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剛
(銅陵有色股份銅山銅礦分公司,安徽 銅陵 247127)
某金屬礦體賦存條件極為復雜,夾石多且品位不均,為緩傾斜厚大礦體,設計人員根據生產需要提出3 種可行方法:分段空場嗣后充填法(方法Ⅰ)、VCR 嗣后充填法(方法Ⅱ)和側向崩礦階段空場嗣后充填法(方法Ⅲ)。為了在采礦方法選擇過程中減少人員經驗的影響,將模糊數學[1]引入到本次采礦方法優化當中,構建采礦方案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利用AHP 法[2]計算各指標權重后對各方案進行優選,得到最佳采礦方法。
模糊綜合評判法根據模糊變換與模糊數學的基本理論,整體考慮與評價對象相關的各重要因素,對因素閾值進行選擇,進行合理的劃分,再依據傳統的數學方法處理模式,最后得到評價結論[3]。
采礦方法優化設計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基礎工作就是建立正確的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建立的科學性直接影響著優化結果的準確性。在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過程中,要考慮影響最大的因素,以最少的指標反映出最齊全的信息。這些因素既可以是定量參數,也可以是定性參數。某金屬礦建立的采礦方法優化設計(O)指標體系共包含3 個準則層,分別為:經濟指標(P1),可以從采礦成本(X1)、回采率(X2)、貧化率(X3)等角度分析;采礦地壓活躍程度(P2),可從地壓管理難度(X4)及爆破影響(X5)進行分析;技術指標(P3),包括采切比(X6)、采礦方法適用性(X7)、大塊率(X8)、采礦方法實施難易程度(X9)、生產能力(X10)等。將某金屬礦3 種采礦方法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將相應指標值列入表中,如表1 所示。

表1 某金屬礦采礦方法方案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本研究采用運用較為成熟的AHP 法對各指標權重進行計算,詳細計算過程參考文獻[4],權重計算結果為W={0.057,0.267,0.229,0.133,0.022,0.022,0.041,0.074,0.041,0.114}。
模糊數學評判過程包含4 個要素,分別為因素集X、方案集A、隸屬矩陣R、權重向量W。二級模糊評價過程如下[5]。
2.2.1 因素集X與方案集A
因素集X=(X1,X2,X3,…,Xm),備選方案集A=(A1,A2,A,…,An),備選方案Aj則能表示為m維“向量”Aj=(Xj1,Xj2,Xj3,…,Xjm),那么Xjk(k=1,2,…,m)為方案Aj的因素Xk取值,Aj就是X上的模糊子集。
2.2.2 因素權重W計算
可參考應用成熟的AHP 法計算因素權重集W=(W1,W2,W3,…,Wm)。
2.2.3 隸屬矩陣計算
隸屬函數法可直接計算定量指標隸屬度,對于非定量指標則需要采用相對二元比較法。定量指標可簡單分為效益指標和成本指標。對于效益指標,其值越大越好;而成本指標,其值越小越好。效益指標公式為rij=xij/maxxij;成本指標公式為rij=minxij/xij。歸一化處理后可得相對隸屬度矩陣:

式(1)中:i=1,2,…,m;j=1,2,…,n。
相對二元比較法的目標因素集:X={X1,X2,X3,…,Xn},就目標重要性進行二元對比排序的程序如下:若Xk比Xl 重要,令排序標度ekl=1,elk=0;若Xk與Xl同樣重要,令ekl=0.5,elk=0.5;若Xl比X重要,令ekl=0,elk=1(k,l=1,2,…,m)。比較得到二元比較矩陣E:

當 0≤eij≤1;eij+eji=1;eij=eji=0.5(i=j)時,稱矩陣E為關于重要性的有序二元比較矩陣,eij為目標i對j關于重要性作二元比較時,目標i對于j的重要性模糊標度;eji為目標j對于i的重要性模糊標度。將此矩陣按行排序,則序號表示了目標的相對重要性,從而可得到非定量指標的隸屬度。
根據某金屬礦實際情況,參考論文[6],計算可得綜合隸屬度矩陣:

2.2.4 綜合評判
根據評價矩陣R和因素權重W,可得方案集A的綜合評價為:

式(3)中:bn表示方案Aj的優越度。
根據權重向量及指標隸屬度矩陣可得出方案集A的綜合評判向量:

由此可知各方案優越度分別為:方案Ⅰ,92%;方案Ⅱ,87%;方案Ⅲ,93%;方案的優劣次序為方案Ⅲ>Ⅰ>Ⅱ。某金屬礦推薦最優采礦方法為側向崩礦階段空場嗣后充填法,其次為分段空場嗣后充填法。
將AHP 法與模糊數學結合對某金屬礦采礦方法進行優選,相比傳統的依靠科研人員經驗進行選取更加科學可靠。通過建立采礦方法的優選模型,運用數學分析方法對3 種采礦方案進行評判,計算出各方案的優越度依次為:方案Ⅰ,92%;方案Ⅱ,87%;方案Ⅲ,93%,對指導采礦方法選擇有一定的科學意義。本次研究探討了模糊數學在采礦工程實際中的應用價值,避免多因素共同作用時理論結果和實際結果的偏差,避免決策失誤,為今后工程中的采礦方法優選問題提供了一種科學有效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