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伴隨著智能網聯發展的春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已大踏步向前,駛入智能網聯發展快車道。目前,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車聯網應用示范項目無人駕駛巴士已實現累計運營里程1300公里,累計體驗人次500余人,已完成城市開放道路車聯網(C-V2X)應用示范場景里程3.5km……
智能網聯汽車是融合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自動駕駛技術與互聯網通信技術相互促進、共同解決交通出行問題的融合解決方案,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可能成為新技術應用的市場。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將智能網聯汽車和5G作為重要戰略產業布局,中國也將新基建和智能網聯汽車提到國家戰略層面。自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新基建在多次中央會議上被提及。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了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對我國的戰略意義。
隨著5G技術的商用,車聯網產業正在全國快速發展。截至目前,我國已建設了四個國家級車聯網的先導區,這其中包含天津車聯網先導區。
天津市寶坻區,位于京津冀發展帶中心區域,距北京60km、天津市區65km、河北唐山70km,全區面積15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2萬人,是開放包容的“京畿重鎮”、水韻溫婉的“北國江南”、遠來近悅的“人文寶地”。新時代的寶坻,即將步入“高鐵時代”,融入京津唐半小時交通圈。根據天津政務網上發布《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設立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的批復》,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總規劃面積約14.5平方公里,規劃四至范圍為:東至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基地西邊界,西至朝霞路,南至北環路,北至京哈高速公路防護綠帶南邊界。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寶坻區擁有著區位便捷的交通優勢和雄厚的汽車產業基礎。在寶坻區內,共有約5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重點覆蓋新能源電機及電控、電池BMS、正負極材料、充電樁等,也有部分車輛內飾和車身配件,汽車零配件產業正在寶坻進一步聚集。寶坻區周邊100公里范圍內,坐落有7家整車企業,生產包括奔馳、大眾、紅旗、豐田、長安、北汽、眾泰等品牌的汽車,這一區位優勢更使得汽車零配件企業加速聚集。
今年5月在天津市寶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工業互聯網之智能網聯汽車產城協同發展高峰論壇”上,寶坻區委副書記、區長毛勁松在論壇上指出,寶坻區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要沖,承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計劃,支撐天津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示范區建設。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聚集。2020年11月,天津市委組織部、天津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牽頭在寶坻成立“天津市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創新創業聯盟”,首批匯聚中汽研、國能新能源汽車、天津一汽豐田、華為、百度等113家聯盟成員單位。聯盟指出:要以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為依托推進產業集群和人才創新創業高地加速發展。《寶坻區關于支持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創新創業聯盟發展的10條措施》明確,重點圍繞支持人才培養與引進、支持科技創新和平臺建設、鼓勵人才交流與對接合作、強化人才服務保障4個方面,為落地寶坻區的天津市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創新創業聯盟人才建設保駕護航。
2021年8月,天津市印發《天津市車聯網產業鏈工作方案》,指出要加快推動寶坻區打造智能網聯示范區,以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為依托,搭建車路協同場景應用示范,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特色專業化園區和人才實訓平臺。這是今年以來,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智能網聯方案第三次納入天津市市級規劃方案。
以“智能網聯新高地、5G智慧科技城”為發展定位,以京津冀創新技術集成應用微中心為發展目標,伴隨著智能網聯發展的春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5G智能網聯創新智慧城已進入發展快車道。
2020年4月10日,京津中關村科技城5G智能網聯創新智慧城建設方案匯報研討會順利舉行。為加快5G智能網聯創新智慧城建設,會議特成立“智能網聯汽車車路協同聯合工作組”,寶坻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工作組組長,工作組辦公室設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管委會,工作組將協同業界各方全力推進5G智能網聯創新智慧城建設,為寶坻區城市能級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
2020年8月,在天津市寶坻區舉辦的2020中國智能網聯產業發展論壇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5G智能網聯創新智慧城研討會上,天津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漢達發布了5G智能網聯創新智慧城建設方案。根據方案以“最智慧的路、歡迎最聰明的車”為出發點,整合京津兩地相關科研機構、高校、金融機構和中關村相關企業資源,成立科技城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交流合作平臺,開展會議、論壇、技術展示、應用場景參觀,并搭建“1+2+3”的架構體系。“1”是指一張全域覆蓋的5G新一代通訊基礎設施網絡;“2”指兩類智能網聯應用示范項目,分別為智能駕駛應用示范 和城市開放道路車聯網(C-V2X)應用示范場景;“3”指三個創新共享平臺,分別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智能網聯示范推廣實訓平臺、中關村5G智能網聯創新園平臺。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5G智能網聯創新智慧城已進入發展快車道
