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華
摘要:在小學階段,從四年級開始,部編版語文教材就逐漸編入了比較簡單的文言文,為學生在以后學習文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關注文言文的教學目標和重點。小學教材編選的文言文都是淺顯易懂的短文,盡管如此,學生對于學習生僻又復雜的文言文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基于此,以下對小學語文中高年級文言文學習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高年級;文言文學習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157
引言
文言文是一種特殊的文體,簡單來說,是一種以古漢語為基礎的書面語言文章。文言文,是相對于白話文的一種叫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音律工整、包含多種不同文體。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文言文閱讀是一個教學難點。小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有限,并沒有積累足夠的文言文知識,這就導致學生在文言文閱讀學習中容易遇到很多困難。因此,作為高年級語文教師,就需要反思目前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明確多元化教學的價值,將多元化教學切實融入文言文教學當中,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整體效果。
一、課內外拓展,延伸課堂
小學文言文教學,要重視課堂的拓展性延伸。讓生不僅僅局限于課內的收獲,更要由課內拓展到課外,開闊視野,豐富文言知識儲備。如在教學《書戴嵩畫牛》這篇課文時,學生從文章中已經明白了“耕當問牛,織當問婢”的道理。可是這篇故事的道理不止于此,我課前查閱資料,在課堂上及時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斗牛圖》在幾百年后輾轉流傳到了乾隆皇帝手中,他愛不釋手,對牧童表達了高度的贊賞。可是若干年后,乾隆皇帝到北京順義親眼看了一次斗牛比賽,卻發現,牛的尾巴居然有時候也會向上翹起,和牧童說的并不全然相同!便立刻題詩一首進行反思:牧童游戲何處去?獨放雙牛斗角叉。畫跋曾經關畫錄,錄誠差跋更為差。學生震驚于牧童說的話并非全對,深刻體會到請教專家的同時,還要有自己的觀察與思考,這就是“問”的藝術。課堂40分鐘能拓展的畢竟有限,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課后自主閱讀古文,把課堂拓展延伸到課外,如教學《楊氏之子》后,推薦學生閱讀《世說新語》中的其他故事。學了《伯牙絕弦》后,推薦學生閱讀文言文成語故事《響遏行云》《入木三分》。學了《學弈》后,推薦學生閱讀文言文勵志故事《薛潭學謳》《墨池記》……這些知識是只從課本學習中無法收獲的,因為學生的學習“三分來自課內,七分來自課外”,不可忽視課內外結合對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影響。
二、讀通課文,感受文言之獨特
小學高年級學生剛接觸文言文,所以教學的第一目標就是幫助他們讀通課文。在大多數的語文課堂上,常見到教師很認真努力地解析文言文,學生也在很認真地記筆記。這種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會讓教師很累,也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變得很被動,最終會導致學生失去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打擊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文中的注釋,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互相幫助理解文中的字詞含義,達到讀通文本的初級目標。以教學《自相矛盾》為例,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可以做一個教學實驗:選擇兩個語文基礎相差無幾的班級,一個班級請教師仔細講解認真分析;另一個班級組織學生合作,借助文中的注釋自行學習。一段時間之后立刻組織這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文言文翻譯的檢測,檢測結果就展示了這兩種教學方式的差異:教師口干舌燥的講解并沒有學生自己借助注釋讀通課文的效果好。這是因為教師精講的課堂沒有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考慮在內,也沒有將學生當成課堂的主體。
三、多元實踐加強學生文言文學習效果
在文言文的教學中,還需要關注學生的練習實踐。通過實踐,讓學生進一步對文言文加深理解,同時對其中的一些知識加以利用,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第一,可以設置經典誦讀活動。除了引導學生對文言文課文的朗讀之外,還可以從課外引入一些文言文經典篇目,組織誦讀活動,增強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語感。比如,可以引入《論語》中的一些經典篇目,組織學生進行誦讀。第二,可以創設角色表演活動。小學語文高年級段的文言文課文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比如《學羿》《兩小兒辯日》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代入課文中的角色,表演課文中的故事。比如,《兩小兒辯日》就涉及了孔子與兩名小兒三個人物,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三人一組,分別扮演孔子與小兒,依照課文內容展開表演,將文中的對話還原出來。通過表演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切身體會,從而加強理解。
四、重視文言文朗讀
無論文言文的聲韻,還是文言文的文字,都具有一定美感,尤其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具有較強的韻律,可以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獲得美的享受。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引導學生帶著感情誦讀文言文,要求學生吐字清晰,能流暢、正確地朗讀課文,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充分呈現出來。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文言文的范讀錄音,再由教師為學生進行范讀,在課堂中營造良好的氛圍,激起學生的誦讀欲望。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誦讀文言文,使學生更好地感受文言文的情感與立意。
結束語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的文言文教學中,尚且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導致文言文教學整體效率不高。語文教師需要重視這些問題,然后基于多元化教學的理念,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實踐三個維度著手,展開多元化教學,切實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劍峰.小學語文高年級文言文教學初探[J].新課程,2020(34):18.
[2]周鈺鋼.試論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4):156.
[3]朱君慧.論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