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洪玉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背景下,高中教育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受到了高度重視。在新一輪課程改革持續推進的過程中,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不僅要注重對高中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更要注重發揮高中生的創造才能,提高高中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因此筆者就將對高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在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的問題上,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教學措施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高度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在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已經起到了相當作用的影響,在核心素養下,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是對一名合格的高中生最基本的要求。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已經成了當前廣大教師所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高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策略
(一)融入時代特色,更新教學理念
雖然對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大部分都是傳授如何實踐操作,整個教學階段都是偏向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但是信息思維的建立同時也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意味著僅僅依靠教學實踐操作是遠遠不夠的。學生信息思維的建立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只有在這個基礎上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并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幫助學生夯實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為學生日后使用信息技術完成學習或者工作奠下良好的基礎。教師需要正確認知信息思維建立的重要性,其在一定程度上遠遠勝過僅僅對學生使用幾種基礎軟件的教學。除此之外教師不能短視的著眼在考核學生的計算機設備使用能力,而是應該將教學重心放在對知識的教學之上,放在幫助學生建立信息思維之上,根據時代發展的需求靈活調整信息技術教學的方式。最后,教師除了培養學生建立信息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之外還需要重視對規范學生網絡行為的教學,讓學生正確的建立起在使用網絡過程中的行為觀念,在享受互聯網為人們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依法維護網絡安全,建立一個健康的網絡世界。這不僅僅是對學生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需求,更是對學生個人價值觀的正確引導。
(二)完善設備建設,豐富教學方式
為了使高中階段的信息教育適應時代發展對學生信息技術教學的需求,校方需要完善校內機房基礎設備的建設,并且鼓勵教師積極豐富教學的方式。其中,完善設備建設不僅僅是對相應機房配套硬件設施的完善,同時還需要建設更加完善的信息環境。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的順利開展需要完善的教學設備配合,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信息化環境和高質量的信息技術教學。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能夠更加真實的感受社會發展的變化和對信息技術的魅力,并將其真正的運用到現實生活之中,為學業或者是將來的工作提供便利。在豐富教學方式的層次這方面教師需要對信息課程的根本性質有著深刻的了解并且發現其與其他學科在教學方式上的區別,如此一來信息技術教師才能夠根據學科特點來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并且完善教學中存在的漏洞。教師可以從提高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這方面入手,適當地減少理論知識的灌輸,并增加教學中的趣味環節,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時保持高漲的熱情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主動的投入進信息課的學習當中去。
(三)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根據研究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領悟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只有極少部分的學生能夠同時對兩者有著很好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行一刀切的要求會對一部分對信息技術掌握能力不足的學生造成嚴重的困擾,但是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又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作用。針對這一現象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開展分層教學,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信息技術教學良好的掌握信息技術使用方式。教師在教學如何操作軟件的時候不能僅僅只通過一遍的演示就讓學生自己模仿并實際操作,這樣一來部分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難以適應課堂節奏。因此,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有全面的了解,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劃分教學對象,開展分層的教學,保證學生在教學之后都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將其實際運用進計算機的具體操作中。例如在學習使用Excel表格統計數據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分層教學。部分學生能夠創建圖表但并不會使用Excel內置求和功能對數據進行求和,甚至部分學生對創建圖表和求和都并不了解。這樣一來教師在課前對學生使用信息技術能力的大概了解就尤為重要,在教導學生統計數據時針對學習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可以花更多的時間進行教學,并且適當降低對這部分學生的教學要求。
(四)合理的教學評價
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教師的評價補充,要以學生為主體對每一位學生做出合理科學的評價并提出建議。教師在教學評價過程中,需要明確掌握各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動向,針對學生的性格等個性化需求做出更加優質的教學評價。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當一視同仁,對優等生和后進生不應存有心理上和態度上重視程度的偏差,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不拘泥于僅有的教師評價,還可以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評價。例如在課堂教學過后,教師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之間一起研究探討,讓學生對每一個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做出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可以通過互相競爭的方式刺激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課后還應當及時布置隨堂檢測,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的同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薄弱點做出指導意見,便于學生及時改正和強化自我。
二、結語
教師隊伍需要重視當今社會對于信息技術教學的需求,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有效培養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信息思維,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有效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蔡永鴻.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的措施[J].當代教研論叢,2020(9):112.
[2]文生濤.淺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高考,2020(33):108.
[3]馬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方法的創新研究[J].求學,2020(2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