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珍
摘要:程序設計應該是信息技術課程所學的重要知識內容之一,它能幫助小學生破解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訓練他們提高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小學信息技術知識教學,需要進行簡單的程序設計,但教師不能一味講解程序設計理論,這回打消小學生學習興趣或積極性,難以獲得較好教學效果。應用Scratch程序施以教學,能調動小學生學習主動性,并依靠學習興趣的提升,通過他們自我的積極思維活動,破解學習難題,訓練解決問題能力,促進小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Scratch應用;探究
Scratch是專為少年兒童設計的一款程序,也是區別于傳統編程的一款軟件,它無需進行逐行敲打代碼,能應用已經定義好的程序模塊進行拖拽,來完成相應程序的編寫任務。應該說,這款程序,比較符合少兒的思維能力與認知水平,能夠有效彌補小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當中,進行計算機程序設計與他們學習能力結合點相對較低的缺陷。為確保Scratch能夠在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更好活躍進行課堂氣氛,開發小學生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必須要緊密結合這款程序具有的特征,強化耐心指導,以此訓練小學生多元能力的發展。
一、應用好Scratch程序,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Scratch程序之所以能夠適應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是其在應用積木式的堆疊設計之法,緊密契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盡管如此,相對小學生而言,他們因受智力能力因素的限制,也不能快速地認知這款程序,依然需要教師進行循序漸進的指導,選擇比較適合小學生認知的多元領域中的范例,讓他們進行更多的模仿,使小學生較好感知Scratch基礎知識,豐富體驗,為下一步學習奠定相應基礎。但是,教師應該意識到,如果僅僅單一應用模仿之法,培養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必然會有較大瑕疵。這是因為小學生在進行相應的模仿對照過程中,容易產生諸多的想法或疑問。當然,從另種視角看,小學生能夠產生想法或疑問,這又是他們進行學習能力發展的一種動力。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引導小學生主動開展探究性的必要學習活動,尤其要引導他們應用Scratch程序,實施相應的創作,促使小學生在自主實踐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和破解問題,用以提升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比如,教師在具體的引導或指導過程中,可以利用小學生應有的學習興趣與愛好,進行Scratch項目的自主創建。這就需要要求小學生,要有相應的初步設想,并按照這樣的設想,應用Scratch模塊進行相應的設計,促進設想的實現。在如此的項目設計構建當中,通過小學生有目的的篩選,創造出諸如視頻、圖片或動畫等的媒體材料。不僅如此,小學生還可以協調安排有關素材的造型,進行代碼的動態化改變,且在觀看創作的成果中,再進行必要的而及時的修正。也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修正過程,可以促使小學生對一些難題進行破解,且有效培養了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應用好Scratch程序,培養訓練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可以說,在小學階段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本身,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讓他們在應用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過程中,學會解決一些問題。原來相對傳統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影響培養小學生創新力,也不能使小學生心中所想的創意變成一種現實。當應用了Scratch程序開展信息技術知識教學活動以后,則讓小學生則有了相對較多的創造時間與機會,無需他們再一味地進行模仿。因為Scratch尤其能夠激勵小學生進行創新思維,進而形成一種創新意識。應用Scratch程序實施教學,為小學生進行相應的創新和創作提供了較大的便利。有些小學生能夠通過必要的思維,尋求多元化途徑,運用諸多想法,進行不斷嘗試,完成相應作品的創作。比如,教師可以進行因勢利導,發揮小學生應有的想象力,運用Scratch程序模塊,創作一款簡單的“走迷宮”游戲,即讓一只小貓,走出設有多重障礙的迷宮,并當小貓走出迷宮到達終點以后,吃掉終點處的小魚。有了這樣的設想,有些小學生就會圍繞這種設想,既要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也要發揮他們的創造力,進行相應深度的思考,或在游戲中融進加分統計功能,計算小貓闖關情況,或要增加障礙難度,讓游戲體現刺激性與趣味性。值得肯定的是,不論小學生創設了什么樣的功能,都是一種創新思維帶來的結果,并使他們的思維創意,變成了一種“作品”,增強了他們應用Scratch程序的自信心。
三、應用好Scratch程序,培養小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因受個體差異因素影響,小學生之間存在認知能力與水平間的差別,每個小學生的程序設想,同樣存在差別。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施以教學,利于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并在互動交流與溝通中,明確程序設想思路。應用Scratch程序施以信息技術知識教學,不僅僅是要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與創新意識,還要側重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意識,并通過他們之間的必要合作,在完成項目設計與制作任務中,發揮小學生之間的各自優勢,并進行取長補短,促進他們的共同進步。比如,教師可以向小學生提出,要求他們應用Scratch程序,并通過學習小組的密切合作,設計創作青蛙過河游戲。很顯然,每一個學習小組內的學生,他們之間具有的擅長各有不同,有的學生可能善于進行必要的程序操作,有的學生可能善于實施程序調試。通過小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讓他們發揮各自的長處,并加強團結協作,進而集中小組成員的集體智慧,完成教師交給的設計創作任務。這種進行模式,是一種利于促進學生獲得共同進步的教學模式,小學生相對歡迎教師應用這種模式,進行信息技術課程教學。
結束語: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與實施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同樣需要不折不扣地貫徹新課程標準改革與素質教育要求,必須要徹底破除原來的傳統教學模式,緊密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和小學生認知知識能力水平,運用現代教學理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輔助手段,改革或創新教學方法,以利開闊小學生學習知識視野,豐富他們重視學習體驗,為提高小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奠定必要基礎。應用Scratch程序開展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活動,既契合小學生學習特點,又契合信息技術課程自身具有的特征,能使相對復雜的信息技術知識,變得簡單而直觀,有助于小學生依靠他們的自我思維力,設計創設項目創作思路,促進他們破解問題能力的提升,并訓練培養他們形成一定的創新意識,促進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揚鵬.基于Scratch平臺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經驗技巧,2017(6):53-54.
[2]張慧敏.Scratch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運用解析[J].小學時代,2020(9):81-82.
[3]張琳琳.Scratch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20(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