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雛
摘要:隨著當前新課改的不斷推動,體驗式教學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高中地理教學不僅僅只是向學生傳輸相應的理論知識,而是需要積極豐富學生自身的地理認知,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這才是高中地理教學的目的。本文就針對新課改下高中地理體驗式教學方法進行深入分析,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體驗式教學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自己體驗的方法來獲取知識,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這也符合新課改教育要求。高中地理體驗式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參與到相應的教學活動中,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合理的應用知識,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植入體驗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發現,學生針對新知識有很好的興趣。所以,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前做好相關準備,查閱資料,為學生提供課本知識的相關背景,這樣就能夠豐富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對知識有很高的興趣,非常順利的完成知識學習。比如,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針對天體系統的層次提前收集好相關資料,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展示,讓學生能夠了解太陽系可以分為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總星系,而太陽系又是在銀河系中[1]。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針對收集到的資料來進行具體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被很好的吸引,這樣不僅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而且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高中地理的奧妙和偉大,這樣再進行后續的學習將會更加自然。
二、多媒體創設體驗
隨著當前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也開始在教學中得以應用,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學感染力。教師通過深入研究,針對課堂教學內容來使用多媒體,能夠很好的將學生帶入到體驗式教學中。對于高中地理而言,是對地理事物的研究,所以教師如果只單純的利用語言來講解,并不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上,就能夠直觀的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在網上搜尋地理相關的紀錄片、資料等等,以便于能夠在教學課上及時播放,進而更好的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能夠邊學習教材知識,邊深入思考。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上播放《美麗中國》視頻,視頻中對于地表、各地區風土地貌的描繪,都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學習。而且,因為這些紀錄片內容真實,所以能夠取得很好的視覺體驗,這樣就能夠更加深入研究地理問題,也就能夠取得理想的地理學習效果。
三、重構地理課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為了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如可以讓學生上臺講課。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自主的收集相關資料,并學會利用多媒體來提高講解效率[2]。比如,《自然界的水循環》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然后上臺講解,這樣的體驗方法能夠加深學生的影響,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地理知識。學生就能夠在課下自己找尋資料,對于地球上的水體可以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在這其中的海洋水最為主要,而陸地水又可以分為河流水、湖泊水、沼澤水等等,學生在深入分析中還能夠明確地球上的淡水主要來源于冰川,這樣的學習方法相比于教師自己講解而言,要更加具有效率,而且因為是學生自己收集整理,所以學生也能夠在這其中形成地理思維。此外,學生上臺講解的方法,能夠為課堂營造一個良好、輕松的課堂氛圍,這樣能夠轉變學生的學習模式,將以往教師被動學習的方法,轉化為主動學習,進而就能夠更好的理解教材內容。重構地理課堂,能夠真正的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學習回歸生活
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單純的講解概念或者是相應的定理,那么并不能夠吸引學生注意。而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知識聯系現實,這樣就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區域發展戰略》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交通運輸和區域發展這一節教學上,就可以讓學生聯系實際。比如,向學生提問“經濟發達的城市交通建設相比于經濟落后城市有哪些不同”,學生就能夠積極回答,經濟發達的城市交通建設更加完善,然后教師再引出合理的交通布局能夠增強城市之間的合作,提高區域內的經濟活力,也能夠有效的改善區域發展條件,學生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能夠從生活實際中了解到地理知識的內涵,讓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培養學生在以后學習中都能夠聯系實際,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合理的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不僅要能夠植入體驗,還應該合理應用多媒體,對課堂教學進行創新,有效的實現理論與實際相聯系,這樣就能夠更好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張立東.體驗式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31):123.
[2]陳云素.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體驗式教學方法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8(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