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王永生
中圖分類號:G812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02-02
摘 ?要 ?本文基于“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視角,采用實地調研、文獻資料等研究方法,對河北省“后冬奧時代”滑雪場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進行探究。研究表明:“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視角下冰雪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包括“優化資源配置,推進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產業融合,打造‘后冬奧時代’公共體育服務聯盟”、“完善產業體系,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和“改善融資模式,形成品牌發展戰略規劃”。
關鍵詞 ?冰雪產業 ?可持續發展 ?本質 ?困境 ?路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將從高速增長階段向可持續發展階段轉變。實體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點。為了經濟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專注于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和現代化[1、2]。《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促進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43號)中強調:體育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3]?,F代經濟制度是在可持續經濟發展和大眾消費結構現代化的背景之下發展的,促進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4]。
一、“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視角下河北省滑雪場的發展前景
河北省應充分利用冬奧會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加快冰雪運動的普及,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擴大和壯大冰雪產業。作為冬奧會的聯合主辦城市,張家口正在聚集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積極應對冬奧會籌備工作,并輻射到全省其他城市。隨著冬奧會的臨近,河北省冰雪運動資源得到了進一步開發;群眾的冰雪運動意識大大提高;體育健身形式和場所進一步豐富;以冬奧經濟為核心的冰雪產業和服務業進一步發展,特別是與冰雪產業密切相關的旅游、餐飲、文化等產業。此外,冰雪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河北省體育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升級,配套體育產業的經營理念、服務水平和營銷方式逐步實現國際標準。但是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挑戰和問題亟待解決。綜上,從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視角提出了冰雪產業的邏輯和可持續發展路徑,以期為推進體育強國建設提供可行參考。
二、河北省滑雪場可持續發展路徑分析
(一)優化資源配置,推進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使社會企業找到了新的投資和盈利方向,間接拓展了“后奧運時代”政府與社會資本在冬奧會場館建設和舉辦方面的合作空間。相關數據顯示,社會資本將占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預算的65%。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資本的規模和收益顯著增加,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投資者之一。因此,與社會資本合作建設冬奧會場館將降低政府投資成本,提高社會資本盈余的利用效率。比賽結束后,還將迎合當地發展,優化場館資源配置。同時,根據場館可持續利用的需要,在優化資源配置方面應加強政府控制。總結現代大型體育場館的運營經驗和特點,其公共體育服務內容主要是承辦大型體育競賽和文化演出。優化資源配置,檢查現有場館的重建標準、新場館的數量、臨時場館的建設和拆除準備,并在賽前規劃場館的后期使用。2022年北京冬奧會借鑒溫哥華冬奧會和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經驗,在體育場館的建設和使用上應遵循以下原則:(1)合理規劃場館建設布局,注重分散建設,積極拓展賽后場館服務的功能和內容;(2)完善周邊配套設施建設,改善周邊環境和場館生態建設,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3)場館運營應采用多元化發展理念,不局限于冰雪服務,還應整合其他產業服務,積極構建多功能場館建設;(4)協調區域發展需求和管理,增加公共服務內容,提高城市公共服務供給能力。
(二)強化產業融合,打造“后冬奧時代”公共體育服務聯盟
