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騰
近年來,企業專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專利糾紛案件持續增多。知識產權保護對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有何影響?在知識產權愈發重要的情況下,企業該如何調整經營策略?
2020年底,國內LED芯片行業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和排名第二的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卷入一起涉及LED芯片基礎技術的專利糾紛,如此量級的兩家公司爆發知識產權沖突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從2019年LED芯片市場份額及營收規模來看,三安光電與華燦光電均排在行業頭部,兩家上市公司長期存在市場競爭關系。本次訴訟對兩家企業會產生如下影響:在行業發展層面,此次訴訟會影響兩家企業潛在或現實的市場份額;在經濟層面,此次訴訟會造成雙方公司的股價波動,被侵權的企業可能會獲取相關侵權賠償;在知識產權布局層面,兩企業在日后一定會更加重視商標、專利、商業秘密等無形資產;在商譽層面,此次訴訟會提升消費者對LED行業的認知度、會根據案件走向對兩企業的商譽產生影響。
知識產權在經濟發展和綜合競爭力的提高中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升知識產權意識,有利于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掌握專利阻擊戰的主動權;對于國內市場,可以激發企業生產研發的積極性,促進企業聚焦核心競爭力的發展。從另一方面來看,隨著知識產權戰略布局意識的提升,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技術壁壘的形式應用在商業競爭中,以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和經濟收益。這種行為將會變相增加中小企業使用專利技術的成本,提高了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侵權的風險。
對于高科技企業來講,上市融資是其獲得資金很好的途徑,資本市場的助力可以使企業規模迅速壯大起來,同時也可以給競爭對手帶來壓力。科技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往往會遭到來自同行競爭對手的專利訴訟,從而中斷IPO流程。這會增加企業上市的不確定性,暴露企業發展的潛在問題,從而將影響企業拓展融資渠道,造成企業傾向性減少在工廠和設備上的投資金額,并減少上市準備階段的專利申請。
根據公開的科創板問詢資料顯示,面對存在知識產權糾紛的企業,審核問詢主要側重關注企業是否具備核心技術、創新實力以及企業持續創收盈利和持續經營的能力。因此,在知識產權戰略布局上,科創企業應當加強專利、商標、專有技術、特許經營權、數據、商業秘密等無形財產的維護與構建,具體可以從專業團隊組建、制度建設、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儲備等方面入手,提前布局知識產權工作。
對于已存在知識產權問題,且在上市過程中因知識產權訴訟面臨被動局面的企業,可以首先通過風險聲明、實際控制人承諾、風險剝離等手段降低被訴負面影響,并聘請律師團隊應對“專利狙擊”,常見的方式有律師提供不侵權分析、對涉案知識產權進行無效或異議以及發起反訴或尋求和解的方式進行化解等。
隨著中國創新能力逐年提升,中國企業在高新技術創新領域發展迅猛,很容易對國際上的競爭對手造成威脅。所以在出口產品過程中經常會存在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國際對手將中國企業作為專利侵權的投訴對象,試圖通過“專利阻擊”防止我國企業進入外國市場。
以LED行業為例,該行業所產生的知識產權糾紛主要類型是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主要訴求集中在停止侵權及賠償損失,賠償金額往往較高。這類案件的難點在于我國的LED生產企業早期處于產業鏈下游,與美國、日本相比,在基礎核心技術上存在專利的缺失,在訴訟中需要做好前期的專利識別與篩查。此外,光電子技術作為高新技術,更新速度快、周期短,其保護期限比較特殊,因此在訴訟中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有策略地維權。與此同時,專利審查過程專業性更強,每個案件均需要在前期進行技術特征比對、標準對應性分析、在先使用證據搜集和分析等工作。
中國企業在走出去之前,可聘請專業的律師團隊、公司內部或外部專業機構進行研究,提前進行知識產權戰略布局,明確中國與目標市場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上的不同。一方面加強國際專利的申請,及時對創新成果采取保護,對于需要出口的核心產品,盡可能獲得國際或目標市場國認可的專利;另一方面做好目標市場國的知識產權調查分析,避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對于經過分析可能被認定侵權的情況,可以嘗試與外商合作,通過OEM、獲取專利許可或成立合資企業等形式打入外國市場從而實現雙贏。
我們建議企業本身應當組建具有創新能力的研發團隊,結合經營方針規劃企業的知識產權布局,逐步制定和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同時提升知識產權意識,在研發工作中同步開展知識產權布局,定期對企業核心業務進行風險評估。
此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搭建,除了依靠企業自身發力,還可以借助外部專業機構力量更高效地完成。比如,在早期籌謀知識產權專業后援團隊,聘請具備專利檢索、撰寫能力,以及具有專利訴訟相關經驗的專業人員或專業機構助力;聘請掌握高新科技(AI技術)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進行知識產權領域的風險預警,對企業相關知識產權進行系統化風險篩查,及時通過采取無效、異議、規避設計、不侵權確認等方式把訴訟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
北京市證信律師事務所成立于2006年,15年來深耕爭端解決、金融證券、科技法律、跨境司法協助與資產追償等領域,立足解決疑難復雜商事案件,攻克前沿法律問題。曾承辦的典型案例包括某證券公司被訴證券欺詐第一案、匯豐銀行“雙利存款”投資糾紛(國內金融衍生品爭議首案)、寶光股份控股權拍賣案(國內首例上市公司控制權成功拍賣案)、投資人與泰瑞制藥對賭協議有效案(國內首例“對賭協議”有效案)、銀廣夏案(國內首例證券欺詐案)、國內首例債務人反向破產重整案、某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與國內子公司破產重組案(國內首例平行破產案)、非誠勿擾商標案、王老吉商標仲裁案等。
證信律所的名字源于創始合伙人開辦律所時的自勉聯——“正身律物,忠信進德”。證信秉承“務實、發展”的理念,以人為本,致力打造各業務領域的精品專業團隊。科技法律事務部是證信重點建設的業務部門,由具有知識產權、互聯網等行業背景的資深專家組成,主要業務方向為知識產權訴訟和金融科技法律服務。隨著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知識產權訴訟團隊廣納賢才,誠邀有志知識產權領域發展的青年律師加入!在這里,不乏機遇和挑戰,期待你與我們一同前行!
證信榮獲2019年、2020年度海淀區優秀律師事務所、2019年海淀區優秀黨組織、2020年海淀區律師行業“兩優一先”先進基層黨支部,2020年擔任海淀區人民政府法律顧問、2021 ALB CHINA 精品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