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俐平
【摘 要】目的:淺析持續性階段護理對剖宮產產婦產后疼痛及舒適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12月的100例剖宮產產婦,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甲組(應用持續性階段護理)與乙組(應用常規護理)各50例,評價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甲組輕度疼痛占比高(P<0.05)。結論:臨床針對剖宮產產婦給予持續性階段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疼痛,提高舒適度。
【關鍵詞】護理;剖宮產;疼痛;舒適度
當前隨著臨床圍產醫學與社會醫學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剖宮產率也隨之上升,剖宮產是一種手術輔助分娩的方法,手術切口會產生疼痛刺激,可能影響產婦康復進程?,F代研究已將疼痛納入“第五生命體征”,臨床認為疼痛刺激會誘發負性情緒,不利于產后泌乳與產婦身心康復,也可能影響休息與睡眠,因此積極采取護理措施干預意義重大[1,2]。文章納入100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樣本,評價持續性階段護理效果,現作以下論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12月的100例剖宮產產婦,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甲組(應用持續性階段護理)與乙組(應用常規護理)各50例。甲組均為女性,年齡27歲~31歲,平均年齡(29.4±2.0)歲,孕周38周~39周,平均孕周(38.5±0.5)周;乙組均為女性,年齡27歲~31歲,平均年齡(29.9±1.8)歲,孕周38周~39周,平均孕周(39.0±0.5)周;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甲組在乙組基礎上應用持續性階段護理:①術前指導:護士評估產婦實際情況,分析產婦個性化特點、心理情緒現狀,術前為產婦分析剖宮產術式的優勢、手術過程、術后疼痛、切口護理現狀及恢復進程,增強患者心理建設,做好思想準備,提升依從性。②術后持續護理:協助產婦取自由術式體位,定時協助其翻身,促進胃腸道蠕動速度,術后第1日積極鼓勵產婦自主翻身,如條件允許可協助其離床活動,使用束腹帶綁住腹部減輕震動,保護手術切口,拔除尿管后督促產婦離床活動,降低并發癥風險。指導產婦進食流食,規避誘發產氣的食物,囑咐家屬為產婦提供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素的食物,為切口生長創造條件,增加泌乳量。護士密切監測產婦陰道分泌物性狀,警惕產后出血征象,提供切口壓迫等措施。產后半小時即可開始哺乳,指導產婦學習正確的哺乳姿勢,護士主動與產婦分享產后形體恢復的科學經驗,拉近護患關系,評估切口疼痛與恢復情況,給予護理指導,確保產婦掌握自身產后恢復進程,護士給予積極指導,提高產婦安全感與信任度,轉移產婦注意力,改善疼痛表現。
1.2.2 乙組應用常規護理,護士為產婦提供健康教育,介紹剖宮產術式、過程、護理要點等,安全護送產婦進入產房,做好清潔與消毒措施,術后監測體征,給予切口護理與生活護理,鼓勵產婦早期離床活動,提供飲食與母乳喂養指導。
1.3 觀察指標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總分為 0分~10分,0分無痛;1分~3分輕微疼痛;4分~6分中度疼痛;7分~10分重度疼痛[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評價疼痛情況:甲組輕度疼痛占比高,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大部分產婦主觀意愿上傾向于選擇剖宮產以規避自然分娩伴隨的疼痛刺激,但剖宮產作為一種創傷性治療手段,術后也可能出現組織損傷,同時腹部手術切口與子宮收縮均會加重產婦疼痛感受[4]。
疼痛感覺是一種不愉悅的體驗,剖宮產術后產婦合并疼痛感覺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抑制機體分泌催乳素,導致一系列問題隨之出現,因此加強護理干預意義重大。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甲組輕度疼痛占比68.00%,高于乙組36.00%(P<0.05);分析原因發現,乙組給予常規護理,護士普遍認為術后疼痛是正常的,均忽略了疼痛刺激可能對產婦的負面影響,未采取對癥護理干預措施,影響護理效果。甲組給予持續性階段護理干預,護士根據剖宮產圍術期的不同階段提供相應護理干預,術前評估患者心理狀態與認知能力,給予健康教育,積極疏導患者不良情緒,解答患者關于手術的相關疑問,提高患者認知能力,術前護士即宣教剖宮產術后疼痛刺激現狀,帶領患者進行心理鋪墊,提升產婦依從性,減輕心理負擔與壓力,確保手術順利開展。術后積極評估患者疼痛現狀,給予鎮痛干預,同時結合心理疏導轉移產婦注意力,緩解焦慮情緒,提供體位護理改善患者身心舒適度,改善疼痛反應。護士給予飲食指導滿足機體營養需求,為產婦分享剖宮產術后身心恢復的個人經驗,縮短護患距離,提高產婦信任度,幫助產婦盡快恢復身心健康,積極面對產后生活,更加快速地進入母親角色,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剖宮產產婦給予持續性階段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疼痛,提高舒適度。
參考文獻
[1] 熊文宇.基于循證理念的臨床護理路徑對前置胎盤剖宮產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1,21(3):143-144.
[2] 白丹.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疼痛程度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21,43(2):299-301.
[3] 徐建英,雙小群.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儀聯合綜合性護理對剖宮產產婦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及預后的影響[J].醫療裝備,2021,34(1):145-147.
[4] 聶晶晶.精細化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康復效果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9):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