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遠
當年的齊寶香
1981年前南斯拉夫諾維薩德,第36屆世乒賽,中國女隊團體賽衛冕成功,捧起考比倫杯。隊中主力齊寶香收獲了她唯一的世錦賽金牌。
備戰中有段小插曲。中國隊出訪歐洲比賽,要求主力隊員均要參加,且不許輸球,否則無緣世乒賽團體陣容。齊寶香擔心輸球,又迫切想參賽,希望教練在宣布訪歐名單時最好沒有自己,直接進入團體陣容。好在訪歐中,她雖然贏得有些勉強,但還是進入了世乒賽參賽名單。
第一次參加世乒賽,又在團體決賽中打頭炮,她既緊張又興奮,告訴自己代表中國隊參賽,只能贏不能輸。
世乒賽上,齊寶香贏得干凈利落。小組賽,中國隊遇到一號對手韓國隊。她迎戰實力強勁的李壽子,苦戰三局,以勝利告終。然而,決賽時兩支隊伍再度相逢。她第一個上場,對手仍是李壽子。齊寶香是右手直板快攻結合弧圈打法,屬左推右攻型。她在比賽中依靠高拋發球搶攻得分,相持中以壓對方反手中間為主,反手快速推擋結合正手抽殺,令對手措手不及,很快以2比0取勝,獲得關鍵一分。中國隊最終以3比0輕取韓國隊,衛冕成功。借著這股勁頭,她在接下來的意大利公開賽上獲得4枚金牌,第37和38屆世乒賽又獲得女單和女雙第三。
齊寶香是河北省保定人,父親是工人,母親是家庭主婦,長期患病,生活艱苦。她被教練選中后,父親覺得這是條出路。帶著試一試的心態,也帶著對乒乓的熱愛,齊寶香在上世紀70年代踏上乒乓之路。可是,在保定體校,她被列入球技較差之列,很多時候被安排為其他隊員撿球。看著身邊的隊友一個個進入了省隊,她沒有放棄,仍踏實訓練。她身體素質較好,跑跳能力很強,體校教練唐銀生為她制定了弧圈打法。當時,中國隊的快攻打法受到弧圈打法的挑戰和歐洲、朝鮮、日本選手的威脅。在與對手較量中,中國隊逐漸認識到快攻打法必須在原有快、準、狠、變的基礎上增加旋轉,因此,直板反膠快攻結合拉弧圈打法成了克敵制勝的出路。唐銀生讓齊寶香嘗試這種打法。為此,齊寶香加班加點訓練,上千次揮動特制鐵拍,進步很快。
齊寶香敢打敢拼,一次比賽中磕掉了一顆牙,嘴里含著血和對手奮力拼爭。不久,她入選河北隊。在省隊的循環賽中,她從未掉出過前三。第四屆全運會她獲得女單冠軍,成為一匹黑馬,入選國家隊。隨后的一次訪日之旅中,她又收獲女單和團體冠軍。第38屆世乒賽后,齊寶香在1985年掛拍退役。
在扶貧活動中,齊寶香與學生互動。
退役后,齊寶香回到家鄉河北隊執教,兩年后調入國家青年隊,來到北京。
回到奮斗過的球場,齊寶香倍感親切,也像當年用心打球一樣用心培養運動員,為一線輸送優秀人才。她認為,青年隊隊員必須練好基本功,才能有更多進取的機會。齊寶香要求隊員技術動作必須規范到位,來不得半點馬虎。她時常告訴隊員輸球不輸人,甚至因隊員放棄一場球而將其罰出國青隊。至今,她記不清到底往一線輸送了多少隊員,奧運冠軍張怡寧、郭躍都是令她驕傲的得意門生。
揮起拍來,勝似當年
齊寶香和女兒王亞楠
快樂夫婦倆
張怡寧是一位天賦極高的運動員,比賽中發揮穩定,屬于穩中帶兇后發制人類型,但當時她的殺傷力不大,特長不明顯。齊寶香在訓練中提醒張怡寧加強主動進攻意識,提高技術特長。張怡寧膽子小,齊寶香有意在軍訓中讓她和馬琳配合主持聯歡會。張怡寧起初推脫:“我不會當主持人,還是算了吧!”齊寶香見狀,急中生智使了一招,說:“老張,今天你要是能站上去,未來就能當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了!”張怡寧一聽馬上上臺。多年后,張怡寧說,自己當時真單純,主持聯歡會比訓練簡單多了。
