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筱青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入加快成勢見效的重要發展階段,川渝兩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開展了首次聯合專題調研。
2021年6月8日至11日,川渝兩地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組成聯合調研組,赴四川省達州市、重慶市開州區和萬州區,專題調研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情況,并在萬州區召開座談會,為示范區建設建言獻策。
此次聚焦“萬達開”的跨行政區域聯合調研,川渝全國人大代表關注了哪些領域的建設情況?有怎樣的收獲和建議?參與此次專題調研的川渝全國人大代表“有話說”。
聚焦“萬達開”有考究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去年7月,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和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在重慶簽署合作協議,明確從協同立法、聯動監督、協同開展代表活動等方面進行協作。
去年12月15日至16日,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團來川,與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共商川渝人大合作具體事宜,討論通過了2021年度川渝兩地人大常委會協同合作事項?!皡f同推進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便是2021年度川渝兩地8項合作內容之一。
今年6月首次聯合開展的調研活動,正是對雙方關心的“協同開展代表活動”以及“協同推進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的積極回應。首次聯合調研聚焦“萬達開”,在政策機制加持的背后,是該區域的區位優勢和優良基礎條件。
萬州、達州、開州地處川渝鄂陜接合部、三峽庫區和秦巴山區腹心地帶,是成都、重慶、武漢、西安等國家中心城市輻射交匯的腹心地帶,也是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戶籍人口超過1000萬。同時,該區域也是川東北、渝東北地區經濟體量最大、發展態勢最好、緊密程度最高的區域。
在全國人大代表、廣安市副市長王瑛看來,規劃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是推動川東北、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將有利于集成開展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試驗,促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自由流動,為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示范區發展潛力大
連續4天,川渝全國人大代表馬不停蹄,先后前往達州市宣漢縣普光氣田科技展覽館、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園、鋰鉀綜合開發產業園、金埡機場、玄武巖纖維產業園,開州區浦里新區、開州港、劉伯承同志紀念館,萬州區高鐵新城、新田港、三峽文化園等地,詳細了解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情況。
基礎設施建設、自然資源利用、產業規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旅游資源開發……此次專題調研涉及面廣,川渝全國人大代表興致勃勃、收獲滿滿。
“這幾天和大家一起進行專題調研、溝通交流,讓我收獲頗豐。”在調研期間召開的座談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達州市副市長王全興表示,當前,示范區建設亟須推動一系列引領未來發展的事項,需要全國人大代表發揮作用積極支持,通過議案、建議等方式廣泛呼吁。
實地探訪后,川渝全國人大代表對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未來發展信心十足。
萬州、達州、開州均為川渝地區重要的農業重點區市,三地特色產業(糧油、生豬、柑橘、茶葉、中藥材)互補并在全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萬州大瀑布、宣漢巴山大峽谷等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座談會上,王全興從農業農村角度出發,建議川渝兩地強強聯手、優勢互補,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合作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區、共建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帶以及完善川渝東北一體化水資源配置。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周曉強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示范區圍繞交通互聯互通、產業協同發展、改革創新一體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重點任務的一體化發展初見成效。他建議,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示范區高質量建設,加強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探索,完善統籌共建共享機制。
代表支招補短板
通過扎實的考察和調研,川渝全國人大代表進一步加深了對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的了解,同時也發現在推進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進程中,還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在周曉強看來,建立完善的政務信息和金融信息互通機制勢在必行。他認為,“萬達開”的發展規劃和實施進度較快,而金融機構未能及時掌握相應信息,難以及時有效地提供針對性金融服務,也容易產生跨區域信用信息互認難、跨區域聯合信貸難等問題。
周曉強建議從省級層面建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合作項目、企業信息、融資需求等信息及時與銀行機構共享,并借鑒成德眉資金融同城化經驗,推動示范區金融營商環境同城化和金融服務同城化。
由于平時對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關注較多,結合此次專題調研走訪,王瑛認為,示范區還存在跨區域協同發展缺乏系統政策支持、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程度不夠、共建項目存在審批壁壘等短板。
從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現階段建設情況來看,結合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現狀,王瑛認為,接下來示范區還要在進一步健全合作會商的常態化機制、謀劃協同發展的創新性路徑等方面發力,為其他地區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