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程婷
【摘 要】目的: 分析經皮椎間孔鏡腰椎間盤切除術(PELD)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隨機將院內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間9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患者行椎板開窗椎間盤切除術(FD)治療,觀察組患者行PELD術,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手術情況及腰腿疼痛程度。結果: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手術情況及疼痛程度評分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PELD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較為明顯,提高手術效果,縮短住院時間,改善患者腰腿疼痛感,值得臨床推廣及使用。
【關鍵詞】皮椎間孔鏡腰椎間盤切除術;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臨床骨科常見且頻發性疾病,發病機制與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受多種非正常應力影響致使纖維環破裂,使髓核及軟骨板突出,并對神經根或脊髓產生壓迫,使患者出現腰腿疼痛、麻木等癥狀。FD是臨床治療椎間盤突出癥的首選術式,雖然在改善腰椎功能上取得理想效果,但術后存在腰背疼痛、腰椎不穩等并發癥[1]。PTED手術屬于一種微創、無創的治療新方式,經椎間盤纖維環和椎間孔三角區清除突出增生骨質、髓核及脊髓組織,從而緩解疼痛感,安全性較高。本文經PELD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分析其治療效果,詳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9年5月至2020 年12月間9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對照組各49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觀察組,男25例,女24例,年齡20歲~78歲,平均年齡(49.8±10.5)歲,病程2年~11年,平均病程(6.8±2.6)年;對照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22歲~80歲,平均年齡(51.9±12.6)歲,病程2年~14年,平均病程(8.5±3.0)年。
納入標準:①本次實踐經倫理委員會同意;②經臨床證實為腰椎間盤突出癥;③患者自愿參與、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全、椎間盤炎性病變患者;②嚴重心腎臟功能受損、免疫系統疾病及精神、語言障礙患者;③腰椎腫瘤患者;④遵醫囑性較差并中途退出實驗。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行FD術,硬膜外阻滯麻醉,俯臥位,以病變間隙棘突為中點,取長約4 cm的切口,逐層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深筋膜,沿棘突和椎板邊緣剝離骶棘肌,充分保留手術節段,用槍鉗咬掉部分椎板,平行開窗,去除硬膜外黃韌帶,充分暴露神經根和硬腦膜,用牽開器向里牽拉,最后再次探查神經根管和椎管,使神經根松動。切口用生理鹽水沖洗,切口嚴密止血,層層縫合。
1.2.2 觀察組行PELD術,患者在U型墊下俯臥或側臥,保持腹部懸吊,選擇TESSYS椎間孔內鏡手術系統,用C臂X線片確定針入點,標記、消毒,并常規放置毛巾和手術片。局部麻醉用1%利多卡因,在X線透視下放置穿刺針,確保針尖到達下椎體上關節突的前下緣,關節突周圍注射3 mL1%~4mL1%利多卡因。將穿刺針靠近上關節突前方并植入椎間盤至甲硫氨酸溶液,經染色、放置導絲并拔出穿刺針。以導絲為中心,做一個約8mm長的切口,經導桿和擴張導管,用研磨機和鉆孔器逐級打磨上關節突前上部,逐級擴張椎間孔和椎管,插入7.5mm工作管道并經X光確定管位置,經內窺鏡切除染藍髓核,調整工作通道、內窺鏡進一步探索椎管,探查并松解神經根,拔出工作通道并進行縫合[2]。
1.3 療效觀察及評判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手術情況及腰腿疼痛程度(VAS)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手術情況及VAS評分結果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生因素較為復雜,若不及時干預,造成患者腰部,下肢疼痛、腰部凹陷及腹部前凸等癥狀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FD術屬于一種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方式,損傷較大,影響較多。PELD在工作通道置入,穿刺椎間孔脊柱側后方進行并將,借助磨鉆擴大成形術,隨后由椎間孔入路切除椎間盤,且不會損傷脊柱穩定性。同時利用雙極射頻消融技術保留尚未突出組織活性,具有創傷小、疼痛輕且恢復快等優點,促進改善患者身體指征,有利于疾病恢復。本文通過PELD應用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其效果優于FD治療方法,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PELD術治療價值具有安全性,保證椎體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陳軍,黃合留,馮明順,等.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切除術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特別健康,2021(16):80,82.
[2] 高春雨.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切除術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治療中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