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幫洲
摘要:在農村小學數學教育中,由于學生缺乏父母的陪伴與教育,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無法得到父母的指導和幫助,從而使得農村小學生在數學身體的過程中,無法正確理解題目意思,從而無法給出正確的答案,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農村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承擔起分擔數學家庭教育的重任,積極在課堂上培養學生數學審題的能力,從而使得小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
關鍵字:核心素養;農村小學數學;審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272
引言
在現代小學教育中,學科素養成為了教育的重點,而農村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都會面臨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良好的審題習慣無法養成,學生無法解決數學實際問題,極大的影響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
一、從題目細節出發,促使學生形成審題習慣
在小學數學解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留足審題的時間,要讓學生在充足的時間下理解題目,從而有助于數學問題的解決。教師在審題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關注題目中的細節,抓住題目中關鍵的內容,引導學生借助這些內容,結合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在審題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出題人的意圖,引導學生避開審題中各種詞匯的陷阱,促使學生正確理解題目意思,讓學生在題目細節的審閱中形成良好的身體習慣[1]。
例如,在三年級《5倍的認識》學習中,學生在學習本課知識后,對于倍數數值之間的關系理解不夠深刻,容易混淆,特別是在相關問題的解決中,對題目的意思理解存在誤區,從而影響題目的解答。如題目:三年二班的學生搬桌子,一共搬了114張,五年級搬運的數量是三年二班搬運數量的2倍,那么五年學生搬運的桌子一共多少張?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如數字、班級、倍數等,引導學生反復對題目進行閱讀,理解倍數相關信息的關系,從而促使學生正確理解題目意思。教師在本課中,要設計各種倍數題目,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審題思路,從細節出發,不斷對學生審題的思路進行糾正和優化,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審題的方法
農村小學生父母不在身邊,在數學的學習中唯一的依靠就是數學教師。教師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除了重視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還應該從數學的基礎出發,在日常的教學中積極滲透數學審題的方法,從而彌補農村學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小學數學題目相對簡單,教師可以在審題的過程中,將題目的信息轉化為圖表和圖形的形式,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設計數學題目,引導學生自己將其轉化為圖表或圖形,并將自己對題目的理解進行講解,教師根據學生的理解進行補充,并對學生理解的薄弱點進行統一的講解和強化。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方法,可以借助學生互助的方式,讓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互相指導進行審題方法的實踐,從而促使學生審題能力的提升。另外,在審題方法推廣中,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不同的年齡階段,對低年級要以理解題目為主,對高年級則需要學生在題目中了知出題人的意圖,題目涉及的知識點等內容,從而促使學生審題能力的提升[2]。
三、重視審題在生活中的應用
小學數學學習的核心是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然而,無論是教材還是試卷,其中的題目內容與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教師在培養學生審題能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逐漸認識這種差異,積極將自己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關聯,讓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借助生活去理解題目,從而促使其解題效率的提升[3]。
例如,在六年級《6百分數(一)》的審題教學中,教師在研習數學教材后,圍繞著本節百分數的知識點,設計相應的題目,借助審題的訓練,在加深學生對百分數理解的同時,促使學生審題能力的提升。本節百分數較為抽象,教師可以從生活出發,設計相關的題目,如:一件衣服的進貨價格為100元,售貨員要想獲利10%,那么衣服售出的價格應該為多少?其中衣服、進貨、價格、獲利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只要理解這些詞匯,就能很好的理解題目中百分數的含義,從而正確理解題目意思,最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引導學生逐漸掌握不同類型題目的審題方法
小學數學知識應用較為廣泛,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題目的類型繁多,內容豐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學到各種不同的生活常識與知識,自身的審題能力也能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教師在審題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題目類型進行分析、標注,并備注相應的審題方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累的大量不同類型的審題方法和技巧。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題目進行匯總和分析,總結出不同類型題目的特點和審題方法,從而便于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遇到相同的題目,能夠快速理解題目的意思,從而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重在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培養,而審題是問題解決的基礎,面對審題能力較為薄弱的農村學生,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立足于教材內容,積極引導學生練習審題,讓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審題的技巧與方法,從而促使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方梅芳. 淺談在核心素養下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審題的能力[J]. 考試周刊,2020,000(010):61-62.
[2] 高偉偉. 核心素養下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審題的能力.
[3] 鄭際錦. 如何在核心素養下提高農村小學數學審題的能力[J]. 明日(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