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擼起袖子加油干,甩開膀子拼命干,以實際行動全力沖刺100天。”2021年是姑蘇區虎丘街道提質創優奮斗年,近期,街道提出《虎丘街道百日攻堅計劃》,共梳理出35個項目,涵蓋全面從嚴治黨、古城保護更新、推動經濟發展、環境面貌提升、民生服務管理五個方面,打造大美虎丘。這35項任務根據時間分解到7月、8月和9月,并明確了牽頭領導、牽頭部門、配合部門和對接的區級部門。隨著《虎丘街道百日攻堅計劃》中項目的逐個完成,轄區內居民也在不斷提升著幸福感。
一條清澈見底的青龍橋河
青龍橋河南支位于姑蘇區嘉業陽光城花園以南,毗鄰劉家墳、談梗上等區域,是大運河的支流之一。原本河道周邊環境面貌較差,但最近居民與行人們發現,這里的水質變得清澈,河道也更美觀了。
青龍河橋水質提升工作,正是《虎丘街道百日攻堅計劃》內第14項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提升項目中的一部分,目前已完成項目施工。據了解,為進一步改善青龍橋河環境和水質,該河道在蘇州市首次試點使用新式污水處理技術——排口耦合技術,其主要針對的是類似城中村、老住宅小區等污水管網改造難度大、改造成本高的地區。“只要在雨污混排口末端加裝耦合裝置,通過裝置內部的納米材料進行吸附、過濾等,就可以讓排口污水變‘清水’,從而達到排放標準。”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事實上,青龍橋河南支水質提升極具代表性。位于姑蘇大運河畔的虎丘街道,轄區內有山塘河等26條河流。為進一步做好水治理工作,系統展現“粉墻黛瓦、枕河人家、水道縱橫”的江南詩畫水鄉風貌,虎丘街道還啟動了全市首家排水許可手續“當天辦”機制,大大縮短了排水戶“在路上”的時間。此外,街道制定了“一河一策”的總體治理方案,解決方案中有5個清單,即問題清單、目標清單、任務清單、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當所有清單上的問題解決后,都要由負責的河長定期“回頭看”,做好長效管理。
兩個改造一新的“老舊”小區
“現在說我們這是老小區,估計都沒人相信。這環境真要比不少新小區都好。住在這里,真的很舒心!”家住金閶苑的居民王阿婆看著粉刷一新的樓道,開心地說。
近日,金閶苑冰廠街改造工作即將完成。它是《虎丘街道百日攻堅計劃》中“老舊小區改造”中的一部分,由虎丘街道對接區住建委開展改造工作。
金閶苑小區由清潔路84-87幢和清塘路158號共5幢居民樓組成,始建于1999年,是典型的老舊小區。
本次改造惠及居民160戶,并尊重現狀條件,結合小區自身特點,因地制宜,意在為居民創造了更加舒適宜人的空間環境。為此,小區內翻新了圍欄、車棚,增加了草磚停車位,綠化被重新整修,并新增了大門。在外立面整治方面,改造工作解決了外墻滲漏與破損等問題,對小區進行了重新粉刷,更換并疏通雨污水管道,梳理了陽臺、廚房、空調冷凝水管,增加了南陽臺洗衣機收水和空調冷凝水收集管。樓道里加涂了新的內墻涂料,重新粉刷了扶手欄桿,修復了公共樓道地面,對單元防盜門進行了更換和維修,并在樓梯間低層窗加裝了防盜柵,同時對樓道線路進行了梳理,加裝了觸摸式感應燈,車庫、屋面等各方面也經過了一一整修。
冰廠街位于清塘路52號,此次改造涉及5層、6層住宅4幢,惠及居民176戶。改造過程中翻新了屋面,增強了防水功能,并解決相關安全隱患。此外,對外立面進行粉刷。此次改造同樣更換、疏通了雨污水管道,梳理陽臺、廚房、空調冷凝水管道改建,油漆立面鐵構件,統一更換空調機罩,并對沿街立面和主要視覺景觀處的空調進行統一移位、整理。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樓道在進行地面修復和線路整理的同時,樓道休息平臺處增設了愛心座椅,并加裝了節能式感應燈,樓道入口處有臺階的樓棟還增設了無障礙坡道,大大方便了老年人的出行。同時,街邊打造了一個小游園,既美化了環境,也讓居民多了一個鍛煉的場所。
目前,金閶苑冰廠街項目完成98%,整體預計10月中旬驗收。
今年以來,虎丘街道拿出了一張漂亮的宜業宜居的“成績單”:優化建設了“清風山塘”廉潔文化觀覽線路;建成街道“兩中心一站一所”并投入使用(黨群服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退役軍人服務站新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功保障桐涇路北延、312國道改擴建、軌交6號線等市重點項目建設;如期完成虎丘綜改E、F地塊清零,釋放1400余畝土地;成功申報市領軍人才項目,實現“零”的突破;榮獲蘇州市上半年度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紅旗街道”稱號,片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獲評蘇州市A類優秀大隊;拆除違法建設面積6萬余平方米,超額完成區下達的第一階段4.5萬平方米指標;上半年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區排名第一;建成并啟用街道為民服務中心,推出“198”特色服務品牌;建成潭子里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并投入使用,打造全區首家園林式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切實做好疫苗接種和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強化對極端天氣的應對措施,確保了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加強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疏導化解風險矛盾,全力確保“七一”前后安全穩定……而隨著《虎丘街道百日攻堅計劃》的執行,街道將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繼續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創優,以優異成績向建區1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