論壇上,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還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大唐高鴻、百度、四維圖新、智行者等5家重點企業圍繞智慧城市、智能網聯汽車等業務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智能網聯車路協同規劃及相關場景建設開展合作。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設定了三個目標。總體目標是打造京津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聚高地。主要目標包含三方面,產業生態方面,聚集50家以上行業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企業,成立一個專業化產業聯盟,并搭建良好投融資金融生態。人才聚集方面,落地十家專業研究機構院所,匯聚一千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從業者,培養輸出一萬人智能網聯產業人才。應用場景方面,開放形成10個以上應用場景,釋放市場空間不少于5000萬。
具體的基礎目標則包含了全域開放科技城—寶坻—天津測試道路,實現100輛以上智能網聯汽車場景應用,同時全域覆蓋5G車聯網通信網絡。
劉漢達接受《中關村》雜志采訪時表示,從目前看,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順利,相應目標也正在迅速推進實現。
僅僅一年多時間,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智能網聯發展成果顯著。對于發展進展的總結,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浩給出了五個角度。
首先是人才聯盟的角度。科技城作為天津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創業聯盟重要發起成員單位,始終以人才鏈為引領,創新驅動聯盟發展。已與南開、華電等京津冀12所高校和職業院校建立合作,打造人才、技術“蓄水池”。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喻云林表示,天津市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創新創業聯盟以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為依托,匯聚了京津冀三地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領軍企業和人才智力資源,有利于打造新興產業集群,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利于構筑競爭力強的人才高地。聯盟的成立,對形成高端專業、開放活躍、多元前瞻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人才聯絡互動機制,促進成員之間的交流和深度合作,搭建信息資源共享、業務創新交流、產教研融合、商業合作對接、人才培養培訓平臺,提升產業集群聚才的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從產業集聚角度來看,形成了以倉擎智能、遠景深藍、佳云芯睿為代表的自動駕駛技術、智能車端設備等環節,以科峰航智、遠東電子為代表的傳感器、控制器環節,以聯恒工業、寶申汽車、波森商用汽車為代表的汽車零配件環節,目前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初步形成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成為一系列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的新技術試驗場和集聚地。
一年多時間里,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還與大唐高鴻、百度、信通院、四維圖新、智行者、中汽院等智能網聯行業領軍企業簽訂了戰略協議。光環新網在科技城范圍內建設約368畝大數據產業園,投資約120億,這是目前科技城單體投資最大、業態最豐富的科技型項目。作為數字經濟以及新基建領域的高科技型企業,碩士以上學歷員工近一半。未來計劃建設構建云計算產業鏈、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項目,預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將超過千人。
目前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初步形成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在車路協同應用示范方面邁出實質性建設的步伐
此外,從場景打造角度來看,與北京星云互聯合作開展車聯網城市開放道路應用示范,打造“智慧的路”,在科技城一期約3.5公里市政道路,布置路側單元RSU、網聯攝像頭、微波雷達、信號采集板、邊緣計算MEC等設備,實現車路協同系統服務。建設V2X智能網聯云平臺,實現V2X示范線路的可視化與智能化管理。在西環北路與唐通路交叉口,建設全息路口,實現對路口目標的全息感知。同時,與倉擎智能合作開展智能駕駛應用示范,打造“聰明的車”。建設內容包含無人駕駛小巴及遠程控制系統、無人售賣車、智能駕駛車輛調度管理平臺等。無人小巴具備自主智能駕駛、主動避讓、數據收集等功能;同時通過遠程控制系統,可在模擬駕駛艙內實現對無人小巴異常情況接管及遠程控制。與星云互聯和倉擎智能公司合作項目的落地,標志著科技城在車路協同應用示范方面邁出實質性建設的步伐,并為后續規模化、全域化車路協同建設提供良好示范作用。
從展示體驗角度來看,也獲得了顯著成果。2021年5月天津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科技城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領軍企業星云互聯共同打造了“車路云一體化”室外體驗場景,體驗活動加速促進了智能網聯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相關服務機構的交流對接,賦能區域產業發展,推進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車聯網示范應用和產業落地,構建開放融合、創新發展的產業生態。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和規劃。從上位規劃角度看,天津市對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極為重視。2021年3月,科技城納入政府規劃,天津市人民政府發布《天津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指出:支持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打造5G智能網聯示范區。行動方案的印發,標志著天津市車聯網產業向寶坻區布局,對于科技城構建以創新鏈、人才鏈、技術鏈、服務鏈為核心的智能網聯產業集群意義重大,將極大促進中關村大信息垂直細分產業發展,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培育新動能。
