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玥茹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長,交通運輸業(水運、海運、天運、陸運)空前的發展為物流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力可靠的條件和保障。如今,物流行業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結合經驗從物流產業的概述、現階段我國物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善物流產業發展的有效措施等方面對本課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產業經濟學視角;物流;發展分析
物流業的發展體現在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是在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方面。物流業現已成為國家強大國力和現代化水平的標志。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產業的發展緊密相連,在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物流業只有適應時代的變化,以及適應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才能持續發展。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我國經濟得到迅速增長,已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隨著市場的發展,物流業也在快速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社會分工更加明確以及生產鏈逐步成型,使得物流業在各行業的生產、發展和經營中發揮著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物流業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國家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水平,同時,物流業也成為我國新的利潤收支來源。為響應物流業的發展,我國出臺了《物流業恢復和振興規劃》。該政策是中國唯一的服務業振興計劃,也是物流業的唯一計劃,在物流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中心作用和促進作用。
1.現階段我國物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高素質人才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物流業不僅在整體規模上快速擴張,工作內容也日益復雜化。在這種情況下,物流行業對優質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目前,我國的物流管理人員數量不能滿足物流業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同時,很多物流企業仍沒有完善的人才招聘和管理機制,物流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效率都是有限的。因此,我國物流管理相關人員的教育水平還需要不斷提高。
1.2缺乏統一的管理
物流業的服務范圍很廣,不僅局限于運輸業,在貿易、報關、驗貨、稅務和市政等方面也有廣泛的應用。從中央到地方,各部門的層級結構清晰,在這種多層次的管理系統中,由于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所以即使各級部門間能夠相互聯絡,但企業間的信息很難整合,無法通過統一的信息平臺進行交流,從而導致不同部門之間還是難以有效的溝通與合作。政府部門目前沒有明確的主管機構,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主管,例如,民航負責航空運輸管理,而交通運輸部負責海運和陸運,但是海關、海關、工業等部門卻缺乏統一管理。只有將所有的部門都進行統一調度與管理,才能促進物流業的協調發展。
1.3網絡型產業發展遇到瓶頸
目前,我國的物流產業鏈正處于不斷完善的時期。同時,物流企業也逐漸呈現網絡化趨勢。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物流管理中信息技術的廣泛和綜合應用,還體現在物流企業子企業的擴展和網絡化。物流企業的每個分支機構都應聽從地區政府部門和企業總部的雙重管理和控制。這種情況雖然提高了物流企業的管理水平,但也導致物流子企業受到了雙重管理,限制了子企業的運營能力。最終導致我國物流業的發展進入了瓶頸。
1.4物流外包增加了企業的博弈難度
物流活動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隨著物流行業的分工日益細化和專業化,物流活動也逐漸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消費者評價產品或商業服務的因素。然而,許多現有的企業,特別是外國企業和中小企業,并沒有自己的物流系統。因此,在進行生產、銷售等業務時,這些企業需要創建自己的物流系統,包括運輸和存儲。從而與外包物流進行博弈。目前,中國的物流還處于起步階段,市場上有許多第三方物流外包企業。這些第三方物流企業正在擴大自己的物流服務能力,擴展業務覆蓋范圍,這些都加劇了企業之間的博弈,而博弈的結果直接關乎到企業能否合理控制運營成本。如果選擇不當,企業經營業務的成本可能會增加,甚至造成額外的經濟損失。
1.5復合型物流產業導致了信息不匹配
目前我國物流產業結構不夠集中,各物流公司的主要目的不是將運輸與儲存進行有效的結合,而是向共同的目標看齊,通過連接與物流產業內部相關的企業,互相之間開展相應的物流活動,進而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復合型物流產業。就整體發展局面來看,在傳統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包含了從工廠生產、儲存運輸,到客戶購買,再到市場銷售等多個方面。因為物流企業內部的復雜程度,不同的組成結構,以及不同的包裝和分包裝之間的相互協作的關系,使得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結合,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不能進行無縫匹配,隨著快遞信息的不斷更新,在傳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不確定因素,使得物流企業供應和接收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風險
1.6物流產業發展缺乏整體規劃
當前,缺乏對物流業發展的科學規劃是阻礙我國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由于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沒有系統的參考標準,導致物流企業的成長過程缺乏正確的導向,從而導致物流業的發展逐漸混亂。其次,在物流業對各個分支的管理中,政府沒有提出明確的規劃,這使得我國物流業的資源配置缺乏足夠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加劇了我國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阻礙了我國物流業的持續發展。
2.改善物流行業發展的有效措施
2.1健全物流行業的規劃標準
健全物流行業的規劃標準,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需加強政府在標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的領導和管理作用,從總體發展規劃入手,借鑒海外物流業發展的經驗,在發展過程中將我國各行業聯合起來,與各行業共同制定物流活動的標準;其次,物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學會借鑒行業的總體發展經驗,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對業務發展目標進行適當優化,進而向已定目標邁進。
2.2優化市場環境
有效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使其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這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一是企業要在運輸、倉儲、信息管理等與自身物流管理相關的方面不斷技術創新,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增強現有的競爭力,以適應市場需求。二是公共部門要優化市場環境,進一步加強對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有效整合其經營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市場環境的和諧發展,為物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2.3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物流產業結構
政府必須根據物流業市場化的適應情況,以及物流業發展形勢的變化,從政治層面調整物流業的總體發展規劃。針對于物流領域的市場需求,打造能如預期響應的物流產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要求物流企業根據自身業務特點,結合當地的市場動態,優化經營模式,合理提升在產業結構中所占份額,滿足客戶的各類物流需求,提升物流服務綜合質量。
2.4科學規劃物流產業
完善我國物流業的總體規劃,首先要發揮政府部門對物流業發展的引領作用。通過分析研究物流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結合國外物流業的發展情況,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建議,從而提高物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其次,物流行業的各企業應共同組建物流產業協會,通過協會制定物流產業綜合發展規劃,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從而提高物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2.5調整產業結構朝現代化方向發展
物流業的發展必須與時俱進。一是要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將企業和公共管理部門分開,根據市場所需要的功能,開展業務管理,推動我國物流業在全球市場的發展。二是要積極調整物流企業政策,通過落實相應政策,確保生產組織結構的生產能力。
3.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的經濟快速增長,大量的進出口和生產制造為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物流業的發展與社會各個領域息息相關,并且直接影響到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目前,由于物流業管理模式的不確定,我國物流業的發展速度已經受到了影響,所以更需要加強物流業的政策規劃,完善物流市場的監管機制并明確各部門的監管范疇,同時加強物流人才隊伍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問題的產生,緩解市場競爭壓力,促進我國物流業的長久發展,才可以將物流業推向國際,為國家經濟的全面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海燕.產業經濟學視角下我國物流發展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9,9(09):11-12+32.
[2]付濱,龔大鑫,竇學誠.產業經濟學視角的物流產業發展問題研究——以甘肅特色農產品物流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5(03):30-33.
[3]馮盼,裴文秀.基于產業經濟學視角的物流業問題及對策建議[J].經濟論壇,2015(12):90-91.
[4]肖文珍.經濟學視角下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與管理[J].中國商貿,2012(3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