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需要在相關領域制度建設和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同時提速,為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提供更加可靠的法治保障、政策支持和技術支撐。
新安江是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和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老百姓共同的母親河,也是美麗千島湖的源頭。新安江水質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千島湖的水質好壞,也關乎著長三角的生態安全。
千島湖是我國極為難得的優質水資源,加強千島湖水資源保護意義重大。10年前,為了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啟動實施,成為我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在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醞釀實施的過程中,皖浙兩省不斷統一思想、深化認識,突出水質改善結果導向,通過協議方式明確流域上下游省份各自職責和義務,通過資金補償、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等方式建立了多元化補償體系。
10年間,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實施了3輪,共安排補償資金52.1億元,其中,中央出資20.5億元,浙江出資15億元,安徽出資16.6億元,兩省成本共擔、利益共享,在新安江流域水質逐年改善、千島湖水質保持穩定的同時,還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共贏。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生態保護補償制度作為生態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生態保護權責、調動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積極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要“聚焦重要生態環境要素,完善分類補償制度”“圍繞國家生態安全重點,健全綜合補償制度”“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推進多元化補償”“完善相關領域配套措施,增強改革協同”“樹牢生態保護責任意識,強化激勵約束”。
生態保護補償是在綜合考慮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和生態服務價值的基礎上,采取財政轉移支付或市場交易等方式,對生態保護者給予合理補償的激勵性制度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速推進了生態補償機制,生態補償地位得到不斷提升,基本覆蓋了重點生態功能區與流域、大氣、森林、草原、海洋等重點領域,國家生態補償格局基本建立,但也面臨著支撐服務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不足,財政資金支持力度不足,市場化和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不健全,實施保障能力弱,科技支撐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
作為生態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地位的上升、建設的推進、財政投入的增加,無疑都將對新時代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起到加速推進的作用。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還需要法治思維和系統思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需要進一步將生態保護補償各項工作納入法治軌道。《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加快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條例,明確生態受益者和生態保護者權利義務關系。
加速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需要在相關領域制度建設和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同時提速,為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提供更加可靠的法治保障、政策支持和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