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琴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閱讀地圖和文字材料,運用描述區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說出我國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2.通過綜合及比較的方法,認識并說出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大國,進而說出我國地理位置和疆域特點,并能夠簡要評價其優勢。
【過程與方法】
1.學會運用地球儀或地圖說出我國的位置,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及對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認識我國遼闊的領土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增強民族自豪感。
2.知道香港、澳門和臺灣都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進一步認識到維護祖國統一、保衛祖國領土完整是我們的神圣職責。
二、教學重點:
理解我國地理位置及特點,分析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教學難點:
分析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三、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八年級中國地理的開篇,為了使學生能夠直觀地認識祖國的疆域特征,安排了較多的圖片和活動,要認識和了解祖國,首先要明確中國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義。我國自然環境的各個要素和各種自然資源,工農業、交通運輸、商業、對外貿易等生產部門,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間位置,并在這個空間位置上發生、發展。掌握我國的地理位置、遼闊的疆域,是掌握我國各種地理事物空間分布、學習中國地理其他各章節的基礎。
四、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通過一年的地理學習,具備了基本的讀圖能力,能夠從地圖中獲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初步學會利用地理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但是空間想象能力較差,不能夠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也有待提高。這個時期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活潑好動,注意力的穩定性較差,經常在課堂上開小差,所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利用現代化的聲光電技術刺激學生的神經,激發其學習的興趣;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既能夠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可以鍛煉各方面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使用讀圖分析法、比較歸納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等教法,讓學生通過對比、討論,評價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利用口訣、競賽、謎語等形式,幫助學生識記。
六、教學過程
環節一 【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詩句:
藍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雞在其中,
南北兩分它在北,東西二分它居東,
頭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陸。
設問:——以上詞句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學生:認真讀詩,分析每一句詩詞的地理意義——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
教師:我們在學習世界地理時知道,分析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一般從半球、緯度和海陸位置三方面入手。我們首先回憶一下半球和緯度等方面的知識。
環節二 【講授新課】
活動一 小組討論
1.中國主要位于哪個半球?
活動:讀圖,回答問題。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哪個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 哪個半球?然后,讓學生讀圖;最后判斷出中國絕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知識鏈接:提問: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分別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在圖中找到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東西半球的分界線——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最后,判斷出中國絕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2.中國的緯度位置
活動:讀圖,觀察中國所在區域(圖中陰影部分)對應的溫度帶,通過觀看逐一展示的圖中部分,最后說出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的北溫帶,南部部分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極圈沒有穿過我國,故我國沒有寒帶。因此,水熱條件適中,有利于農業生產。
3.中國的海陸位置
活動:讀圖,找到中國所在的大陸和瀕臨的海洋及所在方位,繼而說出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面面向太平洋,位于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大國。
活動二 優越的地理位置
1.與俄羅斯、加拿大、巴西作比較了解我國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活動:讀圖,小動畫明確加拿大、巴西的國家位置。
活動:讀圖,比較、判讀,得出結論。
2.與蒙古、日本相比較,感受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活動:讀圖,小動畫明確蒙古、日本的國家位置。
活動:讀圖,比較、判讀,得出結論。
3.分析總結: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活動:讀圖,聽講解。
講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體現在:我國東部瀕臨太平洋,使得我國廣大的東部地區在夏季,濕潤氣流的影響下,雨量充沛,有利于發展農業生產;沿海地區便于發展海洋事業和與海外各國進行交往;西部內陸地區可以通過陸上交通與中亞、西亞和歐洲各國交往,便于對外交往與合作。
環節三 【課堂演練】
請同學們快速完成導學案練習題,看誰做的又快有好!
環節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學會了:
本節課最棒小組:
學習標兵:
環節五【課后作業】
1.完成練習冊習題。
環節七【板書設計】
第一節 疆域(第一課時)
【教學反思】 教材是對新課程標準的一次再創造、再組織,教師要深入鉆研課程標準,找準課程標準、教材、學生三者的連接點,必要時對教材進行取舍、整合。如本節課學習中國的位置時,緯度位置就可以和我國最南端所在的緯度,南北跨近50個緯度整合在一起。我國海陸兼備,教材從兩方面進行了闡述,首先簡明扼要地說明了我國海陸位置的特點,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其次有關我國瀕臨的海洋這段內容實際上是我國海陸位置的延伸,即我國東臨遼闊的海域。因此可以將海陸兼備和我國瀕臨的海洋整合在一起。再如:學習瀕臨的海洋時,教師應適當補充領土、領海、領空、內海的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