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祺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應有剪紙的機會。”他認為剪紙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可以養成獨自消遣的好習慣,二是可以練習手筋。”也就是說,剪紙可以使孩子安靜下來,專心致志地干一件事;還可以使他們練出一雙靈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著心靈,這是因為手部肌肉群的訓練有利于大腦的開發。可見幼兒學會使用剪刀,可以促進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發展幼兒手部精細動作,促進手部肌肉的發展和大腦的發育。
一、中班幼兒使用剪刀現狀分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4-5歲幼兒能用剪刀沿直線剪,邊線基本吻合。能沿著輪廓線剪出由直線構成的簡單圖形,邊線吻合。那么中班幼兒對于使用剪刀的情況到底怎么樣呢?于是我們開展相關調查,向中班年級組家長了解幼兒在家使用剪刀的情況,并與中班年級組的各班教師進行了研討,聽取了大家對于幼兒使用剪刀的一些想法和建議。
(一)過度的保護意識
通過教師平時的觀察,我們發現有些幼兒可以靈活的使用剪刀,有些幼兒對剪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不知道如何使用,也有一些幼兒對剪刀很陌生不敢嘗試。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幼兒出現的這樣的現象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是家長和一些教師覺得剪刀是一樣危險物品,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回避了教幼兒如何使用剪刀。孰不知家長和老師的這些過度保護是不利于幼兒探索世界和健康發展的。
(二)過少的活動機會
雖然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不止一次提到對于中班幼兒使用剪刀的目標,但縱觀我們的教學活動發現教師很少安排與剪刀有關的活動。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方面還是教師的過度保護,另一方面是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剪紙活動與其他手工活動之間的不同以及教師自身對相關教育技能的缺失。
二、中班幼兒使用剪刀的實施建議
(一)觀念的轉變
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的指引著首先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通過對相關研究的學習,清楚的認識到幼兒使用剪刀對幼兒身心發展的益處,并將這一教育理念與家長一起分享,專業的引領家長與教師一起幫助幼兒學習使用剪刀。
(二)選擇合適的剪刀
教師以及家長應該為幼兒提供專業的兒童剪刀,剪刀不易太大太沉,要適合幼兒小手的抓握。因為幼兒的手部力量較弱,手部控制能力較差,使用不當容易扎到或磨傷幼兒幼嫩的皮膚。
(三)在情境中學習傳遞、收放剪刀
在班級中,一般有許多的剪刀,結合剪刀有鋒利面的特點,我們需要引導幼兒學習正確拿取、傳遞剪刀的方法。可以采取讓幼兒圍坐成一圈,采用傳遞的方式,引導幼兒用手握閉合的剪刀頭,剪刀柄對著他人。在“小剪刀去旅行”的游戲情景中逐步掌握傳遞剪刀的方法,并形成良好的習慣。用完剪刀以后,也可以在“小剪刀,去休息”的情境中引導幼兒將剪刀的小嘴巴閉起來,再將剪刀頭朝下,收納入剪刀筒里。并在收納的地方畫上對應的收納圖,用直觀的圖片幫助幼兒鞏固,逐步形成良好的傳遞、收放習慣。
(四)掌握性學習使用剪刀
心理學家布魯姆說過,有效的“掌握性學習”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樂觀的學習態度、必要的學習基礎、充足的練習時間、及時有效的外部“反饋-糾正”系統。要想讓幼兒掌握學習使用剪刀,也可以從這四個條件來幫助幼兒習得使用剪刀的技能。
1.趣味習得正確的姿勢
結合幼兒容易習得簡單、有趣的兒歌特點,可以將使用剪刀的方法編成生動的兒歌來幫助幼兒學習使用剪刀的方法,如“剪刀頭,向前伸,兩個洞洞豎起來,上面洞洞爸爸鉆,下面洞洞媽媽、哥哥鉆,喀嚓喀嚓剪起來。”教師一邊示范使用剪刀的動作(大拇指穿過上面的洞,食指、中指穿過下面的洞,無名指和小拇指抵住把柄),一邊念兒歌,幼兒在兒歌的幫助下,很快就習得了正確的握剪刀方法。
2.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
當幼兒習得使用剪刀的正確姿勢與方法后,就可以開啟使用剪刀的征程啦!幼兒學習使用剪刀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初學時幼兒有點力不從心,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手指精細動作的發展都會影響幼兒操作使用剪刀。因此第一次可以隨意剪紙,幼兒隨意的把紙剪開,怎么剪都可以。在剪的過程中,沒有對錯,他們會大膽的使用剪刀,樂此不疲。孩子們憑借著自己的想象力,看著自己剪出來的東西說:“快看,一個小草莓”“哈哈,我剪出來一個大怪獸。”雖然看似孩子們剪出來的東西沒有一定規律,但插上想象的翅膀,還真有這么幾份像呢!隨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將自己剪下來的東西自己進行組合拼貼,就這樣充滿想象的剪貼畫就誕生了。第二次“剪面條”,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目標:能用剪刀沿直線剪,邊線基本吻合。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大約一寸長的畫有豎條的紙,引導幼兒一手拿著紙,一手使用著小剪刀咔嚓咔嚓的沿著邊線剪,以此來訓練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發展幼兒的精細動作。
3.樂觀的學習心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應遵循“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地、主動地、心情愉快地去接觸和觀察研究。教師可以在“剪面條”前創設游戲情景,如:面館里需要一批面條,需要大家沿著圖紙上面的線剪出長長的面條,當幼兒帶著興趣去練習剪紙的時候,剪紙練習就變得非常有趣。剪完以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幼兒把剪下的面條放到游戲中去炒一炒,燒一燒,玩一玩,體驗剪紙成功的快樂。
4.充足的練習時間
教師可以結合主題內容在區域中不斷創設游戲環境,鼓勵幼兒在情境中使用剪刀,如:在《樹葉的故事》主題中,幼兒撿樹葉、屏貼樹葉、制作樹葉服飾,在《可愛的動物》主題中,幼兒剪水母、剪小魚、剪蛋殼。在《冬爺爺的禮物》主題中幼兒剪窗花、剪雪花、剪雪人。另外,剪刀這一工具也不單單在美工區使用,當幼兒熟練使用剪刀后,教師可以在各個游戲區投放剪刀。如:可以在閱讀區剪貼小人書、在生活區了剪毛豆、剪花生殼。在科學區修建植物枝、葉,用剪刀來收獲自己的勞動成果。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幼兒邊做邊想,手腦聯動,促進幼兒手部肌肉的鍛煉,提高幼兒注意力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使用剪刀的活動是一項實踐性活動,它不僅需要教師考慮用何種方式來引導幼兒習得這一技能,更需要老師用心的觀察、適時地指導,使得幼兒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優點與不足,逐步建立起自信,促進幼兒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