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雨晨,全繼剛,潘 寧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浙江紹興312000)
對外貿易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對我國外貿行業影響重大。據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我國外貿進出口4.12萬億元,下降了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了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了2.4%。而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都出現下降的情況,服裝的出口總額為1 122.6億元,同比下降了18.7%。紡織品出口總額為962.3億元,同比同樣下降了18.7%。
據中國海關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紹興外貿出口增長15.6%,高出全國10.6個百分點;而2020年1-2月紹興出口額為106.54億元,同比下降19.3%,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紡織業的外貿出口黃金時期,加上國外疫情以“冪次方”的速度大范圍擴散,紹興市很多紡織外貿出口訂單被通知延遲或是取消,而紹興市的大、中、小的紡織外貿企業都是向外型的,這使得紡織外貿行業受到巨大的沖擊。根據2018年到2020年越城區出口總額顯示(見圖1),紹興市的紡織外貿在2020年仍有上漲。根據行業市場分析得出,在疫情期間大量訂單堆積,到2020年下半年,堆積的大量訂單出口,抵消了疫情時期的出口下降。但調查發現,由于疫情后的客觀原因,海外航運公司大幅度漲價,國內企業訂單量開始大幅度下降。

圖1 越城區出口總額
在2020年6月以后,由于國家抗疫取得巨大勝利,我國紡織外貿已經開始回轉,但現在許多大中小的外貿企業對國際貿易都處于觀望時期,復工復產并不代表紡織外貿出口取得勝利。在疫情過后的6個月里,紹興市的外貿出口訂單暴漲,各物流港口均出現爆倉現象。但經過一輪訂單暴增后,各紡織企業在2021年面臨了新一輪的挑戰:出口訂單量逐步減少,市場競爭壓力增大,海外客戶聯系困難等。
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長時間在海外蔓延,影響紹興紡織外貿企業在國外市場的開拓,市場開拓的前提是國外原有的客戶還愿意接受中國的紡織產品。經實地調查了解,無論是國內企業還是國外客戶現在都處于觀望狀態,紹興市的紡織外貿業主要出口地區是中東、非洲、南美、美國和歐洲,再加上在疫情期間美國對中國紡織業出臺了限制進口的政策,據紙金網美元匯率周線圖(見圖2)所示,美元匯率從疫情以來逐步下跌,客戶面臨尾款上漲、虧盈結果的不確定性,相對的,紹興市許多企業也擔心其他國家貨幣匯率起伏不定,也不敢貿然接單。這些都對紹興紡織外貿出口以及海外市場拓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圖2 美元匯率周線圖
據調查,紹興市紡織原材料一般都是從江蘇和山東采購到紹興本地進行印染,在后疫情時期,“華芊”等原材料漲幅很大,根據紡織品原材料漲幅百分比(見圖3)可見,多種原材料漲幅幅度達30%甚至60%以上,更夸張的是僅僅幾個月的時間有彈力的氨綸材料從2萬元一噸漲到了10萬元一噸。原材料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對于瀕臨破產的中小企業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圖3 部分紡織品原材料漲幅百分比
2020年疫情暴發期間,出口物流貨船停滯,大量訂單延遲或取消;在后疫情時期,物流逐漸開放,訂單需求量急速上漲,相應的貨船費用同樣上漲。通過調查了解,在后疫情時期,因訂單量上漲,甚至出現許多貨流港口爆倉的現象,比起貨物出口的昂貴費用,紹興市的紡織出口的回流資金勉強能夠平衡。但在2021年,訂單減少、原材料價格上漲、物流價格仍然不跌,紹興許多紡織外貿業因此受到嚴重沖擊。據紹興摯誠針紡織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從寧波港轉曼薩尼約到墨西哥的航運價格數據(見圖4)顯示,航運價格上升幅度巨大。企業將原來訂單的CIF模式交易轉變為FOB模式來應對航運價格上漲,導致很多國外客戶面對高昂的航運費用選擇了暫緩交易或者轉移訂單等。

圖4 2019-2021航運價格變化表
疫情期間由于長時間的封城,未返鄉的員工,在疫情結束會便立刻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再者國家正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很多年輕人都選擇留在家鄉就業,也導致了城市工廠勞動力短缺。而勞動力的短缺直接影響到的是外貿訂單的及時交付問題。在后疫情時代,企業重新接到了單子卻沒有能力按時交付,這也會讓外貿企業面臨違約風險。同樣,這也是訂單量減少或轉移的部分原因。
政府應設立工商政策咨詢服務熱線,積極向大中小企業宣傳解釋復工復產、財稅、金融、信保、參展、法律援助、防疫物資保障等措施。現在資金流轉不通是外貿企業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政府應加大出口退稅的扶持力度,在退稅政策上要確實落地;除此之外,金融服務機構應該降低中小企業貸款門檻,致力外貿服務,并且利用外貿交易信保政策,減少企業的資金回流壓力,同時做好法律援助的咨詢,對“兩反一保”應訴的企業迅速內補到位,以避免中小外貿企業在疫情中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
