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宜

在腫瘤患者自我調節體溫的因素中,喝水顯得尤為重要,尤其到了秋冬季,由于空氣干燥,水分流失比較嚴重,足量飲水或因胃腸道功能不佳而不得不選取靜脈補水可防止身體進一步脫水。尤其是年紀大的患者,需要補充更多的水來彌補體溫調節的變化。因中老年腫瘤患者存在能量營養素代謝紊亂、身體各方面的新陳代謝異常,位于下丘腦的“口渴中心”開始變得遲鈍,大腦不能及時判斷身體是否缺水,故易致機體脫水。建議非抗腫瘤治療時期的腫瘤患者每天應保持1.5~2升的補水量,否則會引起身體發生其他的問題。
腫瘤患者補水不足的危害
深靜脈血栓 腫瘤患者普遍處于高血凝狀態,若喝水太少或補水不足,在體力活動減少的情況下,會導致體內的血液濃度增加,血流速度變緩,極易造成深靜脈血栓而危及生命。
大便干結 飲水過少會導致便秘,進而影響膳食攝入。足量補水最好每天2升左右,盡量吞咽動作快一些,讓水能夠盡快地到達結腸,刺激腸蠕動,同時補充蔬菜汁等膳食纖維。
代謝物滯留體內時間延長 進行抗腫瘤藥物治療時,補水會增加體內循環系統的液體量,可以有效快速排泄進入體內的抗腫瘤藥物,減少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在接受抗腫瘤藥物治療時,補水少、喝水少會導致患者發生腎結石。腎結石形成之前,有一種叫作腎結晶的物質,是腎結石形成的前體,腫瘤組織因化療而溶解后的代謝產物就在其中。飲水太少,腎臟得不到沖洗,加大腎結石形成的概率。同樣,人體內水分不足,會導致正在化療的腫瘤患者體內尿酸增多或排泄減少,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腎臟等部位,易致痛風。
腫瘤患者每日補充足夠水的益處
助力生命體征的穩定 生命體征是對患者血壓、體溫、呼吸和心率的概括。補充水量不足時,可能出現因血容量低導致的低血壓、心率增快等。
加速人體代謝 身體中的代謝物需要通過水分的運輸排至體外,多喝水可以有效增強這一活動功能,避免有害物質積聚在身體中,對身體產生危害。
滋養皮膚 經常喝水的人,皮膚狀態往往比不愛喝水的更好,看起來更水嫩,并且富有彈性。相反,不愛喝水的人皮膚會變得很干燥。
腫瘤患者不健康的喝水方式
口渴再喝水 口渴時患者體內水的丟失量已達到體重的1%,身體許多功能開始受到影響。長期如此,抗腫瘤藥物、腫瘤組織溶解后的代謝物和營養素的代謝物會較長時間滯留在體內,威脅腎臟健康,容易誘發尿路感染、腎結石等。建議在不渴的情況下,也要適當補水,最好每天分時間段喝水。
把飲料當水喝 飲料中的糖、磷酸鹽會導致人體鈣流失,尿液中鈣含量隨之增多,繼而可能形成腎結石,對腎臟微環境也有一定的影響。
喝濃茶 喝濃茶對腫瘤患者也不利,過濃的茶對身體不好,不僅傷胃,也不利于腎臟健康。茶富含草酸,經常飲用濃茶會導致高草酸尿,這很容易在泌尿道形成草酸鈣結石,從而導致腎結石。
正確的補充水的方法
喝水要足 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飲水的推薦量為1500~1700毫升。腫瘤患者非抗腫瘤治療期間最好能夠每天保持8杯水的劑量。當然,對不同情況也需要區別對待:便秘、高熱退熱大量出汗時就需要增加飲水量。
以下幾類人不適宜大量補充水分,否則會危及生命:患高血壓的人,喝太多水會迫使血壓升高;心臟功能不佳的腫瘤患者,快速喝太多水有可能引起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的人,會降低血液滲透壓,使水腫更嚴重;肝癌等患者,喝水過多會加重水腫;癌性腸梗阻患者,喝水過多會加重腹痛、嘔吐、腹脹等不適癥狀。
白開水 白開水是最好的補水劑,只要多喝開水,就能滿足身體的需要,不必再添加額外的其他配料,尤其是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