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了紫外線的威力和防曬化妝品的防曬能力后,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防曬化妝品成為了重點。
夏天艷陽高照,紫外線強度較大,皮膚會明顯感到光熱,這時候人們往往會自覺防曬。然而,其他時候的紫外線也不能忽視,同樣也需要注意合理防曬。例如陽光沒那么刺眼的春秋季、看起來沒有陽光的陰雨天等環境下,紫外線還是會有一定的強度。如果每次都等夏季來了才想起防曬,皮膚其實已經受到不少紫外線的傷害了。所以防曬是一場持久戰,不是只在夏天進行,而是一年四季,在晴天、陰雨天都需要保護好我們的皮膚。
還有很多人認為,上班族在辦公室內不需要防曬,其實不然。一般普通的玻璃只能擋住陽光中的中波紫外線UVB,但是陽光中的長波紫外線UVA穿透力很強,可以穿透普通玻璃。如果你的工作位置就在窗邊,那么日積月累下來,還是會對皮膚產生傷害,所以即便在可能受到紫外線照射的室內,也要適度防曬。
為了全面防護,要選擇既能防護UVB又能防護UVA的防曬化妝品,即產品標簽標識有SPF值和PA等級或廣譜防曬的產品。那么,是不是直接購買SPF值最大、PA“+”最多的防曬化妝品就最好呢?其實不然。雖然SPF值越大、PA“+”越多的產品防曬效果越好,但同時也意味著添加的防曬劑含量越高或者成分越復雜。過度使用這種類型的防曬化妝品會加重皮膚的負擔,甚至還可能引起皮膚不良反應。因此,我們應根據環境條件選用防曬化妝品(詳見表1)。
表1 建議根據不同的活動環境選擇適合的防曬化妝品
注意涂抹用量防曬產品標識的SPF值和PA等級是根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按照每平方厘米2毫克的用量測試得到的結果,因此我們在日常使用防曬化妝品時,用量達到每平方厘米2毫克時才能起到防曬產品標簽標注的保護作用。例如面部,一般的防曬化妝品大概需要取約1元硬幣大小的量才能滿足要求;如果防曬產品質地比較稀薄,取的量還要多于1元硬幣大小。按照大多數人的實際使用習慣,可能只能達到標準用量的1/4~1/2,從而影響了防曬化妝品的防曬效果。這就是為什么涂了防曬化妝品還是被曬黑甚至曬傷的一個重要原因。
注意使用順序在基礎護膚程序后使用防曬產品,然后再使用彩妝;并且為使防曬劑能夠充分接觸皮膚產生作用,需注意應在出門前15~30分鐘涂抹。如果長時間在日光下暴露的話,建議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補涂,保證持續的防曬效果。
注意全面防護除了面部,其他裸露部位如脖子、耳朵、胳膊、小腿等也要涂抹防曬化妝品。還要注意的是,即使涂抹了防曬化妝品,也不要過度暴曬。
注意用后清潔以及防止過敏脫離紫外線照射的環境后,應盡快把防曬產品清洗干凈。輕薄、不防水的產品可以用洗面奶清洗,但如果是防水防汗型的產品,就需要用清潔力更強的卸妝產品進行清潔。
同時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新品種的防曬化妝品前,閱讀產品說明書是非常必要的。皮膚敏感或者有防曬霜過敏史的人群還應在手臂內側或耳根處進行皮試,72小時后若皮膚沒有明顯不良反應(紅、腫、痛、癢等現象),再正常使用。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將涂抹處清洗干凈,如果癥狀嚴重或者清洗后未能得到緩解,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就診時建議攜帶防曬產品及外包裝,便于醫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