2021年6月,納入《天津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推進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5G智能網聯創新智慧城建設,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典型示范應用場景。
2021年8月,《天津市車聯網產業鏈工作方案》指出,加快推動寶坻區打造智能網聯示范區,以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為依托,搭建車路協同場景應用示范,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特色專業化園區和人才實訓平臺。
天津市工信局主要領導多次考察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表示:“天津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寶坻中關村是我們很重要的陣地,我們對它寄予厚望”。
寶坻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唯一點名的區縣,是京唐秦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瞄準第四代產業園區,致力于打造高質量發展、產城融合的示范區,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點承接平臺,同時也是京津兩市官方認可的重點合作平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逐漸扮演重要角色。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和園區企業以及各合作方,都在努力全速奔跑
一年多過后,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在智能網聯方面的發展方向已越來越清晰。“我們將始終以開放的心態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集聚發展,與企業共成長,”劉漢達說。
建設智能網聯游樂場,綜合體驗娛樂,以此吸引更多年輕人,包含無人駕駛體驗,無人機航拍、巡檢、安防以及遠程駕駛艙等;對產品技術進行集中展示,建設智能網聯體驗科普館為智能網聯行業企業提供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案展示空間,提升整體科技城產業氛圍,為企業提供對外展示窗口;建設專業化的中關村5G智能網聯創新園,促進北京中關村智能網聯垂直細分的企業參與科技城智能網聯建設,搭建應用場景的同時實現產業集聚;打造全球性智能網聯汽車合作交流平臺,促進國際智能網聯汽車交流,提升項目國際影響力開展系列論壇會議、智能科技展、智能賽事、智能體驗等活動;打造園區智能網聯示范場景,為企業部署相關場景提供便利,拼接形成一幅城市級智慧服務應用場景;構建智能網聯人才培訓基地,通過與科研院校合作,提供實習基地及專業技能培訓,為企業提供智能網聯相關人才。
搭建中關村—寶坻高鐵站車路協同“智運一號”,針對規劃線路交通現狀、沿線周邊情況調研,多次測試各種交通環境下的通行時間。圍繞上述七大建設內容,科技城和園區企業以及各合作方,都在努力全速奔跑,也將充分利用中關村基因,為此類產業提供大規模應用場景,進而促進產業鏈生產等相關環節集聚。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參觀體驗后表示:“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作為一座新城,具有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后發優勢,吸收發展經驗的同時提前謀劃布局,相信你們能把這個事做成”。
未來,作為京津兩地重點產業合作項目,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將進一步加強與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方面合作,共同搭建測試環境,積極創造應用場景,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賦能,打造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新范式。
“聚產先聚人”,結合人才新政,科技城還將打造智能網聯汽車人才社區。科技城提出了建設“年輕人——中關村”,在空間規劃上堅持以人為尺度構建交通體系和生態體系,讓科技城成為一座高品質生活之城、一座低成本創業之城。在教育資源方面除了已簽約的南開中學,北京相關知名教育機構也在洽談合作中。此外,體育館、酒店、商業中心、濱水商街等商業配套也正在逐步規劃建設,浪漫水鄉、時尚智城、創新高地呼之欲出。
2020年2月份,天津市發展改革委印發《天津市支持重點平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措施(試行)》,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試點實施,涵蓋了子女教育、醫療醫保、落戶購房等6項優惠政策,解決企業的亟需的痛點問題,助力科技城加速推進建設。
智能(智能的車)+網聯(聰明的路),科技城建設智能網聯創新智慧城意義重大。它不僅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一種區域協同發展范式,即創新研發在北京,應用生產在天津。也進一步支撐了天津-國家車聯網先導區建設,實現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關鍵技術實現突破、應用場景拓展升級。還將助力天津市智能網聯車創新應用示范,支撐多場景應用與服務,探索智能化、網聯化應用,形成示范推廣。同時,實現以北京中關村為代表的地區資源匯聚和涌入,通過打造一支專業素養的科技和應用人才隊伍,高端引智、精準引才,為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形成產業集群人才競爭優勢。
以開放的姿態提供車路協同應用場景,賦能科技城應用場景,聚集一大批5G新基建和智能網聯汽車合作資源,深耕智能網聯垂直細分領域產業,逐步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集聚,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智慧園區的大幕已經徐徐拉開。
采訪最后,劉漢達為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打Call:“我們秉承著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理念,在與業內標桿性企業合作的同時,也將積極為中小型科技型企業提供技術的應用場景,提供實驗空間,推動創新成果孵化轉化,歡迎各路英雄到科技城大顯身手、施展本領,共同建設面向未來的智慧、科技、時尚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