郭躍也是有靈感的運動員,但不夠踏實和勤奮。齊寶香經常開導她,幫她樹立目標,用壓力和動力督促她進步。
齊寶香在國家青年隊執教了10多年,至今仍記得最后一堂訓練課的情景:和往常一樣總結隊員訓練中的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卻沒有宣布自己即將換崗。第二天訓練課,隊員發現換教練了,很是驚訝,只好通過電話祝福齊寶香。這是隊里的決定,縱使心中有一絲不舍,她也要離開。
齊寶香曾去意大利做援外教練。由于語言不通,很多工作難以開展。她一邊說一邊示范,比劃著教隊員。那時,她還成了意大利的援外隊員,在當地打了一個賽季,為所在俱樂部獲得國內比賽的女單和女團第一。
2008年,齊寶香從教練轉到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乒乓一部工作,負責青少年競賽、訓練、后備人才培養等。行政工作并不容易。由于長期訓練,文化知識短缺,她連簡單的電腦操作都困難,打字要一個鍵一個鍵地按。在同事們幫助下,她慢慢掌握了基本操作。
在行政崗位上,齊寶香有自己的原則和想法。在一次全國少兒乒乓球比賽現場,她表示要維護比賽的公平、公正,所有參賽隊員都要測骨齡,禁止以大打小。這幾年,國家對運動員的文化水平有要求,齊寶香說,乒乓中心在準備考試題庫,青少年運動員須參加文化課考試,成績網上公布,不合格者不能參賽。從國家二隊進入一隊,也要參加文化課考試。
乒乓一部更名為國球文化部后,齊寶香還和同事一起撰寫乒乓球運動歷史,介紹乒乓球運動起源、中國乒乓球名人。為此,她深入采訪,一些乒乓球名人早已去世,家屬不愿提起過往,這給采集素材帶來難度,她“只有慢慢溝通”。
齊寶香已到退休年齡,仍活躍在乒乓世界里,為全國職工乒乓球比賽輔導。今年7月,全國首個農民乒乓球協會在陜西省岐山縣成立,開幕式上她和當地農民同臺競技,提供指導。
齊寶香1985年結婚,1988年女兒王亞楠出生,齊寶香忙得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女兒,她說自己只管生不管養。丈夫一著急,發誓下輩子不再娶運動員當老婆。好在有公公婆婆相助,齊寶香仍能在乒乓球運動中上放手一搏。女兒出生后身體不太好,全是公公婆婆帶著孩子往醫院跑。為了照顧這個家,婆婆還提前退了休。齊寶香感慨,自己事業成功全靠家人支持,沒有公婆,這個家早就垮了。女兒和奶奶爺爺的感情深厚,長大后去了法國,一想家就致電奶奶爺爺。
王亞楠當年也曾在國家二隊打過球,卻沒有師從母親。齊寶香只在業余時間給她點撥指導。如今女兒是法國俱樂部的運動員,獲得過法國女單冠軍。母女倆每天通電話。由于網絡傳輸信號不同,她無法觀看女兒比賽,只有在電話里指導女兒解決打球時的困惑。
齊寶香和老隊友忙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很少聯系,相聚的機會就更少了。見面時,大家一起回憶當運動員時的酸甜苦辣和為國征戰的崢嶸歲月,也聊聊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現狀。
退休之后做什么?齊寶香打算先休息一段時間,再和老伴背上行囊去旅行。一心撲在乒乓球運動中,她沒有時間發展興趣愛好,想靜下心來盤點一下自己要學點什么。
責編 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