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飛
摘要:少先隊的精神及風貌都主要表現(xiàn)在文化方面上,所以推進少先隊地方特色文化的現(xiàn)實意義非常大。在新課改這一背景之下,著重要求了需通過校本建設來達成對學生們個性化的培養(yǎng),從而形成地方課程及校本課程于一體的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建特色化學校。推進少先隊地方特色文化能夠對校園文化建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將主要分析如何在中小學推進少先隊地方特色文化。
關鍵詞:少先隊;地方特色文化;推進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437
學校方面應結合實際狀況和大多數(shù)學生的特征,推進少先隊地方特色文化,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進行豐富多樣的活動,使每一位隊員都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
一、創(chuàng)建良好的環(huán)境文化
(一)讓校園文化更加突出
在建設校園文化的時候,需格外注重建設著少先隊環(huán)境文化的方面,將紅色主題文化布滿整個校園,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在隊旗文化中,可在校園內突顯隊旗的形狀,從而充分發(fā)揮出對其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且還可將班牌設計成小三角形的形狀,在長廊中設置隊旗的圖案,此外還可在操場中放置大隊隊旗等。其二是借助墻壁的作用,可在校園內墻設計書法報、畫作展示等,還可以專門布置一個宣傳欄,向師生展示出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或者比賽中的先進個人等。如此一來,校園氛圍就會更加濃郁,調起環(huán)境對學生們的感染作用。
(二)使陣地文化有特色
應充分發(fā)揮出少先隊廣播等陣地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室布置中,可布置中隊角,呈現(xiàn)名人事跡、隊員的代表作等。在建設少先隊隊室的文化時,可在教室的墻壁上寫出激勵的語句、以及把大隊的活動成果、或者獲獎呈現(xiàn)出來等,進而產生對每一位學生的激勵作用,幫助他們樹立起良好的目標[1]。
二、通過本土文化傳統(tǒng),更新思想,啟迪中小學生
少先隊是擁有代表性的青少年組織,自始至終,其在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指引下,出現(xiàn)了很多的模范和集體,成為國內少年奮發(fā)向上的榜樣。這屬于少先隊的財富,更是其文化的主要核心。此外少先隊還應有自己的教育模式、禮節(jié)等,這必將會成為引人奪目的風景線,主要參考以下三個內容:
(一)結合革命歷史,對學生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少先隊是由抗日兒童團等衍生而來,在那個時期,他們積極配合黨的工作,進行了很多影響力強的活動,比如石揚光、劉胡蘭等塑造的形象就突出了青少年的個性,不僅和社會現(xiàn)實相貼切,還和文化特性有著極大的關系。
例如可為其講授《一把七星刀的故事》,年僅15歲的石揚光,面對敵人的威脅毫無懼怕,最終保留了這把刀,同時也使這把刀成為了長征的見證物。在先輩們的身上,充分表現(xiàn)了我們國家的青少年熱愛黨、祖國、以及人民的崇高思想,是新時代教育少先隊員的絕佳內容,不可忽視。此外還可在國慶、八一建軍節(jié)等帶領隊員們到附近的愛國主義陣地進行現(xiàn)場學習,幫助他們每個人形成愛國主義精神,同時還要教育他們可以向先輩們一樣為民主而奮斗。又例如,可帶領隊員們去湄潭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九軍團司令部舊址進行參觀,從而對他們施行真正的革命教育,使他們都具備紅色基因。
(二)增強禮儀教育
要是想有效的增強禮儀教育的話,首先就要認真做好每周的升旗儀式。通俗來看,禮儀就是禮節(jié)和儀式,在少先隊中,儀式涵蓋了生動形象且豐富的教育內容:莊嚴的隊列,可不斷增強他們每個人的組織觀念。慷慨激昂的號聲;振奮人心的隊鼓聲;還有舉手敬禮,這些都打開了他們的心扉,感染其情感,進一步加深了五愛教育。
(三)宣揚愛心教育
充分宣揚身邊的好人好事,創(chuàng)建教師愛心文化,讓教師貫徹教育規(guī)律,用愛心公平對待每一位隊員。我們都知道,只有在愛的氛圍中,才會形成責任意識,也只有教師真正地去愛隊員,他們也才會更加愿意接受教育。
例如,可為他們詳細介紹:排雷英雄杜富國的事跡,在家鄉(xiāng)湄潭縣的春晚現(xiàn)場,杜富國以崇高的敬軍禮,感謝家鄉(xiāng)對他的關心。此外還應積極鼓勵少先隊員在平時學習中、或者生活中,盡自身力量做一些好事;在每周的休息時間帶領少先隊員進行一些公益活動,比如關愛留守兒童等,這樣就會在最大程度上激起每一位隊員的愛心,由此可見,愛心教育也是推進少先隊地方特色文化的主要內容[2]。
三、使隊員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
在開展實踐活動的時候,需以社區(qū)活動作為基礎,借助豐富的社會背景,充分發(fā)揮出在社區(qū)內的教學資源,進而使教育更加有效。在對少先隊員進行教育的時候應全面使用社區(qū)的豐富資源,挖掘其中的各種力量,給予他們接受教育的機會。例如在進行小公民主題的活動時,就可邀請社區(qū)中的領導來為隊員做針對性的專題報告,指引其向著更高層面進行延伸,以此提高每個人的社會責任感,感悟出自身的行為屬于公民職責的體現(xiàn)。此外,還可以全面借助社區(qū)的力量,來積極引導隊員們的業(yè)余生活。隊員身邊的人從事著各種職業(yè),有文化高的、有閱歷廣的,他們都能夠成為臨時教師,使隊員們可以從他們身上掌握到在學校中學不到的知識,并且還可以定期安排他們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培養(yǎng)他們從小就能夠學會關愛他人。
結束語
總的來說,少先隊文化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所有隊員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果。優(yōu)質的少先隊文化一旦形成,那么就一定能夠影響到隊員的思維和行為,進而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其實就本質來看,教育就是師生共同進步,并在這一過程中,兩者都需要一起奮斗,積極參與其中,這樣就會有效推進少先隊地方特色文化,并且還會使團隊文化具備更加靈動的精神。
參考文獻
[1]李娜.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在少先隊活動中的滲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214.
[2]許玲玲.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的德育價值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