首先,建立聯盟供應模式。聯盟供給是指政府與市場建立長期穩定的聯盟關系,共同參與冬奧會場館賽后運營和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這種供應方式適用于資產專用性低、政府控制能力強的大型體育場館。經過改造、設計和功能調整,張家口部分冬奧會場館的功能范圍和
(下轉第60頁)
(上接第2頁)
運行空間將繼續擴大,均屬于“資產專用性”場館。因此,根據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可以采取相應的市場導向策略,提高激勵效果,有利于場館賽后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這種機制下,政府具有一定的社會生產技術、組織和監督能力,并與市場、社會等多方位的部門和組織進行合作。建立制度化、規范化、可持續的戰略聯盟關系,有利于張家口2022年冬奧會后場館的可持續利用和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
(三)完善產業體系,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
滑雪場現代管理體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一定時期的實踐探索和管理經驗的積累。因此,各滑雪場應在冬奧會周期內建立和完善現代管理體系,確保冬奧會后商業效益的提高。首先,在滑雪場的規劃中要區分投資者。其中,大型企業投資的滑雪場管理體系的建立相對容易,其他領域投資者的管理經驗可以轉移,在有章可循的情況下完善現代管理體系。對于中小滑雪場,在冬奧會后滑雪場效益規劃中可以從提高管理意識、引進管理人才等方面促進現代管理體系的建立。管理主體意識的提高對滑雪場管理體系的建立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有必要將滑雪場管理者的收入預期與管理意識的提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在冬奧會后滑雪場的效益規劃中,應盡快形成管理人才計劃?;﹫龅默F代化管理需要相關的管理人才,特別是中小型滑雪場容易忽視對滑雪場人才資源的投資。因此,在滑雪場規劃中應形成管理人才引進和培訓計劃。為了穩定冬奧會后滑雪場的運營,必須完善冬奧會前相關政府部門的相應管理制度和管理職能,及時建立規范滑雪市場的管理制度,建立以滑雪場標準化和指導為基礎的管理體系。
(四)改善融資模式,形成品牌發展戰略規劃
根據冬奧會場館的發展特點,采用有效的運營模式和科學的管理手段,對提高冬奧會場館賽后的利用率和功能拓展具有重要影響。為了滿足公眾的體育消費需求,冬奧會場館賽后利用必須納入河北省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借鑒法國、加拿大、美國、日本和德國的使用經驗,國家速滑館賽后可劃分為不同的使用區域,部分場館繼續保留其體育競賽功能。比賽結束后將對部分場館進行改造,建立“體育場網”或冰上運動公園,為群眾體育發展提供服務平臺,促進其全民健身功能的發揮。同時,圍繞體育場館建設相關配套設施,形成集餐飲、購物、住宿、旅游、健身、休閑娛樂功能于一體的公共體育服務建筑綜合體,確保其大眾體育休閑娛樂功能的服務質量,從而提高當地居民生活質量,帶動區域經濟全面發展。此外,通過場館與學校相結合的方式,在中小學開設冰雪運動課,提高冰雪運動在河北省的普及率,加強河北省冰雪人才的培養。同時,可以依托借助于省內河北師范大學、河北體育學院、張家口學院等具有體育專業的高校進行“點對點”合作,培養場館管理或冰雪運動指導人才,加強場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打造具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冰雪多功能帶。
三、結語
2022年冬奧會為河北省體育產業升級和冰雪運動的廣泛開展創造了機遇。張家口(河北)作為冬奧會舉辦城市之一,滑雪場的建設速度令人為之驚嘆,但冰雪產業的經營和可持續發展值得深思。因此,冬奧會后冰雪產業的效益保障是當前冬奧會籌備期必須要正視的重要環節。冰雪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表現在哪些方面、困境體現在哪些層面、如何尋求其發展路徑,是學界亟待探究的議題。本研究基于“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視角,嘗試探析河北省冰雪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困境與路徑,為冰雪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建議,并力求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在理論層面為新時代冰雪產業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EB/OL].(2017-06-19)[2019-12-21].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619/c148980-29347273.html.
[2]光明網-理論頻道.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色和優勢[EB/OL].(2019-04-11)[2019-12-21].http://theory.gmw.cn/2019-04/11/content_32734838.htm.
[3]新華網.2018中國體育產業峰會舉行[EB/OL].(2018-05-25)[2018-12-20].http://m.xinhuanet.com/sports/2018-05/25/c_1122884867.htm.
[4]鄒新嫻.法國冬奧會場館的賽后利用模式研究[J].體育學研究,2019,2(01):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