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宏濤
四位奧運金牌得主,再加兩位世界冠軍同場競技,西安全運會跳水比賽女子十米臺競爭者的整體水平超過了奧運會。東京奧運會五輪動作跳出三個滿分,一出道即巔峰的全紅嬋在全運決賽中卻贏得并不輕松,一度排名第三,最后兩輪的表現近乎完美,才得以反超此前領先的東京奧運會雙人冠軍、單人亞軍陳芋汐。
中國女子跳臺高手頻出,同一時段往往有好幾位選手難分伯仲,再加激烈競爭之下臨場發揮等因素,奧運冠軍與全運金牌兼得并不容易。從1984年至今,共有6位中國選手在奧運會女子跳臺單人項目上取得了8屆冠軍,其中在全運會的同一項目上也能登頂者不過半數。除了如今的全紅嬋,以往只有兩位。
1987年第六屆全運會,16歲的許艷梅奪得女子跳臺冠軍。當時,全運會在奧運之前一年舉行,第二年,她來到了漢城奧運賽場。只有14歲的陳曉丹掌握更高的難度,壓水花技術十分漂亮,預賽高居第一,領先位居第二名的美國選手30分,許艷梅排在第三。但決賽中,稚嫩的小姑娘明顯緊張,有兩個動作出現失誤。許艷梅則拿出了比預賽更好的表現,將冠軍收入囊中。女子跳臺再次出現奧運冠軍掛上全運金牌,已是漫長的21年之后。2009年,北京奧運會冠軍陳若琳在第十一屆全運會上加冕。
中國跳水崛起為世界強隊,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當年,國家隊提出“走在世界難度表前面”的超前策略,悄然打磨鋒芒,在國際賽事一亮相,便以超常難度引發震動。中國跳水第一枚國際重要比賽的金牌,便產生于女子十米臺。197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17歲的陳肖霞拿出一套當年世界最高難度的動作,戰勝了多位世界名將而奪冠。兩年后,她在世界杯上成為中國女子跳臺的首位世界冠軍。1979年,“全國十佳運動員”評選,前三屆得票王都是這位廣東姑娘,在中國體壇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全運賽場,陳肖霞傲視群芳,1979和1983兩屆,她都是女子十米臺冠軍,成為這個項目第一位全運衛冕者。但這位進入世界跳水前列的運動員在世錦賽和奧運會上卻不那么順利。1979年奪取大運會金牌后,陳肖霞已被公認為世界頂級高手。1982年,中國跳水首次角逐世錦賽,女臺預賽高居第一的陳肖霞在決賽中失常,排名第四。兩年后的洛杉磯奧運會,這一幕重演,陳肖霞又是預賽第一,決賽失常,還是排名第四。
女子跳臺沒能成全陳肖霞的奧運冠軍夢,19歲的湖北姑娘周繼紅領受了這一殊榮。不過,她在全運會上卻沒能獲得過一枚獎牌。
8年后在巴塞羅那,又一位湖北女孩兒掛上了奧運會女子十米臺的金牌。12歲的伏明霞在世界友好運動會上一鳴驚人,13歲取得世錦賽金牌,14歲奧運會加冕,屢屢登上國際媒體版面。伏明霞當年帶來的轟動比如今的全紅嬋有過之而無不及。1996年,她更是成為中國跳水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在一屆奧運會上包攬板臺雙冠的運動員。2000年在悉尼,她成為第一位連續三屆奧運摘金的中國運動員。伏明霞在國際賽場風光無限,1993年參加過一屆全運會,十米臺和三米板雙線出擊,都是銀牌。
在那屆全運會女子10米臺上超越最大熱門伏明霞的是名不見經傳的13歲北京女孩兒王睿。24年后,同樣來自北京的張家齊,同樣在13歲的年齡,取得了全運會女子跳臺冠軍。當年王睿的國際大賽之路比張家齊坎坷得多。1996年,她的選拔賽積分排在郭晶晶、伏明霞之后,沒能入選奧運陣容。轉年,王睿成為陳肖霞之后第二位蟬聯全運會女子十米臺金牌的運動員。悉尼奧運會資格的競爭中,她與李娜的雙人組合一度名列前茅,但后來李娜的搭檔換成了桑雪,她們一同去了悉尼,王睿再次無緣奧運。2001年全運會,已在清華上學的王睿輸給李娜,獲得十米臺亞軍,之后,她逐漸淡出了競技場。多年保持在一流高手之列,卻從沒走上世錦賽和奧運會舞臺,她三屆全運會登上領獎臺,是跳水女運動員中的唯一。王睿給中國跳水留下了一道特殊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