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標,鄭 欣
(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2)
在如今信息爆炸時代,人們每天需要面對海量的信息與日趨復雜多變的社會,導致精神上產生焦慮與壓力,開始厭煩復雜繁瑣的事物,渴望擁有一個簡單輕松的生活居所,享受簡單而又有品味的生活。極簡主義在實用主義的基礎上盡可能地進行簡化設計,化繁為簡,將人們從復雜的生活中解脫出來,在室內空間中以極簡的設計手法給生活做減法,滿足人們對居住空間環境最本質的需求,營造一種更為人性化、輕松與自然的生活方式。因此,極簡主義吻合了當代人的內心需求,成為現代家居空間中最為流行的設計風格之一。
極簡主義(Minimalism)又稱為極簡派藝術,其不單是一種藝術流派,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設計風格。其設計中表現為摒棄多余、無用的裝飾性元素,在保留其本意的基礎上做到盡可能的簡化,消弭設計形式給觀者意識帶來的壓迫性,留下充足、自由的想象空間。因此,極簡主義設計雖然形式、元素看似簡單,但其內涵豐富而深刻,有“少就是多”的藝術意境,應用在家居空間設計上往往給人簡約輕松、品味優雅的感官體驗。
1)形式上的簡約性 極簡主義在設計形式上提倡使用簡單的幾何造型,拒絕多余的表面裝飾,強調整體的統一。簡約的形式呈現出簡單明了的視覺效果,不會產生復雜、多余、壓抑的感覺。
2)功能上的實用性 極簡主義雖在形式上簡化,但其功能的實用性并沒有被忽略,反而得到精益求精的重視。極簡主義追求的“簡單”是一種生活方式上的簡單,通過一種簡單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這種簡單恰好是效率的最大化,最終使生活變得簡單。因此,極簡主義的功能明確、簡約與實用并舉,滿足了人們最為真實的需求。
3)質感上的自然性 極簡主義摒棄多余的外觀修飾,追求空間上的純粹性與真實性,自然呈現出質樸的美感。自然的空間質感直觀地帶來簡單、舒適、愜意的感受,以最本質的內容引發居者的情感共鳴。
在20世紀30年代,世界著名建筑師密斯·凡德羅提出了功能主義設計的美學口號“少即是多”,認為裝飾即罪惡,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追求極致簡潔的建筑表現。因此,現代主義設計是極簡主義的起源。但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設計在全球盛行并過渡為國際主義設計,逐漸走向形式主義的道路,為了形式的單純性甚至放棄了某些功能要求,發展成形式上的極簡主義,形式比功能本身更加重要。這種形式下的極簡主義設計忽視了人的心理感受,在空間上表現為冷漠、刻板而單調,同時,國際主義設計的普遍標準也抹殺了建筑的地域性與文化性,極簡主義只剩下一個空殼,成為為了形式上的極簡而極簡。20世紀70年代,經濟與文化的繁榮促使人們開始追求繁華多姿的生活享受,重視人性的關懷與個人的情感、文化需求,出現了為反抗現代主義的后現代主義,設計風格開始追求形態的隱喻、符號,追求裝飾的文化性、歷史性,與現代主義的簡樸、嚴肅絕然不同,并且主張新舊融合、兼容并蓄的折衷主義立場,強化設計手段的含糊性和戲謔性。如室內空間出現的歐式古典風格、地中海風格、美式鄉村風格等均是這一理念的體現。但在消費社會中設計從開始追求個性、多元化慢慢演變成對物質的攀比追求,鋪天蓋地的符號消費讓人們開始感到厭煩,同時,信息時代的過量信息與快節奏工作生活的壓力,讓人們開始渴望輕松、簡單的生活,正視生活的本質需求。因此,極簡主義再次流行起來。但此時的極簡主義在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之間進行了取舍,既保留了實用主義,又體現了對人性的關懷。在室內空間設計中表現為去符號化和裝飾性,讓空間回歸生活的本質狀態,讓人感受到空間的溫度和情感。
