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嬌
2020年4月,重慶市北碚區與四川省綿陽市高調“官宣”,兩地締結為友好城市,為巴蜀大地的春天增添了一抹新綠。
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兩股重要力量,北碚、綿陽這對跨越300多公里的“天作之合”,在兩地黨委、政府的共同推動下,圍繞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謀求優勢互補、攜手共進。
牽手一年多以來,“綿碚CP”在科技合作領域持續“撒糖”,結下累累碩果,打造“成渝協同創新先行區”的“甜蜜誓言”正逐步變為現實。
一個平臺,搭建協同“橋梁”
近年來,川渝多地利用地緣優勢“結對子”、“找朋友”,乘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東風,開展深度合作。
但綿碚兩地既不相鄰,也不相近,又是如何互相吸引的?
北碚區科學技術局資源配置與管理科科長陳文軍道出了其中的淵源:“北碚坐擁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區疊加優勢,擁有西南大學等高等院校,科技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而綿陽作為中國科技城,擁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國家級科研機構,以及西南科技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科技資源可謂‘家底殷實。”
背景條件相似,卻又各具優勢,綿碚兩地志同道合,在彼此身上看到了巨大的合作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2020年4月29日,綿陽市與北碚區正式簽署《四川省綿陽市人民政府? 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政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聯手晉級之路由此開啟。
不久后,兩地科技局又簽訂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協同創新合作協議》,在4個方面達成了13項合作內容,奏響了綿碚協同推進科技創新的華美樂章。
2020年10月28日,國家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重慶分中心和四川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重慶分中心揭牌儀式暨綿碚協同創新精準對接會在北碚成功舉辦,成為這曲樂章中最重磅的一組和弦。
說起28日當天的情形,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重慶分中心負責人董雷記憶猶新。
“去年,綿陽總部將搭建、運營重慶分中心的重任交付于我,所以平臺的正式揭牌于我而言,如同開啟新征程的號角。”董雷鄭重地說。
“搭建平臺的初衷,是為推進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學儀器向社會開放,實現資源共享,提高科研設施與儀器利用率,更好地釋放科研資源潛能。”董雷解釋說,如今平臺落地北碚,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把北碚乃至整個重慶的大型科學儀器資源也整合到平臺上,實現開放共享。
為了加快實現這一目標,董雷和同事們開始馬不停蹄地前往西南大學、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賽寶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進行走訪調研。
“我們把散落在各地的科研設施、儀器設備、專家團隊等信息采集起來。如今,企業根據自己產品的需求,通過平臺就能找到四川、重慶兩地的資源、服務、專家。”董雷說。
落地以來,四川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重慶分中心已成功與12家合作單位簽訂協議,整合設備470套,提供測試指標超過6000個;平臺也已為20多家企業提供儀器服務超過300次。
不僅如此,該平臺還積極利用社會力量,推動綿碚合作。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組織綿碚雙方專家交流16次,促成4個項目合作,帶動企業研發總投入超過500萬元,搭建起川渝兩地科技協同創新的橋梁。
一個項目,促成校企“聯姻”
當科技協同創新領域迎來歷史機遇期,“綿碚CP”如何擦出更多火花?
項目,無疑是強有力的催化劑。
與四川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重慶分中心同步揭牌的國家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重慶分中心,同樣致力于為“技術鏈”與“產業鏈”牽線搭橋,成為推動綿碚合作的另一個重要部分。
“做大做強技術交易這樁‘大買賣,是我們業務的核心和關鍵。”技術交易中心重慶分中心負責人王垚介紹道,“我們正在努力打造一體化技術交易市場,推動兩地科技成果雙向轉移。”
從高校到企業,從實驗室到生產線,技術交易中心重慶分中心一頭為廣大科技型企業清除技術上的“攔路虎”,另一頭為高校院所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渠道,一個又一個項目在此開花結果。
重慶榮凱川儀儀表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
揭牌當日,重慶榮凱川儀儀表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德偉受邀參加綿碚協同創新精準對接會活動。了解到技術交易中心重慶分中心的服務后,王德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王垚,說出了目前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希望能找到對策。
“了解到企業需求后,我們第一時間通過平臺集聚的七大核心數據庫進行關鍵字匹配,篩選出具有解題能力的單位,協助雙方進行交流對接。”王垚回憶說。
兩個月、四五家單位、川渝兩地數次往返……最終,西南科技大學由于具備與企業需求相近的新能源技術優勢突出重圍。
2021年1月11日,重慶榮凱川儀儀表有限公司與西南科技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行了校企合作項目簽約儀式。這是技術交易中心重慶分中心落地北碚區后,成功“牽線”的首個綿碚合作項目。
“本次合作非常關鍵,為我們的一款新產品提供了技術研發支撐,提升了產品含金量。”王德偉表示,未來,這款新產品將在“十四五”期間成為公司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目前,技術交易中心重慶分中心已促成30余個合作項目,項目總金額超過300萬元。
一個個合作項目的簽約落地,打破了區域界限,破除了制度藩籬,推動了綿碚合作走深走實。
一張服務券,溫暖人才心
重慶富普新材料有限公司作為西南科技大學研究生科技實踐基地,雙方在建筑材料領域保持著長期的校企合作關系。
“我們公司每年都會支付一定費用,用于科技人才聯合培養、成果轉化、項目聯合申報工作。”富普新材料公司負責人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