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淑艷
【摘 要】目的:研究對脊柱外科骨折患者給予優質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患者66例,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優質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有效縮短,VAS評分顯著降低,滿意度明顯提高。對照組合計并發癥有7例(21.21%)。觀察組未出現腦脊液漏、感染、切口裂開等并發癥。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脊柱外科骨折患者給予優質護理,有助于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患者認可,對預防并發癥有積極意義,可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脊柱外科骨折;優質護理;疼痛程度;滿意度;并發癥
脊柱外科骨折主要是由于意外事件造成,在工業生產、建筑生產中高發,患者發病后要立即接受手術治療,恢復脊柱解剖結構,促進骨折愈合[1]。但手術創傷性大,患者康復周期長,若護理不當,很有可能造成感染等并發癥,影響患者恢復健康。優質護理進一步完善護理模式,根據患者病情和護理需要調整護理措施,提供全面護理,更有利于患者康復。為研究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本文于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患者中,隨機選取66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患者66例,對照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齡45歲~55歲,平均年齡(49.35±3.24)歲。觀察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齡45歲~55歲,平均年齡(48.56±3.15)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按醫囑給予護理,解答患者疑問,積極滿足患者合理需求。
1.2.2 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主要措施如下:第一,術前組織患者及家屬對病區進行參觀,了解超市、食堂、醫護辦公室、護士臺等位置,快速熟悉住院環境。配合醫生術前方式,介紹手術情況,叮囑家屬和患者術前6h不允許飲水,12h不允許進食。通過觀察患者神態評估其負面情緒,通過聊天方式安撫,讓患者保持冷靜平穩的心態。第二,術后密切觀察切口情況和引流管,按醫囑給藥。術后6h可進流食,逐步恢復普食。術后2d鼓勵患者在床上進行四肢關節的活動,3次/d。視情況及早開始離床訓練,佩戴護具幫助患者離床訓練,患者有任何不適感均立即停止。叮囑家屬接觸患者前后,均需要對手部消毒。嚴格控制病房人員,避免人員嘈雜影響患者康復。提供書籍、報紙、電視劇等,讓患者轉移注意力,并根據患者主張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第三,出院前指導患者康復訓練技巧,耐心指導患者動作。制定個性化飲食食譜,分發給患者。添加患者微信,定時隨訪,解答患者疑問。定時提醒患者復診。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住院時間,使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患者疼痛程度。使用紐卡斯爾評估患者滿意度。調查患者出院前出現感染、傷口開裂以及腦脊液漏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住院時間、疼痛程度以及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住院時間有效縮短,VAS評分顯著降低,滿意度明顯提高。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對比
對照組合計并發癥有7例,觀察組未出現腦脊液漏、感染、切口裂開等并發癥。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脊柱骨折是較為嚴重的骨折,若治療不當很有可能導致患者癱瘓或肢體功能障礙[2]。給予患者優質護理,更加關注護理細節,改進護理質量。在手術治療前,護理人員耐心安撫患者,讓患者保持穩定冷靜的情緒,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術后重視臨床監護,密切觀察引流管狀態、切口情況等,積極引導患者及早開始功能訓練,有助于患者恢復健康,規避術后并發癥[3]。優質護理的應用能充分滿足患者護理需求,關注患者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手術治療效果。經本研究顯示,觀察組住院時間有效縮短,VAS評分顯著降低,滿意度明顯提高。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證實優質護理對于預防并發癥有積極影響,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具有較高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對脊柱外科骨折患者給予優質護理,有助于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患者認可,對預防并發癥有積極意義,可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潔,郭艷.多維度優質護理在手術治療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2):158-160.
[2] 張晶,劉秀清,張超.全程優質護理干預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手術患者干預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6(3):580-583.
[3] 紀開宇.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實施優質護理干預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4):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