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敏 羅佳藝

來自常德市安鄉縣的張云今年26歲。2020年,他被確診為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結核性腹膜炎。在湖南省胸科醫院進行了抗結核治療后,他的病情逐漸好轉,順利出院,并開始了居家服藥治療。沒想到的是,僅過去一年時間,張云卻不得不再次來到醫院就診,而這次,他的疾病診斷證明書上又多了一種病——睪丸結核。
原來,自去年出院后,張云在規律服用了1個月的抗結核藥物后感覺自己發熱、咳嗽、胸痛、腹脹的癥狀明顯好轉,便自行停了藥,且中途未再去醫院進行復查。今年6月下旬,張云因睪丸腫大再次來到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三科就診,內三科主任梁珍讓張云完善了一系列相關檢查,發現張云的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病情加重,睪丸明顯腫大并有膿腫、積液。
最終經過穿刺活檢,張云被確診為睪丸結核,穿刺物的結核藥敏檢測提示他患的是“耐多藥結核”。隨后,張云轉入耐藥科繼續治療。
面對檢查結果,張云感到十分驚訝和不解。
針對張云的疑惑,梁珍主任表示,睪丸結核是最常見的男性生殖系統結核病,大多繼發于泌尿系結核病或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進入睪丸所導致的,屬于全身結核的一部分。張云之所以會得睪丸結核,就是因為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結核性腹膜炎等多部位結核不規律治療,結核菌在體內經血液播散而導致的。
梁珍主任介紹,睪丸結核好發于20~40歲的青壯年,且發病隱匿,癥狀不明顯,臨床上易與急慢性附睪炎及附睪結核混淆,如果不及時治療,易對生育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結核病的治療應遵循“早期、規律、全程、聯合、適量”的原則,療程至少需要半年時間,全身多部位結核的治療需要1年甚至更長時間。經過系統、規律的抗結核治療后,95%的結核病是可以治愈的。在規范治療2~3周后,結核病患者的傳染性就會大大降低,臨床癥狀也會明顯改善。這時候很多患者會認為結核病已經得到控制而擅自停藥。
未滿療程擅自停藥或不規律用藥,不僅會引起結核病灶播散還很容易導致耐藥。而耐藥結核病,尤其是耐多藥結核病的治愈率只有50%左右,且治療周期更長,治療費用更高。梁珍主任提醒,一旦確診為結核病,一定要及時前往專業的結核病醫院治療,遵醫囑規律用藥并定期復查,切勿擅自停藥或不規律治療,以免產生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