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
摘要:以開放促改革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經驗,也是金融體系不斷完善的動力,在“十四五”開啟之年,金融開放會進一步加快,與此同時也將面臨著諸多風險與挑戰。基于此,本文就金融對外開放的必要性以及金融開放面臨的風險展開討論,并提出基于金融風險管理視角下金融對外開放策略建議,以期能夠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為金融對外開放提供基礎性的幫助。
關鍵詞:對外開放;金融開放;風險管理;金融風險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高水平的金融對外開放,對促進現代金融體系的完善和全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關鍵意義,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將不可避免的進入金融開放的深水區,因此,提高對外開放下風險防控和應對能力意義重大。
1.金融對外開放相關概述
1.1金融對外開放的必要性
關于金融對外開放的定義,目前國內外大多數專家、學者一般主要從國際資本流動和金融服務的角度來定義。例如:有學者認為金融對外開放有靜態和動態兩種內涵:從靜態角度看,金融對外開放是指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程度;從動態的角度看,金融對外開放是指我國從金融封閉狀態到金融開放狀態的過程。還有部分專家學者認為金融對外開放是指資本賬戶開放、股票市場開放、金融業改革、國家基金發行、私有化、跨境資本自由流動和國際直接投資開放。
1.2金融對外開放的常見問題
在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之前缺乏足夠的條件對外開放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成功的金融自由化和開放不是一個放任自流的過程,而是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和引導的過程。短期資本流動會給東道國金融穩定帶來巨大的挑戰,吸引資本的過渡流入容易造成經濟過熱、信貸激增、資產泡沫等,尤其是當匯率缺乏彈性時,有可能加劇無風險套利資本流入,對我國來說,在國內建立起一個充滿活力、以市場為導向的金融體系之前,不宜向外國投資者全面開放其金融市場。在全面開放資本賬戶之前,要著力加強國內金融安全體系的構建,強化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減少金融開放帶來的風險和沖擊。
2.基于金融風險管理視角下金融對外開放策略建議
2.1保證宏觀經濟穩定
目前,大多發展中國家都面臨一個普遍性難題——如何在金融對外開放過程中實現宏觀經濟穩定。通過研究發現,中國之所以能夠實現宏觀經濟基本穩定,得益于綜合運用市場手段、行政手段、體制改革三種政策工具,在經濟周期中促進企業進入和退出,幫助市場實現出清,從而平緩周期波動。通過培育金融體系,發揮本幣主導的“金融深化紅利”重要作用,促進儲蓄-投資轉化,從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以吸引外商投資、發展國際貿易和促進產業升級為主要導向,對資本賬戶和匯率進行審慎管理,較為成功地應對了數次外部沖擊。
2.2避免外部危機傳染
需要加強外部風險監測和預警。建立外部風險跟蹤監測機制,定期發布風險預警,制定風險應急措施,減緩外部風險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堅持對國有商業銀行實施嚴格監管。作為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大型銀行能夠在危機期間所受影響有限,是銀行業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重要基礎。因此,應堅持對國有商業銀行實施嚴格監管,確保能夠抵御重大內外部風險的沖擊。中小型銀行數量較多,而且風險互相傳染的可能性很強,因此在大型商業銀行得到嚴格監管的基礎上,要加強對中小銀行間業務往來的監管和監測,建立中小型銀行的風險監測和分析框架,及時進行風險預警,同時制定中小型銀行救助機制的預案,以便于能夠及時減緩風險在機構間的傳染。
2.3實現國民財富轉移
居民個人對外投資的開放是金融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中國社會財富分化嚴重,經濟運行進入新常態且面臨諸多風險壓力,在國內資產價格虛高不下的情況下,可能造成居民個人大量資產與資本通過各種形式的渠道向境外進行轉移。隨著新時期國民對外投資逐漸變得越來越自由,大規模資本外流容易引發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產生金融市場動蕩。除此之外,目前國內較高的宏觀杠桿率仍可以維系的主要原因,除了內債、本幣債以外,最為常見的原因就是金融資產以本幣儲蓄存款形式持有,為國家的銀行體系提供了極大的流動性,但是當金融全面深化開放,個人資本自由進出后,究根到底有沒有臨界點,可能會影響整體流動性狀況。
2.4確保國家金融穩定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確保國家金融穩定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必須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堅持金融對外開放工作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遵循金融發展規律,基于金融風險管理視角下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對外開發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不斷創新和完善金融調控,建立健全現代金融企業管理制度,同時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積極推進構建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加快轉變金融發展方式,健全金融對外開放相關法治法規,以保障國家金融安全,從而促進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金融雙向開放的逐步深化,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的難度也會大幅提高,一些風險也會以不同的形式隨之而來,在此背景之下,應強化對外開放環境下金融風險防控,構建有效的風險防御體系,保障風險防控的能力和對外開放的水平協調發展,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參考文獻:
[1]吳曉求.進一步擴大金融對外開放[J].中國金融,2021
(04):14-16.
[2]管濤.“十四五”金融對外開放需要關注的主要風險[N].證券時報,2021-04-28(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