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麗 劉芳
摘要: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伴隨幼兒一生的發展,以教學引導的方式通過讓幼兒認知眼部的構造與用途,則會使得幼兒可以更好地學會保護自己的眼睛,并且以家校合作交流的方式,幫助幼兒進行視力問題的改善,從而不斷地提升幼兒愛眼、護眼的意識。
關鍵詞:家園合作;共護;幼兒視力健康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299
引言
當前,越來越多的幼兒都出現了佩戴眼鏡的問題,不僅僅影響到幼兒的學習與生活。作為主要實施幼兒教育的教育場所,幼兒園需要與家長一起,共同地承擔起維護與增進幼兒視力健康的責任,此文,以小見大,以幼兒園的真實個案為基礎,分析影響幼兒視力的常見誘因,并且根據相應的家園合作化的方式,力爭改變幼兒園的幼兒用眼教育現狀。
一、幼兒的視力重視的必要性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3-6歲的幼兒正處于視覺發育的敏感階段,兩眼的正常視覺功能發育還未完善,因此,需要從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的習慣方面,對視覺健康的發展進行管理,將其作為幼兒園健康生活的主要措施。但在當前的教學中,因家長與教師對幼兒的視力管理不當,導致幼兒的視力管理問題,該問題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視,幼兒園越來越多的幼兒需要通過佩戴眼睛,以此矯正視力,幼兒的健康問題刻不容緩。
二、幼兒視力受損的常見病因
我們就相應的問題,進行了走訪,對部分視力問題比較嚴重的幼兒進行了相應的采訪,根據采訪得出,首先幼兒因父母長期忙于工作,對孩子疏于管教,因此,從小幼兒的管理,都是有爺爺奶奶負責,但幼兒對于閱讀習慣書寫習慣以及用眼習慣的培養,都是從小開始的,一旦形成,難以調整,第二,幼兒園需要面對前書寫、寫字、看書等學習任務,幼兒在視力發育不良的前提下,過度用眼,會導致幼兒的雙眼疲勞,因此,相關眼科醫學研究者,不建議幼兒在4歲之前,過度地使用嚴謹,做一些比如寫字、畫畫等較為精細的事情。
其次,家長在引導幼兒進行學習時,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對幼兒進行知識的掌握方面,對于閱讀的正確姿勢、距離書本的距離,以及閱讀與學習的時間幾乎不做具體的要求,家長也缺乏科學的用眼認知。
再者,幼兒從小比較喜歡吃甜食,比如糖、水果等,家長本著對幼兒喜好的順應,也會經常將甜食作為對幼兒良好行為以及進步的獎勵。造成長期糖分攝入過量。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對食物中糖分的獲取,會導致吸收,需要消耗維生素B過量食用糖類食物,造成維生素B的缺乏,從而會影響到視覺神經功能,出現近視的行為。
最后,長期的室內活動也會減少室外活動的時間,導致出現不愛運動的現象,在長期的室內活動中,因受到家長的影響,活動的時間少,綠色植物觀看以及遠眺等調節眼部視力的行為較少,會影響眼睛的發育,因此,需要教師與家長盡可能地多引導幼兒走出戶外,使得眼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休息。
三、以家長為起點,實現家校結合教育
對于家長來說,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在與家長進行多次的溝通后,以家長會的形式倡導采取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機會,面向整體的幼兒,進行專題性的用眼知識講座,這也需要由家長進行參與,舉行親子化的游戲活動,讓家長與幼兒之間,對用眼問題達成共識。除此以外,在用眼方面,家長需要做好榜樣,以自身用眼的良好習慣去引導幼兒,比如,剛睡醒或者睡前,在視覺功能較弱的前提下,不可過度用眼,需要將手機以及燈光的光線,調整得相對比較柔和。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在視覺的保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實現家校聯動時,教師需要向家長進行走訪,以翔實的醫學知識以及視力的數據檢測,向幼兒的家長溝通幼兒的眼睛問題,同時也需要向其宣傳科學的育兒理念,再者,建議其在本階段,應當輕知識,重用眼習慣的培養進行學習,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盡可能地有父母的陪伴。
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積極地通過家園的聯系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幫助家長樹立必要的護眼意識,以及用眼知識,同時,需要邀請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主題教育活動中,需要實現家園教育措施的相一致,改善飲食結構。
四、眼部護理活動與日常教學的滲透
比如,教師可以在每節課前,先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的眼部護理活動,比如眼保健操等,通過行為習慣的塑造以及用眼、護眼的教育政策,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另外,教師可以專門設計情景化的游戲教學,比如,讓幼兒體驗看東西模糊、朦朧等視覺工功能障礙引發的用眼痛苦,以看不見壞結果的假設引導幼兒進行對嚴謹的珍視。
除了對眼部日常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將特殊幼兒因視覺障礙導致日常需要人照料的生活紀實視頻,進行播放,引導幼兒觀看,進行科學化的引導,或者為幼兒朗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書籍資料,讓幼兒更好的領悟到眼睛的寶貴。
總結
眼睛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教師需要抓住多項的教育機會,引導視力保護知識與方法,同時,結合家庭教育,一起促進孩子視力保護的活動開展,雙管齊下保護幼兒視力。
參考文獻
[1]王艷平.家園共育助力幼兒健康成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47.
[2]劉娟.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情感讀本,2019:26-26.
[3]何靜.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J].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2019:23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