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瑤
摘要:隨著教育的持久發展,很多地方的幼兒教育都受到了高度的關注,并且投入了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在幼兒教育當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當幼兒的自信心不足時,不僅在學習效率上較低,同時無法在整體上取得較好的成績,最終對學習產生畏懼的心理,對自身達不到認可,形成學習上的惡性循環,影響將來的發展。文章針對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自信心;培養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幼兒教學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且注重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積極的自信心,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活動學習能力,還能夠讓幼兒在生活的過程中,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幫助幼兒樹立在遇到困難中勇于克服困難的勇氣。因此,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引導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在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自信心的意義
(一)通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有助于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
幼兒教育屬于啟蒙教育,很多教育內容雖然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對幼兒來說,卻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幼兒無論是在學習知識還是學習技能的過程中,都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而在面對這些困難之時,擁有較強自信心的幼兒往往能夠更加快速地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有效解決問題;反之,那些不夠自信的幼兒往往沒有動力去進行思考和探索,因為他們從內心深處就認為自己是不可能自主解決問題的。所以,那些自信心較強的幼兒學習效率就高,而自信心較差的幼兒學習效率則較低。
可見,如果在幼兒教育中有效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使所有幼兒都成為一個擁有較強自信心的人,那么他們的學習效率自然也會得到顯著提高。
(二)通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個人潛能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特別是在幼兒時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潛能,關鍵就在于潛能能否被有效挖掘出來。有的人的潛能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被挖掘出來,所以一輩子也沒有取得好的成就;而有的人的潛能從小就被充分挖掘了出來,因此在長大后取得了較好的成就。據相關科學研究,人類潛能的開發與其自身的自信心有著密切關系,越是自信心強的人,其個人潛能越容易被挖掘出來,進而迸發出無限力量,幫助其不斷地完成更高的目標。因此,在幼兒教育中若想充分激發幼兒的個人潛能,首先就必須要培養幼兒的自信心。通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可以使幼兒在面對一些新事物、新知識時更有求知欲望,而這種求知欲望又會帶動其去主動試探和體驗,進而使一些潛在的能力被充分挖掘出來。
二、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策略
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不同于直接傳授一種知識或者項技能,換言之,并非教師說一句“你應該有自信心”,幼兒就能形成自信心。若想實現培養幼兒自信心的目標,教師往往需要通過一定的措施以及技巧來給予幼兒有效的心理暗示。
(一)通過言行上的鼓勵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幼兒們由于年齡較小、心智不成熟,所以對外界的認知大部分都是從身邊的大人那里得到的,而作為與他們朝夕相處的幼兒教師,其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教師不同的言行,會對幼兒產生不同的心理暗示效果,所以通過言行上的鼓勵給予幼兒有效的心理暗示,是培養幼兒自信心的一種常用手段。例如,在給幼兒講解某個知識的過程中,如果有幼兒針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積極的發言,那么無論其發言對錯,教師首先要對其大膽發言的行為給予鼓勵。鼓勵可以是一句話——“你太棒了!”也可以是一個動作——豎大拇指。總之,教師要通過相關的言行舉止使幼兒明確地感受到來自自己的表揚和鼓勵,這樣,當下次再學習新的知識時,幼兒才會更加積極地進行發言。同時,由于每個幼兒都非常渴望來自大人,尤其是來自老師的表揚,并且幼兒們互相之間也有一定的攀比心理。所以,當教師因為一名幼兒積極發言而給予其表揚后,其他幼兒見了也會在日后效仿,以期自己也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
(二)通過創設故事情景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幼兒的特點是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所以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些特點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同樣,為了達到培養幼兒自信心的目標,教師也要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些特點。譬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給幼兒講述一些既新鮮有趣又蘊含深意的故事,并通過相關工具創設出相應的故事情景。這樣一方面可以吸引幼兒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故事來啟發幼兒。例如,在糾正幼兒的坐姿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工具給幼兒創設這樣一個故事情景:在一個森林里有兩棵小樹苗,一棵小樹苗從小就站得筆直,所以長大后成了一棵令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仰視的參天大樹,而另一棵小樹苗從小就歪著站,所以長大后也是歪的,被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嘲笑為“歪脖子樹”。教師一邊利用生動的語言將這個故事描述出來,一邊利用多媒體工具將描述中的畫面表現出來,可以迅速吸引幼兒們的興趣,尤其是在說到“歪脖子樹”四個字的時候,可以引起幼兒們的哄堂大笑。之后,教師再進一步帶領幼兒深入挖掘這個故事背后所蘊含的道理:人就像是樹木一樣,只有從小就站得筆直,長大了才能夠受人敬仰,而若從小就行不正坐不直,長大了也只能遭人恥笑。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無意地多看幾眼下面那些坐得歪歪扭扭的幼兒,給予其一些心理暗示,讓他們自我反思,主動坐直。這種教學方法,不但不會挫傷幼兒的自信心,反而可以使幼兒產生“只要我以后都坐直了,就會成長為參天大樹”的想法,進而形成一股強有力的自信心。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有助于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激發幼兒的個人潛能以及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所以在幼兒教育中必須要重視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幼兒教師應當要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手段,以更好地實現培養幼兒自信心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蘇延萍.淺談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方法[J].考試周刊,2020(40).
[2]諶紅春.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策略[J].南北橋,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