核心,以音樂、運動、藝術為紐帶,為科技創新蓄電,為園區品牌蓄能,為合作伙伴蓄勢,展現中關村創新者的生活方式,醞釀科技+人文新生態。
中關村軟件園集聚了700多家國內外知名 IT 企業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總部經濟達 80%以上。其中上市企業70家,收入過億企業87家,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26家,中國軟件百強企業16家,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9家。2020年,園區企業收入3366.3 億元,每平方公里的產值近 1300 億元,園區單位密度產出居于全國領先地位,在云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子科學、新型 IT服務、文化與科技融合等方面都形成了全國領先的特色產業集群,擁有高度的產業話語權和技術主導權,呈現出典型的現代服務業高端形態。
這是一場科技前沿的盛宴,這是一次跨界融合的盛會。“北”是方向的坐標,也是起源的方向,緊抓“兩區”建設發展機遇,推動園區成為北京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