空間布局作為室內設計中最為重要的一步,布局的形式與特點直接影響著空間使用與氛圍的營造。極簡主義在空間布局中主張在保障空間合理性的基礎上,追求空間的簡潔性,營造舒適、輕松的居住環境,滿足當下人們內心中對平靜、簡單的渴望。它在空間布局上的特點主要有3個。
1)開放式的空間布局 在極簡主義設計風格的家居空間中常使用開放式空間布局,多個空間板塊相互貫通,如客廳、餐廳一體,臥室、書房一體,以及開放式廚房、軟性隔斷等。開放式的空間布局具有優良的空間通透性,有清爽的視覺層次感,給人以簡潔、大氣的空間感受。
2)流暢的行為動線 極簡主義在動線布置上結合個人的生活習慣,根據各個空間之間的動線,合理布置陳設家具,人在空間活動時更為流暢、便捷,從而提升活動的舒適度。在進行動線設計時,盡可能去掉非承重結構和墻面,以呈現開放、自由的空間格局。動線之間主次有序,避免相互之間的干擾,以保障空間的流暢性。
3)簡化家居擺設 在空間內只保留常用的一些家具,舍棄多余的,留下必要的,只添置少數幾件能夠渲染室內氛圍或突顯居住者個性的特色裝飾品或藝術品,使空間簡潔又有獨特個性。
色彩是給人的第一視覺印象,是一種情感語言,對人的生理與心理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室內空間影響空間的舒適度與環境氛圍。極簡主義家居空間的色彩以中性色為主,在整體上追求色彩搭配的一致性,在局部區域以一些強烈的對比色彩進行點綴,增添整體的鮮活力。主體的中性色主要是黑色、白色、灰色與材料本色,在大面積的素雅顏色下再突出幾點強烈對比色,可以突出主色調的飽和度和純凈度,從而提升整體空間的格調,達到整體中有細節,生活中有溫暖。
家具是空間中功能的承載體,影響空間使用的舒適性與便捷性。家具對于家居空間來說屬于一個大件物品,其所占據的空間面積大,家具的色彩與造型直接影響空間的整體氛圍與藝術效果。極簡主義在選擇室內空間的家具時,提倡以節約空間與實用便捷為主,盡量降低家具擺設給居住者帶來的局促和壓迫感。通常會選擇造型簡潔、功能實用與色彩素雅的家具。造型簡潔的家具具有較高的兼容性,容易與空間中其他物品相匹配,使家具與周圍的環境和諧融合。同時,造型簡約、線條流暢的家具在觀感上更為柔和,不易搶奪視線焦點,容易與純凈的色彩、通透的空間融為一體,突顯簡潔、大方的空間效果。而家具的功能性則直接關系著居住者的生活體驗,需要根據個人的生活習慣進行針對性設計。家具色彩常用的顏色也是黑、白、灰3種顏色,素雅的色彩更易協調整體家具的統一性,與整體空間氛圍相協調。
光是空間視覺效果得以展現的前提條件,是影響空間氛圍的重要因素,在家居空間設計中分為自然光和人工照明。極簡主義在光線照明上提倡盡可能利用自然光,一方面自然光符合極簡主義親近自然、追求本真的理念,另一方面自然光屬于面光源,光照范圍大、光照效果通徹明亮,更符合極簡主義簡潔大氣的空間氛圍。同時,自然光對空間還具有渲染氛圍的效果,會隨著天色的變化而變化,不同強度、角度的天光環境帶來不同的空間感受。而人工照明則是對自然光的補充,解決夜間與白天自然采光無法顧及的空間照明需求。極簡主義通常會采用重點照明與間接照明相結合,整體空間效果上要求明亮舒適、光線柔和。同時在燈具選擇上摒棄繁瑣的吊燈,偏向于運用造型簡約而小巧的燈具,有利于營造簡潔又不失層次感的整體空間氛圍。
材料是室內空間質感的體現,影響著人對空間視覺、觸覺的感受。極簡主義空間材料的選擇具有單一性與自然性的特點,一是遵循極簡的理念,謹慎地選用少量的材料進行重復使用,在空間中以單一材料的重復或相似材料進行微妙組合運用,使空間更加單純簡潔。二是注重材料的自然表達,主張使用自然和本土的材料,以營造空間的自然美與材質美。自然的紋理、親和的質感,更利于打造一個舒適、人性化的空間。
極簡主義在現代家居空間中通過簡潔實用的空間布局、統一和諧的色彩搭配、合理的家具選擇、巧妙的光線設計、單純自然的材料質感,營造出簡約、優雅、便捷的生活空間,迎合人們對輕松自在生活的追求。當下,人們因忙碌繁瑣的生活而轉向渴望輕松、簡單,但這種簡單不是形式上的簡單,而是生活方式的簡單,需要用輕松、舒適、溫馨的家居空間氛圍,撫平工作生活中的喧囂、匆忙帶來的焦慮。