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衡

中秋節后,天氣越來越冷,年過花甲的劉大媽受涼后感覺全身不適,便到附近的大藥房買了兩盒速效感冒膠囊,服藥后感冒癥狀有所減輕。在這期間,劉大媽每晚堅持跳廣場舞,還和朋友爬了趟山。幾天后劉大媽感到全身無力,有高熱、輕咳、食欲不振等癥狀,還感到胸悶、心跳快。最后,在老伴和女兒的陪同下到市人民醫院就診。經心血管內科專家認真檢查,劉大媽被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收入住院治療,兩周后病愈出院。
感冒為何易“傷心”?
感冒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人體為了抵御入侵的病毒或細菌,要動員體內的防御系統與之斗爭,表現為一定限度內的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細胞的吞噬作用、抗體的生成、肝臟的解毒功能等均增強。同時,體內的新陳代謝加快,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在感冒流行季節,年老體弱者易被傳染。但多數患者經過治療休息,過幾天就好了,并不發生心肌炎。
然而,如果患了感冒沒能及時有效治療,或在感染期間又運動(活動)過多,就有可能發展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早期發現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心肌細胞變性、壞死和間質炎癥,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礙。約半數患者發病前幾天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驅癥狀。本病好發于年老體弱者,由于身體免疫系統功能逐漸下降,心肌組織容易遭到病毒的攻擊,導致心肌炎的發生。
據醫生觀察,老年人感冒時約有10%的可能累及或損害心肌,其臨床癥狀輕重極為懸殊,輕者可無明顯自覺癥狀,可在上感同時或“感冒”后偶然發現心律不齊或僅有心電圖異常。極少數患者除了上述癥狀外,可在2日內出現心功能不全或突發心源性休克。因此,本病的早期診斷對提供及早治療和良好預后非常重要。這是因為發現越早,控制越早,心肌受損就越小,預后越好。否則因延誤治療或反復發作會演變成慢性心肌病,預后往往不良。
心血管專家分析認為,中老年人感冒1~2周出現下列癥狀應高度重視:①發熱,全身無力,食欲不振,容易出汗。②胸悶、心悸、干嘔。③輕微活動就氣喘吁吁,可伴發紺現象。④安靜時脈搏超過100次/分;脈搏跳幾下后出現較長的間隙。⑤臉色灰白,口唇發青、發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