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1870年,物理學家孔特教授應邀前往斯特拉斯堡大學任教,他的學生倫琴也一同前往并做他的助手。
一個周末,孔特教授帶著倫琴在實驗室做實驗,實驗做到一半的時候,孔特教授離開了。倫琴想要獨自把實驗做完,但當時實驗室有個規定,為了保持實驗儀器的精準度,除了教授本人外,任何人不得翻動實驗儀器。倫琴想了想,認為這次情況特殊,即使自己違反了規定,也是合情合理的,便獨自一人做完了實驗。
孔特教授回來了,看到倫琴翻動了實驗儀器,便大發雷霆,嚴厲地批評了倫琴,倫琴摔門而去。讓倫琴沒想到的是,他剛回到休息室,孔特教授便推門進來說:“我剛才認真考慮了一下,你的行為雖然違反了實驗室的規定,但你是為了保證實驗的完成,沒有根本的錯誤。所以,我為我剛才的沖動向你道歉!”聽到老師如此誠懇的話語,倫琴也向老師道了歉,師生二人冰釋前嫌。
若干年后,倫琴被任命為斯特拉斯堡大學校長,在學術上,他和孔特教授一樣,也對實驗的精確度要求特別高。在一次做實驗時,他的助手所調試的天平出現了毫微的偏差,倫琴大怒,把助手斥責了一頓。實驗結束后,另一個助手發現,那個助手之所以調試天平時出現偏差,是因為天平上面粘了一塊鐵銹造成的。倫琴得知此事后,便主動找到那個助手,真誠地向他道了歉。事后,倫琴說:“孔特老師當年就是這樣對待我的,所以,我今天也要這樣對待我的學生!”
兩位大師的道歉,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做人的高度。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