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璠

“各位游客朋友們,歡迎大家來到溝溪鄉余東村。別人的展位賣字畫,我的展位賣文化。瞧一瞧,看一看咯!”
“直播間的朋友們,今天咱們的村播來到了美麗的溝溪鄉余東村,讓我們看看余東村除了美麗的景色,還有什么好玩好看好買的嗎?咦,這邊正好有個展館,我們一起來看看。”
面向一群陌生人,自信地介紹余東村的兩位“90后”年輕人——徐宇強和徐瑜琳,并非專業的導游,也并非真正的“村播”“網紅”,但只要有合適的機會,他們隨時隨地都會迅速進入“角色狀態”,去傳播余東村“畫筆繪小康”的故事。
在浙江省衢州市,像徐宇強和徐瑜琳這樣樂于傳播時代故事、中國故事、浙江故事、衢州故事的年輕人還有許多。自2019年9月開始,從衢州市龍游縣到三衢大地,這些年輕人以青春的力量,凝聚成“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不斷學習新思想、傳播新思想、用好新思想,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徐徐道來” 徐宇強和徐瑜琳是衢州市“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的骨干宣講員,他們和許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用接地氣的宣講方式,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去年11月6日上午,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典型表彰會在北京舉行,衢州市“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成員李陳代表衢州上臺領取了“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獎牌。21天后,第二季“8090說”新時代理論宣講電視大賽鳴鑼開場,來自衢州市各區塊的8組優秀宣講員走上舞臺,其中便有徐宇強和徐瑜琳的身影。
徐宇強是中共衢州市柯城區委宣傳部文化科干部,衢州市第一批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骨干宣講員,徐瑜琳是柯城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工作人員。兩人一個理論水平高,一個表演能力強,他們搭檔組建“徐徐道來”組合,編排情景劇、網上開直播,用接地氣的形式,把高深的理論變成帶著“泥土味”的通俗道理,創作出“村播達人和賣畫農民”的小品故事“畫筆繪小康”。
“畫筆繪小康”講述的是鄉村振興之路上鄉親們的生活變化。2020年9月,余東未來鄉村建設啟動,當地希望到2022年打造一個以余東農民畫為主題的具有“國際范、江南韻、鄉愁味、時尚風、活力勁”的鄉村未來社區。通過未來鄉村建設,余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原鄉人從“傳統農民”轉型為新時代畫家、畫匠。數據顯示,800多人的余東村,參與農民畫創作的成員有300多人。去年,該村實現農民畫相關產業產值1500余萬元,村集體收入42萬元,比2019年翻了兩番。
“我們不僅要追求富足的經濟收入,更要追求豐富的精神生活。我們余東人要種下文化,讓世界聽到我們農民的聲音,要種下致富搖錢樹。”在“畫筆繪小康”宣講的最后,“徐徐道來”組合如是說。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做出重大戰略部署。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
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后,浙江省形成了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分階段路線圖和任務書。
今年7月,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完成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首批試點遴選工作,確定了六大領域28個試點。其中,衢州市入選打造精神文明高地領域試點;衢江區入選建設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領域試點;龍游縣入選縮小地區差距領域試點。
當促進共同富裕的理論、理想、理念日漸形成,“種下致富搖錢樹”的故事也多了起來。在衢江區云溪鄉章戴街村嗡嗡響農場,《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見到了兩只拳頭大小、通體金黃、表面密布著一個個突起的、長相貌似火龍果一樣的“家伙”。它的“主人”——浙江省人大代表、衢州致中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翁有良介紹道:“它叫燕窩果,‘老家在厄瓜多爾,是經過我們三年研發培育而成的新品種,也是目前中國市場上最高端的一種水果,一斤市場價高達百元。”
在翁有良眼中,燕窩果有“五好”:一是口感非常好,二是沒有季節性、全年都可以種植,三是已經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四是營養成分很高,五是可以儲藏至少兩個月,對銷售很有利。翁有良算了這樣一筆賬:目前每畝年產3000斤,按每斤80元的批發價銷售,畝產值將達到24萬元。“我想把它培育成衢州市共同富裕的致富果。”翁有良說。
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僅僅是余東村的村民們能夠在鄉村未來社區里“種下致富搖錢樹”,實際上衢州市的很多老百姓都能在“家門口”與鄰里們一起培育“致富果”、共享好生活。

未來社區。在衢州市柯城區白云街道白云社區春江月小區,融入了共同富裕理念的智能化服務讓居民的生活更加方便,還帶動了更多人收入的提升。
衢北大地上的母親河芝溪蜿蜒流淌,在它的兩岸,村莊星羅棋布,山水田園如詩如畫,經過近兩年的建設發展,衢江區蓮花鄉村國際未來社區正在這里“美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