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心理咨詢中的自我暴露也可以運用在學生談話中。以青春勵志劇《云顛之上》中簡兮自暴經歷成功采訪名模艾斯為例,提出教師與學生談話時應遵循自我暴露事件的親歷性、自我暴露態度的真誠性、自我暴露語言的適切性、自我暴露動機的積極性等四個方面,如此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關鍵詞:自我暴露;學生談話;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1)29-0059-03
在青春勵志劇《云顛之上》中有這樣一段小劇情:主人公簡兮代理主持綜藝節目《天下之一》,第一個采訪對象是世界名模艾斯。據傳,艾斯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對媒體有很深的抵觸,從來沒人能挖到她的真實想法,她的童年更是采訪禁忌。不出意外,當簡兮說希望艾斯談談童年經歷時,艾斯便冷坐無言語。面對這樣的局面,簡兮將話題轉到自己的身上,主動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童年——沒有爸爸媽媽,時常被身邊的小朋友欺負嘲笑,她也曾奮力反擊,得到的卻是更多更嚴重的打擊。在那樣的日子里,是奶奶的關心和愛溫暖著她,使她沒有長成一個自暴自棄的壞孩子,并讓她知道:天底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然而,她長大找到媽媽后,媽媽根本不認她,她得到的不過是羞辱。這樣的經歷,讓她更體會到愛的珍貴,使她對生活中曾經幫助過她的人深懷感激。就這樣,艾斯被簡兮感動,首次在公開場合中談及自己的童年經歷——生了一場大病,病情反復發作,激素藥物的刺激使她長成一個超級大胖子,父親厭煩了到處求醫的日子,拋棄了她和媽媽。她曾一度覺得很痛苦,但最終學會了獨立、堅強,不僅戰勝疾病,更是瘦身成功(從200斤變成90斤),成為世界超級名模。走到今天,她覺得那些欣賞、提攜過她的人比她的父親更重要。
在電視劇中,簡兮只是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就成功采訪了視童年為“死穴”的艾斯,使這個從來沒有被成功采訪的問題成為例外。這是因為簡兮恰當進行了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本是一種心理咨詢技術,也叫自我開放、自我表露,指咨詢師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經驗,與求助者共同分享,其目的在于使求助者了解咨詢師具有與其相似的經歷,能體會其心靈的困擾,進而敢于面對并愿意袒露自己[1]。
這種自我暴露同樣適用于學生談話,比如教師發現學生刻意回避某些問題或某段經歷,這些問題或經歷可能嚴重影響學生的發展或帶來嚴重后果時,就可以通過自我暴露的方式打開學生心扉,了解事情真相,進而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推動學生的身心發展。事實上,當學生遇到困擾時,也渴望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自我暴露”,因為適當的自我暴露能夠“為人們的私人世界和外界世界提供一個橋梁,從而使個體較少地感受到社會隔離”,進而得到他人的理解與認同,排解心中的苦悶,走出心理陰影[2]。為了營造安全的談話環境,教師在自我暴露時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一、自我暴露事件的親歷性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學生之所以會回避相關經歷,根本原因在于內心深處堅信:自己的經歷在周圍的人中是少有甚至是沒有的,會使人感到不堪、可恥,會遭到嘲笑、諷刺,因此,沒有相同經歷的人不可能理解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雖然通過網絡、媒體或其他途徑了解到一些與其相同或相似的事件,但仍不能面對自己的經歷,因為那些事件在空間上離自己很遠,降低了事件本身的真實性。對學生而言,教師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生活在學生身邊,他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故事,可以說觸手可及,地理空間上的距離感并不遠。另外,學生一般都具有很強的親師性,年齡越小的學生越崇拜教師,如果看到教師也有相同或相似的經歷,那么學生便會潛在地相信,這段經歷真的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教師暴露一段親歷性的故事,可以讓學生感到教師能真正設身處地地理解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體諒自己的難處,原諒自己的過失,體會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有效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卸下心理防御,愿意敞開心扉,敢于與教師分享一段共通的“秘密”[3]。劇中的簡兮如果不是講述自己的經歷,而是轉述一個他人的故事,艾斯是肯定不會動容的,因為空間距離讓人產生非真實感。
自我暴露本身就是指把“自己真實且重要的信息”告訴他人,因此,真實性可謂自我暴露的首要原則[4]。所以,教師在自我暴露時,講述的一定是一段自己的真實經歷,而不能是一些經過嫁接、改編的情節,也不能是一些發生在他人身上的故事(即使這些故事是真實發生的),更不能是一個杜撰的故事。教師切不可為了誘使學生開口而編造經歷,因為編造的經歷本身具有非真實性,很可能被識破,無論是當場識破還是事后識破,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于教師而言,他可能失信于學生,以至于今后的所有教育甚至所有的言行都可能被學生置疑;于學生而言,他可能永遠隱藏心中的“秘密”,從而形成“心結”難以打開,更嚴重者,將泛化這一心理隱患,導致心理疾病。因此,在自我暴露時,教師一定要做到“有暴必真”。打開學生心門的方法很多,自我暴露雖然有效,卻并非唯一,因此,如果教師沒有相同或相似的經歷,就不能采用這種方法。
二、自我暴露態度的真誠性
自我暴露是否能有效拉近心理距離,教師的態度也是重要因素。很多案例表明:真誠的態度才能感動學生,使學生產生愿意傾訴的欲望。教師自我暴露的真誠態度,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體現:
一方面,認真講述自己的經歷。認真講述就要做到表達清楚,既不敷衍了事,也不含糊其詞,對自己在經歷中的行為不隱瞞,對經歷中的感受不掩飾,讓學生感受到一個真實的自己。比如劇中,簡兮坦言自己在童年被人欺負時采取的報復行為——拿石頭砸別人窗戶,也承認自己對父母親情的渴望等,她的經歷吸引了艾斯,她講述時的認真態度也深深打動了艾斯,令艾斯在了解她的童年后忍不住追問:“那后來呢?”
另一方面,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這里所說的感情,不是指教師對學生的情感,而是指教師在自身經歷中體驗到的情感以及回憶這段經歷時的情感體驗,比如劇中的簡兮講述了自己經歷中的情感是痛苦,回顧這段經歷時的情感體驗是感激、珍惜。在自我暴露時,必然伴隨著相應的情感體驗。教師的情感表達既要真實,又要恰當,對自己的情感既不隱瞞,也不夸大,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并相信教師能夠理解他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