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紅
摘要: 鑒于“七選五”題型學生得分率低、無從下手的現狀,筆者找到三個解題的關鍵線索—語篇結構和選項位置、重復信息和邏輯關系,明確了解題策略,并以高三2021年1月八省適應性考試英語試卷“七選五”實戰演練,希望提高學生解題技巧,促進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語篇結構,選項位置,重復信息,邏輯關系,解題策略
高考閱讀“七選五”是學生最為棘手頭痛的題型。“七選五”語篇體裁多為層次分明、邏輯關系強的說明文為主。《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施建議部分提到“七選五”題型,也就是句子還原題 --- 短文中的若干個句子(如五個句子)被摘出,打亂順序后與另外兩個句子置于短文之后。考生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七個句子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1。此題型既考核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理解能力,也考核綜合分析和邏輯思維能力。筆者研究高考真題“七選五”題目,得到啟示,找到三個解題的關鍵線索,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和備考經驗,探討“七選五”解題步驟和策略,希望能助學生一臂之力。
研究高考真題,尋求解題線索
一、掌握語篇結構和了解選項位置
“七選五”題型,教師首先要重視語篇教學,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了解語篇的內在結構——宏觀和微觀的組織方式。(梅德明 2018)2 語篇的宏觀結構指的是語篇類型、語篇格式,語篇中段與段的關系,語篇各部分與語篇主體間的關系等。微觀結構則是句子之間的邏輯銜接和詞義連貫關系,句子的信息內容展開方式等。
首先,教師對于“七選五”題型要學生通過快速閱讀語篇,對語篇宏觀結構有所了解。在閱讀完語篇之后,學生要明確語篇大意,語篇結構以及每個段落的具體主旨,對語篇有個整體宏觀的把握。
另外,閱讀中要注意語篇選項出現的位置。選項位于段首,一般為主題句,或起承上啟下作用。于段尾,有可能是總結句,也有可能是信息補充和延伸。選項在段中,要認真分析語篇段落中的細節以及選項前后句邏輯銜接和語意連貫微觀關系,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選擇。此類是教師研究的重點,明確語篇微觀結構主要通過查找重復信息和理清邏輯關系來得以實現。
二、查找重復信息
在閱讀語篇和選項的時候,教師要指導學生善于發現語篇中有暗示作用的重復信息,重復信息會讓邏輯和語義關系浮出水面,更易順藤摸瓜,抽絲剝繭,作出正確選項選擇。重復信息主要是名詞、代詞、同義詞組、反義短語等方面。
為了避免重復,代詞的指代在語篇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做題時尤其注意指示代詞如this,that,these,those,人稱代詞it,they,you等,反身代詞以及關系代詞等在語篇或選項中指代作用,前后呼應使聯系更明顯。
三、理清邏輯關系
“七選五”選項連接語篇中上下文內容,邏輯關系順暢,語篇才會層次分明且語義融會貫通。選項與語篇間邏輯關系有許多種,常見的有承接關系、因果關系、轉折關系、對比關系、例證關系、解釋關系、遞進關系、并列關系等。理清邏輯關系是“七選五”解題的至關所在。但在做題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一起利用好三個解題線索,必會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遵循解題步驟,演練實戰策略
“七選五”解題分為四個步驟:
一、瀏覽語篇,明大意知位置
快速閱讀語篇,理解文章大意,注意語篇結構和段落主旨內容。在語篇中選項前后可標記有提示作用信息詞。觀察選項在語篇中位置。在段首和段尾的選項,側重于段落大意的理解和段落間的承上啟下。在段中選項,側重于選項前后內容的邏輯聯系。
二、閱讀選項,劃出重復信息
閱讀七個選項,劃出重復線索詞。重復信息包括this, that, these, those等指示代詞、人稱代詞、連接詞和一些名詞、動詞等實詞,也包括同義、反義詞或短語。重復信息在選擇選項過程中,充當線索,抽絲剝繭,能層層地撥開解題迷霧。
三、細讀語篇,析邏輯定選項
仔細閱讀語篇,對比語篇段落中和選項中劃出的重復信息詞,理解句意,分析邏輯關系,先確定易選的選項,然后再逐步完成其他題目的判斷。
以高三2021年1月份適應性考試英語試卷“七選五”我們實戰演練。該語篇以人與自我為主題語境,介紹合理運用APP軟件進行語言學習之前提前要考慮要素的說明文,旨在指導學生合理使用APP來進行語言學習,三個小標題使文章結構清晰。按照解題步驟,瀏覽語篇和選項,發現選項句首1題、句中2題、句尾2題,分別在語篇短文和選項中劃出重復復現的信息,這些信息不一定完全一樣,語義相關聯,甚至意思相反,可標記出來辨別選項,繼而借助于重復復現信息把語篇短文中題目和選項關聯起來。
四、代入選項,核查語篇內容
將匹配好的選項代入到語篇短文中去,注意核查邏輯是否順暢,語義是否連貫。對于多余兩個選項要再加考慮推敲,做到準確無誤。
結語
“七選五”題型實質是對學生語篇知識的考查----如何理解語篇內容,把握語篇結構及梳理語篇上下文邏輯關系。面對新課程、新教學和新高考改革,我們英語教師有責任不斷地開展新高考試卷題型研究,深入研究語篇,積極調整復習備考策略,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發展,幫助學生取得理想成績。
注:
[1]教育部. 2018.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梅德明,王薔.2018《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解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