外貿企業要在疫情過后的發展中找到適合企業的發展路線,丟掉傳統的國外參展、面對面交流的思想,及時掌握市場變化,在后疫情時代企業可以采取線上廣交會來交流經貿消息,幫助更多的外貿企業順應因疫情帶來的市場變化,鼓勵企業參加阿里巴巴國際網站、made in china等類似于線上展銷會,及時掌握線上招商實用技能。對于紡織外貿公司來說,線上會展可以利用3D技術將自己的產品全方位地展示給世界各地,并在會展上通過直播等形式講解,這也克服了傳統會展人流擁擠、嘈雜的缺點。目前紹興紡織企業積極參加“云展會”來增加業務出口,國際網絡直播也成為紡織業熱門的銷售渠道。
在中國紹興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柯橋片區的基礎上,紹興市應該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創立與高校合作的紡織外貿企業數字貿易試驗平臺,將紡織外貿跨境電商產業鏈和互聯網的大數據信息融合其中,打造一個特色化、便捷化、精準化、全球化的紡織數字貿易平臺。數字貿易平臺最大的好處就是降低貿易成本,根據要求精準匹配企業與客戶,省去了面對面談判、跑市場、找貨源等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貿易的成交效率。紡織業跨境電商應尋找多種特色優勢企業,提升企業數字貿易的價值鏈,更要幫助中小紡織跨境電商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企業也應該加大投入使用數字技術,將數字化運用到公司管理中來,運用數字技術帶動紡織企業的轉型升級。
如果能實現紡織數字貿易平臺的全球化,將全球紡織企業和客戶匯聚其中,中國紡織企業將會獲得全球大量訂單,這將會倒逼產業升級,促進企業向數字化轉型,用機器取代勞動力,用數字基礎設施、技術和高科技人才的結合來創新企業生產。同時機器代替人工,也可以很好地解決未來企業面對類似于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時,生產量下降、員工短缺等現實問題。基于目前中小企業IT基礎和信息化程度十分有限,若想通過自己實現數字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但通過互聯網平臺,企業便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加快數字化轉型,以增強跨境電商園區的凝聚力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大力推進優秀跨境電商的試點工作,發揮模范企業的示范作用。后疫情時代我國外貿發展必須要吸取教訓,在應對不確定因素威脅時,必須要有未雨綢繆的意識,緊隨時代發展,多方位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傳統企業逐漸轉型為數字企業。
外商對我國疫情爆發產生抵觸,撤資回國,都給紹興外貿企業帶了不可小覷的影響,因此對于企業對外商的服務以及政府對外商優待都是挽留和重新招攬的橄欖枝。在后疫情時代,國外疫情形勢蔓延嚴重,反觀我國疫情防控的勝利,各外貿企業在對外招商時都可以利用我國疫情管控優勢進行宣傳,并且加強與重點外商代表的日常聯絡,多形式舉辦經貿對接、座談聯誼活動,同時我們也因該做好外商子女的入學審核,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困難。進一步提升企業辦事效率,降低外貿企業制度性成本,規范企業收費,支持企業用足用好加工貿易政策,依法申請延期繳納稅款提升出口退稅審核速度,加大爭取退稅指標的力度。各外貿企業要利用好“政企面對面”等平臺,政府也可以通過平臺來多角度聽取外貿企業呼聲,多層次解決企業碰到的困難。
疫情過后,大部分企業開始意識到人才缺失的問題。經了解,外貿團隊中的人才儲備是非常短缺的,企業開拓市場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人才敏銳地捕捉目標,再加上團隊配合達到目標。同樣,在大數據時代,數字型人才也成了必不可少的關鍵性條件,企業更是需要了解大環境,順應新時代,招收數字型經營人才及培養外貿知識兼備的復合型人才。在紡織業數字貿易中也需要引進數字經濟創新人才,支持企業創新技術服務平臺,來推進數字經濟成果轉化、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企業應該重視數字化人才培養,一方面要積極引進高素質數字化創新人才,同時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式定點培養優秀人才;另一方面紹興市紡織企業可以制定數字化培訓計劃,對企業內部員工進行數字化培訓,學習內部數字化管理知識及電商運營數字技術。通過以上人才培養計劃,來促進數字技術與跨境電商的融合發展。
如果在企業文化中增加更多的人文關懷,讓原有的員工感受到像家一般的溫暖,甚至將企業當作自己的家一樣,外地員工在復工時也會及時投入工作。在招收外來員工時,各個企業可以走進社會,引領員工到各個工作崗位實地考察,感受企業或工廠的工作氛圍,以此來吸引他們留下來。還可以通過在招聘網站上投放廣告,印刷企業的宣傳資料、卡片等等,或者在高校招聘會上擺放廣告,無論是資料還是廣告其中一定要包括企業的基本情況、外來發展趨勢、企業的方針政策、企業文化、產品特征、工作內容和特性。這些相當于企業的自我介紹,這也是員工對企業工廠面試的重要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