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興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進,我國的教育專家針對于現階段的教育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到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出現了無效教學的狀況,如教師沒有設定清晰的教學目標,也沒有采用新穎的教學手段,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相對機械化,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基于此,以下對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382
引言
語文學科內容廣博,與日常生活的關聯最為緊密,良好的語文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以及個人文化素養提升都有重要意義。這也是教育工作者始終關注和探討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原因所在。小學語文,尤其是六年級小學語文教學開始是在原有基礎認知內容學習基礎上,逐步融合文化學習理念,灌輸文學觀念的關鍵階段,該階段通過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有利于為以后的語文學習,乃至各科學習和個性能力發展提供重要助力和支持,這也體現了文章研究的重要理論參考和借鑒意義。
一、設置課堂辯論活動,深入思考
在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不再是培養知識性的人才,而是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效的思考,在遇到不同的語文問題時不再是給出一個固定的答案,而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辯證地分析問題,得出綜合的結論。如在學習《將相和》這篇課文時,學生對于文章中的兩大主人公有了基礎的了解,一位是藺相如,另一位是廉頗。在評價藺相如時,學生的看法相對統一,認為藺相如深明大義,機敏聰慧。而在評價廉頗時,學生產生了明顯的分歧,有的學生認為廉頗有勇無謀,雖然英勇善戰,但遇到問題時較為沖動。而有的學生認為廉頗知錯能改,雖然他的個性較為急躁,但是在發現自己的錯誤時也愿意坦然地面對,主動解決自己的問題。針對于學生所存在的這一分歧,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相應的辯論活動,在辯論環節,學生可以分為兩大主要的陣營,從不同的角度來論析廉頗這一人物形象,并且列舉具體的事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首先需要收集豐富的資料,以此保證論點的合理性,在這種情形下,可以有效地拓寬學生的人文視野。其次,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還能了解到其他同學所存在的不同想法,學會換位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發展學生的多維思考能力,讓他們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進行綜合的分析,更加辯證地看待問題,以此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思維能力。
二、以境激趣,搭建交流討論平臺
情境創設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讓學生產生愉悅心理,有利于學生投入學習之中,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同頻共振,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如講解《絲綢之路》這篇課文前,教師要求學生課前利用一定手段搜集、整理、加工、獲取有關絲綢之路的信息,學會簡要地進行概括。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以及所獲取的信息,教師開展針對性的教學。通過利用相關圖片、地圖或者影像創設情境,讓生生之間互相交流,講述最喜歡的部分,體會絲綢之路在東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接著創設“絲綢之路的價值與意義是什么”問題情境,進一步讓學生們自主思考、探究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同時,也讓學生嘗試分析“為何稱之為絲綢之路”,從而深刻了解西部的輝煌歷史,進一步理解絲綢之路在經濟發展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激發學生們對于西部歷史的了解,以及對絲綢之路故事的閱讀,讓學生們產生對祖國美好山河的熱愛。同時也激發出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熱情,產生民族自豪感。
三、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就要制定出適合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進而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設置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學情,當學生無法解答時,教師千萬不要置之不理,而是要能進行適當的指導。比如,在教學《松鼠》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明白文章利用了恰當的形容詞、比喻句等,把松鼠外形特征寫具體,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美麗與可愛。教師在指導學生精讀課文,了解松鼠習性時,可以讓學生換位進行思考“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解給自己的生活習性呢?”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說出自己對松鼠其他方面的了解。在通過教師合理化的引導之后,學生自然能夠掌握介紹動物的方法與技巧———可以利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合理清晰的結構,鮮明的事物特征,以及適當的說明方法等。這樣的教學形式,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教師在學生進行匯報交流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
四、嘗試多媒體教學,創新教學方法
在信息化時代發展背景下,教育領域早就已經開始推廣新媒體教學,各類新媒體資源的應用也屢見不鮮。為提升小學六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合理利用新媒體資源,以信息化手段實現更加生動的教材展示,可以讓學生提升興趣,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例如,在學習《難忘的潑水節》一課時,很多學生單一憑借課本閱讀很難完全體會其中的思想情感,通過引入相關視頻資源、圖片資源、影視片段等,都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節日起源、風俗、節日氛圍等。理解傣族潑水節作為獨特的民族風俗所承載的祝福寓意。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只有轉變傳統的教育思維方式,改變單一而枯燥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當學生主動思考、懂得協作、積極探究,自然就能使學習真正發生。這樣的課堂也才是樸實、扎實而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賈乙.芻議小學語文高年級“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J].考試周刊,2020(67):29-30.
[2]王靜.淺析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如何讓課堂更高效[J].中國校外教育,2020(05):117+121.
[3]李迎香.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05):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